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杰
(遼寧省建平縣動物衛生監督所 122400)
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綠色理念的興起,散養模式逐漸轉向規模化養殖,當前城市化進程加快,土地開發利用率越來越高,傳統的散養模式已不適用于現代的快速發展,規模化養殖給養殖戶帶來更高的經濟效益,同時也能節省土地資源,方便集中管理,減少環境污染,實現農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傳統的散養模式不能及時處理牲畜產生的排泄物。在科學發展理念的推動下,我國各地開始采用規模化養殖,養殖數量隨著規模的擴大而增加,尤以牛、羊等牲畜增幅最高,相應的牲畜產生的養殖廢水和糞便也隨之增加[1]。對養殖戶來說,將牲畜聚集在一起和散養區別不大,他們缺乏相關的環保知識,沒有意識到牛羊糞便中包含的氮、磷、鉀等有機物質經雨水沖刷會影響地下水源,導致水體惡化,威脅日常飲用水的安全。
隨著養殖規模的擴大,牲畜產生的廢物中含有的有機質含量非常高,這些廢棄物質堆積在一起,夏天經過發酵后刺鼻難聞的氣味會嚴重影響周邊的空氣,甚至影響到居民的正常生活。
規模化養殖需要圈出一部分土地,從當前發展環境來看,很多地區的規模化養殖并不達標。牛、羊等家畜產生的廢棄物不能做到科學無害化處理,多數養殖戶直接在農田堆肥,一般來說,養殖數量大于種植面積,養殖戶一定要切記,動物糞便不一定能幫助農作物茁壯成長,如牛的糞便含水率高,通氣性差,在自然環境下不易分解,稱為“冷肥”。羊糞中細密干燥,分解快,通氣性較好,稱為“熱肥”。其余還有一些肥料需要經過一定的化學混合才能發揮其作用。總之,過量的糞便堆肥會破壞土壤環境,如果沒有科學的指導,不利于植物健康生長。
規模化發展是一種科學的發展模式,但實施以來,很多地區規模化十分隨意,個體養殖戶直接自己圈地整合自家資源,和傳統散養發展模式沒有實質性改變。受到傳統觀念的影響,很多養殖戶們不愿配合政府工作、不聽政府宣傳,隨意規模化發展,是導致環境污染的原因之一。
除養殖戶自身因素外,管理者水平欠佳,養殖數量越來越多,規模越來越大,管理者要進行適當引導,將資源進行大整合,而不是放任一家一戶圈地飼養。有些大規模養殖場沒有相應的廢棄物處理設備。另一方面,管理者在從事養殖行業時也沒有經過系統訓練,僅憑經驗直接進行人力管理,監管不到位,有些部門感到養殖戶不愿意配合,久而久之,環保意識和技術水平得不到提升是導致環境污染的原因之二。
以前的飼料多數是以農家自制有機肥為主,現如今我國農業發展速度提高,傳統的有機飼料制作出來費事、費時。添加化學成分的飼料以其低廉的價格和便捷的使用性、使用效果的顯著性被廣泛采用,牲畜在食用這些添加化學成分的飼料后,糞便和尿液中含有的有機物質更高[2],加速環境污染速度。添加化學成分的飼料取代有機飼料是導致環境污染的原因之三。
不能讓規模化養殖變成散養,可以以每十戶為單位,簽訂養殖承包合同書,將牲畜集中起來集中圈地飼養。有能力的養殖戶也可直接并購,資源整合是解決環境污染問題的第一步。環境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維護好環境是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對養殖行業來說,其造成的污染(如生產廢水、固體廢物等)如不加以清理,對自然、對周邊環境會造成不可逆的影響。養殖戶可以在荒山、荒丘等處進行養殖,這樣對耕地的影響較小,也不會影響居民的居住環境。如果是農村集體經濟內部成員取得四荒土地的承包經營權后,想要做生意還可以將土體經營權進行抵押。總之,散養不可取,需要調動當地村民的力量,向大家宣傳規模化養殖的好處。只有將資源整合起來才能擴大養殖戶的養殖規模,才能調動養殖戶的積極性。
畜牧業中管理人員是關鍵,不僅要有過硬的知識技術水平,還要有良好的溝通能力,要時刻想著怎樣將環境污染降到最低,規模化養殖對水、空氣、土壤的破壞很大一部分原因歸咎于管理人員管理水平不足和對環境污染重視不夠。當地環保部門應加強培養管理人員的技術水平,向民間環保組織學習經驗,加強環保宣傳,降低規模化養殖對生態環境的破壞。過硬的知識技術水平能有效促進規模化養殖的開展,良好的溝通能力是促進規模化開展的有效保障。養殖是一個人員成分復雜的大行業,專業技術人員要摸清其情況,靈活的和他們溝通,知識要“硬”、溝通也要“硬”。除此之外,在養殖過程中還需要合理調查養殖狀況,隨時抽查,時刻關注水、空氣、土壤等各種狀況。最后,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一定不要浮躁,農村養殖環境是復雜的,需要有一個能扎根基層的心,不能因工作環境惡劣而放棄工作。
當前,市場上添加化學成分的飼料品質良莠不齊,很多都沒有經過科學檢測就賣到養殖戶手中。對此,環保部門應加強市場監管,嚴格把控飼料品質,將不達標或超標的飼料及早查處,讓養殖戶放心購買,保障牲畜安全。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越來越重視飲食健康,飼料添加劑等化學成分對食品安全性產生一定的影響,已成為近年來人們關注的焦點,過多使用化學成分也會增加動物傳染病的風險。
除以上方法外,政府部門還可以進行財政撥款,幫助養殖戶購買設備,合理規劃畜牧養殖排泄物和廢棄物處理,促進廢棄物的回收利用,增加養殖戶的額外收益。政府是幫助養殖戶更好發展的重要力量,只有將政府和養殖戶的力量結合在一起才能讓規模化養殖更好的向前推進[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