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智敏
(西安電力高等專科學校,陜西 西安710000)
對于現代化工業生產體系來說,其系統的正常運作離不開能源,而電力作為一項清潔、高效的能源最大程度上改善了現有的生產現狀,為其注入了源源不斷的動力資源,是人類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隨著能源危機的不斷惡化,人們的環保意識有所提高,如何在現有的能源基礎上增大實際使用率,成為了各大電力企業關注的重點和熱點。由此可見,在新的形勢之下,為進一步有效地提高電力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和社會影響力,文章就熱電廠中熱能與動力工程的實際應用展開了探討,希望能夠將熱能與動能進行有機的結合,從而應用到電力資源生產過程中,真正意義上提高能源的利用率,為熱電廠帶來一定的經濟效益。
據相關研究表明,多級汽輪機在實際運行過程中,不同等級之間所產生的熱量值有所不同,當上級熱力存在損失時,可面向下級進行有效地轉換,從而提高能源的利用率,以供給給下一級,最大程度上提高汽輪機的汽焓值。由此可見,當汽輪機在理想狀態運作時,其各級的汽焓值總和會比全機的總壓降范圍之內的理想汽焓值還要高,從而產生了常見的重熱現象。事實上,汽輪機各級所損失的熱能量較大,其重熱系數約為百分之八。因此,熱電廠可根據自身實際發展情況的,來進行重熱系數的有效確立,在保證各個生產環節實際效率的基礎上,最大程度挖掘熱能和動能的潛力。
為進一步有效地提高背壓式汽輪機的生產效率,需要在現有的組成結構基礎上進行低壓凝氣式汽輪機的增添。原有的主機在實際運作過程中所釋放出的熱氣會轉換為壓凝汽式汽輪機運行的主要能源,由此可見,當兩種汽輪機進行組合后,可以構建成一個高效的發電機組系統。所謂調頻具體是指當機組采用的是并網的方式時,其電網頻率一旦出現變化,為提高電網周波的穩定性,需要借助其自身所具備的差異動態特性來實現負荷的自動調節目標。據實際經驗,調速成為了影響頻率的主要客觀因素之一,當調數量出現變化時,發電機組同樣會有所變化。需要注意的是,調整量是需要在特定條件下才能進行的,這也增大了實際控制難度,對于調度員來說無疑不是一項具有挑戰性的事。此外,在對電力系統負荷變化規律進行研究發現,一次調頻無法讓波動激烈的負荷在極短的時間周期內恢復到原有的正常狀態,需要增加調頻次數。因此,為進一步有效地提高并保證熱電廠能源生產質量和效率,需要選擇合理的調頻方式。值得一提的是,對于汽輪機而言,其工況及焓值發生變化是存在一定聯系的,當第一閥狀態為全開時,流經該位置的流量和壓力都會隨之增大;當第一閥和第二閥關閉情況不同步時,例如:開第一閥并關第二閥時,會影響汽輪機的實際焓值,因此,為減少熱量的損失,需要將級別調到中間。在這種情況下,無論出現什么樣的工況,都不會影響汽輪機的焓值大小,讓其未曾維持在原有的狀態。綜上所述,在熱能與動力工程的實際應用分析過程中,將汽輪機焓值所發生的變化與實際生產情況相互聯系,并以此為實際調節依據,最大程度上提高熱能與動力工程的實際應用效率和質量。
事實上,國內熱電廠在進行節流調節時,并沒有意識到節流調節的重要性,簡單來說,在整個熱電廠實際生產過程中,可以在第一級便可以達到預期設定的進汽目標。此外,當正常運作過程中出現意外情況時,其溫度不會受到影響,表現出較強的適應性。因此,當熱電廠在進行節流降損時,需要結合實際生產情況和需求采購并使用適合的機組,例如:容量較小的發電機組或者負荷較大的機組。
在實際運行過程中,可運用公式對其熱量進行系統的調節,從而真正意義上提高熱電廠經濟效益。從著名的熱量學公式來看,為提高熱電廠生產效率,需要將汽輪機的各級焓值和壓力差數值降到最低,在這種情況下看,相關技術人員才能在日常工作過程中進行各項零件信息的全面掌握。此外,還可以將汽輪機作為監測對象,對其流量流通狀況進行全面的監測,提高運行質量和效率。
事實上,熱電廠所使用的發電機組需要具有一定的系統性和負荷變化適應性,只有這樣才能最大程度上提高發電機組的工作效率。因此,需要重視調壓調節的研究和應用。在不完全負荷的狀態下,最大程度上提高熱電廠發電機組的經濟性。但是,為確保發電機組的經濟性,應當減少使用滑壓調節方式的次數,事實上,在日常生產生活中,所設定了調節調壓頻率無法滿足實際生產需要時,采用滑壓調節會增大電廠的生產成本。機組運行機理是導致出現損失的主要原因,從范圍上來看,既不屬于系統故障也不屬于人為操作失誤。因此,為進一步有效地促進熱電廠中熱能與動力工程的實際應用,最大程度上提高實際應用效率,需要加強調壓調節以及損失問題進行深入化研究,結合熱電廠實際發展需要,有針對性地引進和應用先進的生產技術,將熱能與動力工程的實際應用價值發揮到最大。
事實上,濕氣損失在電力資源生產過程中,是一種極為常見且難以克服的現象。當熱電廠在進行熱能與動力工程的實際應用研究時,應當將該項內容作為重要研究課題,如何有效地控制濕氣損失從而真正意義上節約生產資源,逐漸成為各個企業研究的重點及難點,此外,在此背景之下,就該課題進行研究還能夠最大程度上提高熱能與動力工程的應用價值。
當汽輪機在實際運作過程中出現濕氣損失,降會對動葉進氣邊緣產生一定的危害,根據實際生產經驗,對造成濕氣損失的原因進行歸納和總結:第一,在實際生產過程中,由于水蒸氣與周圍的氣流存在一定的溫度差,水蒸氣遇冷便會發生凝結變化,吸收一定的熱量。第二,所產生的水蒸氣在形成水珠的過程中會影響蒸汽的正常流動,從而消耗一定量的蒸汽動能。第三,當濕蒸汽自身溫度降低時,所形成的溫差同樣會造成蒸汽動能的損失和浪費。在對濕氣損失產生原因進行總結后,需要采取相應的措施來將損失降到最低,其具體做法:第一,安裝去濕氣設備;第二,進行熱循環系統的全面設計;第三,進行機組自身抗沖蝕能力的有效增加。在對汽輪機的運行特點展開研究發現,無論是軸承的摩擦還是油泵的啟動都存在一定能量損耗,因此,為進一步有效地提高熱能與動力工程的實際應用效率,企業可根據實際情況,引進并使用更為先進的汽輪機,從而達到節能降耗的效果,真正意義上提高熱能與動力工程的實際應用效果。
綜上所述,在市場經濟的影響之下,我國社會生產力得到了全面的發展,由傳統的手工生產逐漸轉換成機械化生產、自動化生產。在此背景之下,對于能源的需求也越來越大,很大程度上促使國內能源生產體系面臨著嚴峻的考驗和全新的機遇,為適應時代發展,進一步有效地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和經濟效益,需要在傳統的資源生產技術基礎上進行有效地創新和優化,因此,文章主要就熱電廠中熱能與動力工程在日常生產過程中的應用現狀展開了全面的的探究,首先,就重熱現象及其有效利用情況進行了詳細地闡述,緊接著,結合實際情況提出了調配選擇、節流調節、控制調壓調節損失、減少濕氣損失等多項優化措施,希望能夠有效地促進熱電廠中熱能與動力工程的實際應用,最大程度上提高其實際運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