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天鵬
(青海省海北州門源回族自治縣畜牧獸醫站 810399)
養殖條件差是當前動物疫病防控工作中存在的最主要問題。據實際情況來看,目前在進行動物疫病防控工作中,即使對動物進行了疫苗注射,但由于養殖環境較差,也會對疫病防控效果造成影響。具體來說,養殖環境過于臟亂,會造成病毒、細菌的衍生和傳播,進而對疫苗效果的發揮造成影響,導致疫苗效價降低。
目前,一些地區的養殖戶由于文化水平不高,對動物防疫工作缺少正確的認識,認為動物疫病的防控不重要,進而造成養殖戶沒有按照規定對動物進行免疫工作,或者是疫苗接種的時間不合適,或沒有重視接種后的注意事項,影響疫苗的作用。此外,受到地區限制等多方面的影響,基層的動物疫病防控設施不夠完善,無法保障疫苗質量,對動物疫病防控工作的開展造成限制。
疫苗屬于生物制品,在運輸和保存環節對溫度和環境都有一定的要求,大多數疫苗需要進行冷藏,以保證疫苗能正常發揮藥效。但根據實際情況來看,由于受到地區限制及其他因素的影響,在運輸過程中沒有合理放置和管理,造成疫苗效價降低或失去活性[1]。此外,相關防控工作人員由于專業素質不足,沒有按照規定保存和使用疫苗,也會對疫苗的使用效果造成影響。
近年來,我國出臺了許多相關動物疫病防治工作的政策和條例,為促進動物疫病防控工作的順利開展奠定的了良好的基礎條件。但據實際情況來看,由于對動物疫病防控工作的法律宣傳不到位,造成大多數地區在開展動物疫病防治工作時缺少相應的法律和監督制度,防控工作的開展和執行力度不足,一些地區甚至省略了免疫檢測環節,進而造成動物疫病防控工作開展效率不高。
養殖業是民生之本,其發展與養殖戶切身利益息息相關,但在養殖工作中由于疫病防控措施存在較大的不足,影響了防控工作的切實開展。如今,首先要在法制方面加強管理,建立健全完善的法律法規體系。在過去,養殖業動物疫病防控的法律監管體系不完善、定位不準確、目標模糊,當下在建設完善的法律管理體系時,應著重圍繞加大防控范圍、規范工作流程等方面開展工作。
在當前現代化信息技術背景下,加大動物疫病防控工作的宣傳力度,可以結合多媒體軟件,以宣傳報、宣傳視頻、建立微信交流平臺等方式來實現動物疫病防控工作的宣傳工作,使廣大群眾正確認識動物疫病防控工作,樹立動物疫病防控意識[2]。同時,還需定期按照村級、縣級或市級的層次開展區域性動物疫病防控會議,循序漸進的促使養殖戶的防控意識。
青海地區由于具有得天獨厚的畜牧養殖條件,有較為完善的動物養殖體系,且隨著時代的發展,該體系依然在持續擴大,同時也加大了疫病防控工作難度。目前,需按照村級、縣級單位的不同來建設疫病防控隊伍,引進素質較高、防控意識強的專業人員進入各養殖區域,建立若干防控隊伍,深入貫徹落實疫病防控規章制度,為落實防控工作獻出綿薄之力[3]。同時,在防控隊伍建設過程中,應不斷完善隊伍管理體系,尤其是獎懲制度、責任制度的建立,以提升隊伍工作積極性、吸引先進人才為目的,促進區域性疫病防控體系的建立。
出口是推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 之一,肉類食品是青海地區主要出口產品,隨著國際貿易競爭的愈加激烈化,也對我國產品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以青海地區為主的畜牧養殖地區應提高對動物疫病防控工作的認知度,不斷在發展中借鑒經驗,促進防控工作可以持續改進。
當前新時代背景下,給畜牧養殖業的發展帶來困境的同時,也帶來了機遇,但在抓住機遇的同時,必須要注重動物疫病防控工作的規范化、合理化、科學化開展,最大限度地降低疫病發生率,保障動物能在高質量的環境氛圍中健康成長,為畜牧業發展、區域性經濟崛起提供重要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