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超 遲耀丹 趙春雷 楊小天
([1]吉林建筑大學電氣與計算機學院 吉林·長春 130118;[2]吉林廣播電視大學 吉林·長春 130022)
職業與成人教育是實現終身教育的有效途徑之一,同時也是教育當中重要的組成部分,肩負著培養應用型、技能型等高素質就業人才的重要使命,與傳統高等教育共同構成國家高等教育領域的重要組成部分。[1]當前我國構建學習型社會離不開職業與成人教育,職業與成人教育的發展和改革對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同時在終身教育的背景下,職業與成人教育的轉型是從傳統的文憑至上的學歷型職業與成人教育,逐漸轉變為滿足成人多種求學需要,實現成人發展的學習型職業與成人教育模式。[2]轉型發展是一種積極的、深層次的、漫長的過程,轉型發展時期是職業與成人教育的質變和飛躍,同時也是職業與成人教育發展的重大改革和變遷。基于此,本文開展對職業與成人教育在轉型發展時期的形勢分析與對策研究。
職業與成人教育是當前高校教育向著終身教育發展目標轉型的一種全新教育制度,同時職業與成人教育也是實現終身教育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設立的職業與成人教育機構主要包括成人高校、普通高等院校的成人教育學院等。大多數高等院校都在開展職業與成人教育工作,但各個高校的重視程度遠遠不夠,使得這一部分的教育內容成為了創收性工作內容。其主要原因是當前高校對職業與成人教育的認識程度不足,導致錯誤地將職業與成人教育看作是底層培訓工作,造成高校負面影響十分嚴重。[3]在這種不正確的發展定位驅使下,職業與成人教育的轉型只能通過創收實現,但創收中大部分的經濟效益通常用于高校教育的其他方面,使得職業與成人教育在高校發展戰略中無法立足,對于職業與成人教育的經費投入幾乎為零,嚴重減緩了職業與成人教育的轉型發展,甚至會造成發展停滯不前等其他更加復雜的局面發生,最終導致職業與成人教育轉型發展情況不容樂觀。
參與到職業與成人教育的學生通常都是希望在短時間內,可以有效掌握更多實用的知識內容或技能,同時更加抵觸理論形式以及科研形式的課程安排。目前職業與成人教育的教師隊伍通常是來自各個高等院校的專業課程教師,盡管在教學水平上具有良好的優勢,但由于這些教師以往的教學對象都是全日制的學生,使得在進行職業與成人教育時,通常將教學重點放在理論性的教授上,而忽視了職業與成人教育對象對實踐及應用的需求。通常情況下,理論型授課能力強的教師,在實踐及應用型教學上的水平還有待提高,教學形式也應當更加豐富,只有這樣才能讓職業與成人教育在教學的過程中將理論與實際緊密聯結,滿足學生的學習需要。
大多數的普通高等教育院校均屬于部署或省屬,教育經費的主要來源可以得到有效保障,遠遠超過各個非部署、省屬的職業技術院校,具有更加雄厚的教學財力和教學資源,因此高等院校在職業與成人教育的管理及開展方面均缺少對當前市場的敏感度。針對職業與成人教育的管理模式,通常采用高等教育院校傳統的教育方法,不僅管理流程更加復雜,應變能力較弱,而且無法適應當前成年人短期教學的靈活性需要。職業與成人教育課程設置缺乏市場敏感度是阻礙職業與成人教育轉型發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在終身教育思想的引領下,職業與成人教育應當包括正規及非正規的教育教學模式及技能培訓內容,將傳統高等教育院校的正規教育框架打破,不斷突破學習期與就業期的時間界定,不斷促進教育社會化和學習社會化的發展。職業與成人教育與終身教育在終身性、廣泛性以及多樣性上都存在極大程度的相似之處,并且職業與成人教育在終身教育體系中的作用也是其他教育類型無法取代的,因此職業與成人教育應當將傳統的發展觀念,逐漸轉換為終身教育的發展觀念。
職業與成人教育在轉型發展的過程中還應當不斷適應學習型社會對人才的需求,追求其自身的科學性發展,并以終身教育的方針作為基礎,按照以成人學習為起點,以就業市場需求為導向,轉變固有教育思想和觀念。在未來職業與成人教育轉型發展階段還應當以就業市場的整體格局為引領,促進高等教育院校職業與成人教育的發展,并在高等教育大眾化中不斷體現其分流的作用和效果,充分滿足當前社會就業人員對高等教育的需要,并進一步發揮職業與成人教育的功能,承擔起普遍提高成人文化水平的重任,并使職業與成人教育成為學習型社會的重要依托。
每一項事業的成功轉型和發展都離不開人的因素,針對本文上述對當前職業與成人教育轉型發展時期的形勢分析得出,職業與成人教育目前師資力量和專業技能水平都有待提高。對此,應當不斷加強針對職業與成人教育的專業教師隊伍建設。首先,嚴格選聘任職教師。通過雙師型的教師隊伍建設,保證任職教師具備更加豐富的理論知識的同時,提高其實際操作的能力。其次,凸顯任職教師的主導地位。通過加強對任職教師的重視程度,激發出教師的主觀能動性,并不斷挖掘教師在科研、教學以及實踐等方面的潛力,鼓勵教師對自身及教學方法上的創新追求。最后,加強任職教師之間的交流和溝通,促進教師專業隊伍內部的團隊協作,從而提高教師對成人教育的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
在轉型前,職業與成人教育通常是以課堂教學作為主要的辦學模式,由于受到時間、環境等各個因素的影響和限制,使得學生學習的靈動性和自主性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限制。因此,職業與成人教育的快速發展必須順應當前時代發展的潮流,不斷創新發展思路,建立更加靈活的辦學機制,堅持以大眾化的辦學方向為主。
傳統辦學體制中的培養方案大多脫離職業崗位的實際需要,開設的課程內容通常只注重理論知識教學,而忽視了實踐內容的教學,且對學生學習情況的考核形式也相對單一,嚴重造成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降低,學習質量無法得到保障。因此,通過樹立大眾化的教學目標,可以有效針對學生的學習興趣及學習需要,對學生進行更加有針對性的教育,從而提高學生在職業崗位中的工作能力。將學生的學習興趣作為教育目標,根據不同學生的學習能力,適當降低對學生理論知識的教授難度,從而增強職業與成人教育的應用性。
同時,高校可將傳統保守型的教學理念轉變成為更加開放的辦學理念,開展與各個企業、機構的多向合作教學模式,各取所需,互惠互利,以此彌補當前職業與成人教育轉型發展面臨的教師隊伍質量差、教學資源有限、教學環境限制等問題,并不斷發揮其自身優勢,樹立高校教學品牌,增強高校自身競爭力。結合現代化的信息技術,將傳統封閉式的教學模式逐漸轉變成為開放式的教學模式,并打造全新的教學服務平臺,進一步提高職業與成人教育的網絡化發展。
本文通過對當前職業與成人教育在轉型發展階段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給出了對應的指導對策,幫助職業與成人教育更快、更好地轉型。但由于研究水平有限,本文對當前形勢分析時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無法將全國整個職業與成人教育的發展現狀體現。同時,本文提出的對策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各個高等院校應當根據自身實際情況進行選擇,切勿盲目跟從,造成教學資源的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