趙芳華
(神華鐵路裝備有限責任公司肅寧車輛維修分公司,河北 滄州062350)
隨著我國整體經濟建設的飛速發展,各行業領域對鐵路運輸的需求都在不斷增多,鐵路交通運輸負荷加大,不僅要從全盤角度進行戰略性調整,還要從鐵路運輸中貨車檢修運用質量入手。鐵路貨車是鐵路運輸的重要載體,針對其制定科學合理的檢修計劃,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貨車的運行狀態與使用壽命。但是,當前鐵路貨車在檢修方面卻存在一些問題,例如技術融合與管理措施等,這樣勢必會影響到鐵路貨車的運用效率。因此本文針對鐵路貨車檢修中的問題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對我國鐵路運輸事業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鐵路貨車在檢修中主要圍繞廠修、段修、臨修以及正在試運行的狀態修等方面開展,具體如下:(1)廠修指的是貨車進入車間后會進行全方位的檢修,并且針對部分應用技術進行升級優化,根據實際應用需求進行調整,從而保證鐵路貨車的運行狀態與應用質量時刻處于最佳;(2)段修指的是針對鐵路貨車制定階段性的維修檢測任務,在具體工作中不需要針對鐵路貨車進行全盤檢修,只需要對重點區域進行檢查,例如易損壞與易磨損區域,需要及時進行零部件更換與修理,從而排除各類安全隱患問題;(3)臨修指的是針對鐵路貨車的輔助設備進行修理,例如制動裝置、緩沖裝置以及軸承裝置等,雖然部分設備不是鐵路貨車的范疇內,但是會對鐵路貨車的運用質量造成直接影響,因此進行臨修也等同于針對鐵路貨車進行直接修理。
此外,輪軸作為鐵路貨車的重要走形部分,針對其進行軸檢也是十分重要的。一方面要對軸承的使用效果與磨損程度進行檢測,時刻保證其處于正常運行狀態中,另一方面要將軸檢合理融入到段修環節。軸檢通常可以分為兩種情況,輪對檢修與軸承檢修,二者的共同目的都是對鐵路貨車的輪對進行檢修,進而及時排除各類故障問題,保證貨車的運行狀態。
我國當前的鐵路事業雖處于黃金發展期,對國家整體經濟建設的發展提供了良好助力,然而在鐵路貨車的檢修工作中卻存在諸多不足之處,并且未能根據貨車的實際運行情況制定檢修策略與計劃,往往都是在發現問題時再采取解決措施,這樣便無法控制故障的嚴重程度。此外,鐵路貨車生產制造中的質量驗證環節缺乏嚴謹性,導致貨車在后期應用中容易產生各類故障問題,從而給企業帶來嚴重損失。因此,鐵路貨車生產制造企業要針對技術工藝進行調整,嚴格把控質量環節,同時貨車檢修部門也要制定相應的檢修策略,這樣才能從本質上提升鐵路貨車的造修質量。
在鐵路貨車的檢修過程中,存在主要部位檢修不徹底的情況,雖然在整體檢修時能夠對各項參數與技術指標進行檢測,但是由于鐵路貨車的構造復雜,在應用過程中會重點針對某幾個區域造成嚴重磨損,例如基礎制動裝置、輪對、車鉤等,如果未能發現特定區域的隱患故障,將會直接影響到鐵路貨車的行車安全。此外,在鐵路貨車的檢修過程中,部分需要專業的焊修工具進行檢修,并且對檢修人員的技術水平有一定的要求,如果存在技術或者設備不到位,便會造成一定的安全隱患。
鐵路貨車軸承與輪軸是主要的承力部分,貨車在長時間運行下會產生踏面磨損與踏面裂紋等情況,這時需要針對各類故障問題進行分析,并且總結出不同部位故障問題的形成原因,這樣才能在檢修與保養環節制定相應的防治策略。此外,由于踏面裂縫的誘因較多,例如不正當維護與制造工藝不達標等,這些都會加劇后期使用中的負荷程度。因此,只有針對軸檢技術工藝進行革新,對貨車的使用進行科學調度,這樣才能為鐵路貨車的安全性提供一定的保障。
在鐵路貨車應用技術與設計工藝不斷豐富的背景下,傳統的運行模式已經無法滿足鐵路貨車的運行要求,需要采用更加先進的技術,這樣便會提升相應的檢修技術難度。而當前鐵路貨車檢修工作并未與時俱進的對工作人員的能力與意識提出新要求,進而導致部分檢修人員還在以傳統方式進行作業,而且在工作中缺乏積極性與專業能力,使鐵路貨車的檢修團隊的整體能力仍需提高。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還要針對檢修人員的實際能力入手,制定科學合理的培訓內容,并且保證培訓計劃的落實效率,這樣才能保證鐵路貨車的檢修質量。
隨著鐵路貨車檢修工藝的優化革新,采用傳統的技術方式勢必會引發檢修工作中的隱患問題,如果未能針對此類問題進行及時解決,將會直接影響到鐵路貨車的運行狀態。例如鉤腔上跳臺磨耗問題,部分檢修人員在日常工作責任心不強通常以主觀意識進行判斷,這樣便會造成漏檢漏修,埋下安全隱患,可能發生車鉤開鉤甚至引起列車分離事故。例如鐵路貨車車鉤上下防跳臺、鎖銷等部件都需要進行樣板檢查,這樣才能確保鐵路貨車的運行安全性。
滑槽制動梁指的是鐵路貨車基礎制動裝置的組成部分,其整體外形由拱形結構焊接而成,需要具備良好的承重能力。然而在長時間的使用中容易產生各類磨耗與裂紋問題,這時候不僅要對裂紋問題進行處理,還要對制動梁的承重能力進行重新評定,在確保其處于正常范圍內,才能投放到鐵路貨車的正常運行中。然而傳統檢測技術無法準確判定制動梁的動力參數,而且全新檢測技術需要較大的成本投入,因此在針對鐵路貨車制動梁進行檢測時多數為表面形式,這樣便會對鐵路貨車的運行埋下安全隱患。
在針對鐵路貨車進行檢修時,基礎工作便是保證鐵路貨車制造質量,增加鐵路貨車檢修單位與生產制造單位溝通與交流,將易產生的故障問題反饋到制造生產環節,在本質上進行強化。同時還要根據運行情況制定相應的檢修計劃,確定合理的問題處理機制,根據各項檢修結果進行記錄與綜合分析,以此來判定各基礎裝置的磨損情況,針對重點區域進行強化檢修,這樣才能及時發現鐵路貨車的各種隱患問題。此外,還要對廠檢、段檢以及臨修等環節構建協同體系,也就是在檢查中發現問題要進行處理與跟蹤,保證各環節對重點區域的檢修質量與效率,將質量質控責任落實到具體崗位,提高檢修人員的工作態度與積極性。
鐵路貨車的運行故障一部分來源制動系統與軸承裝置,這也是鐵路貨車的典型故障問題。因此在設計制造時,需要優化車輛設計制造工藝,針對貨車運行中的綜合制動能力與靈敏度進行優化,將各類現代化技術與工藝應用到鐵路貨車的制造環節,并且在檢修工作中應用與之搭配的技術,緩解重點區域零件的工作負荷,增強零件的抗擦傷與抗磨損能力,此外還要對鐵路貨車配套的車輪質量、軌道質量以及閘瓦質量等進行控制,針對基礎裝置制定檢修計劃,這樣才能有效延長鐵路貨車的使用壽命,提升鐵路貨車的應用安全質量。
當前鐵路貨車檢修中都是以傳統技術為主導,雖然能夠對檢修數據進行準確記錄,保證檢修結果的準確性,但是整體檢修時間較長,主要方式還是全面檢查,未能針對重點區域進行革新。因此在今后的鐵路貨車檢修工作中要積極應用先進的檢修技術,以提升檢修質量與效率為雙重目標,合理融入創新檢修技術,例如激光傳感技術與CCD 技術等,以上技術均為非接觸式技術,無需接觸車底便能夠實現準確快速的檢測,具有無損、便捷等優勢。因此,采用全新形式的檢測技術,能夠有效縮短檢測時間,以此來提升鐵路貨車的周轉效率,保證鐵路貨車的運行計劃。
鐵路貨車檢修工作中缺乏各種信息系統數據的統一,造成數據孤島,這樣便會導致部分檢修工作的重疊,而且無法與貨車運用工作進行有效聯動。車輛在進行廠檢、段檢以及輔檢時,都沒有針對重點磨損區域進行協同控制,這樣便會降低整體檢修效率。因此,應該圍繞鐵路貨車的檢修工作構建合理的信息管理系統,利用計算機對各類貨車的運行狀態與維修時間進行記錄,還要針對各類貨車的配件數量與特征進行跟蹤記錄,這樣在發現問題時能夠根據零件情況制定出合理的檢修措施。通過對檢修人員開展相應的培訓,使其在工作中能夠熟練掌握計算機技術,以此來保證信息管理系統的應用效率。
想要合理解決鐵路貨車檢修問題,在積極引進先進檢修技術的同時,還要保證各項檢修技術的應用質量,而檢修人員作為技術標準的主要執行者,針對其操控能力與質量意識進行強化培訓,這樣才能從本質環節提升檢修工作的落實效率,從而打造完善的鐵路貨車檢修團隊。因此,一方面要根據檢修人員的實際情況優化調整工作崗位,另一方面還要針對檢修人員的表現進行評定與考試,將檢修人員的專業素質、工作積極性與薪資待遇相掛鉤,針對表現優良的檢修人員進行物質與精神的雙重獎勵,針對能力低且工作態度差的檢修人員進行相應的處罰,這樣才能起到良好鞭策作用。
綜上所述,通過對鐵路貨車檢修內容與流程進行分析,能夠發現雖然我國貨運交通行業的發展速度較快,然而在配套的檢修規范與技術工藝等方面卻存在一些問題,不利于鐵路運輸行業的穩定發展。因此,必須針對當前檢修中的問題制定合理的解決措施,這樣才能使鐵路運輸為國家綜合發展提供良好助力。本文針對鐵路貨車檢修中的常見問題進行研究,首先闡述鐵路貨車的檢修內容,其次指出鐵路貨車檢修工作中的現存問題,最后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具體為科學提升造修質量、優化車輛設計制造工藝、積極應用先進檢修技術、構建合理的信息管理系統、打造完善的鐵路貨車檢修團隊,這樣才能使我國鐵路貨車的檢修質量更上一層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