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士濤
(遼寧省朝陽縣北溝門動物衛生監督所 122639)
北溝門子鄉位于朝陽縣西北部,北與內蒙古敖漢旗接壤,西與建平縣朱碌科鎮毗鄰。下轄5 個行政村,總人口0.71 萬人。北溝門子鄉農業資源豐富,畜牧業產值占農民收入的1/3以上。全鄉豬存欄0.52 萬頭,牛存欄0.06 萬頭,羊存欄0.91萬只,禽存欄10.2 萬只。全鄉有1 個區域動物衛生監督所、5個村級防疫室,共有防疫人員5 人。
全縣有規模養豬戶16 戶,存欄0.42 萬頭;規模養羊戶12戶,存欄0.23 萬只;規模養牛戶2 戶,存欄0.021 萬頭;規模蛋雞養殖場戶12 戶,蛋雞存欄量8.1 萬只。由于歷史、經濟的原因,全鄉的養殖方式還是以過去老舊的飼養方式為主,不能跟隨時代發展,制約了全鄉畜牧業的發展。
近年來,北溝門子鄉畜牧獸醫人員在鄉政府與上級業務主管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在畜禽免疫工作中,我們按照上級業務部門的要求,對規模飼養場戶嚴格執行程序化免疫,對散養戶實行以集中免疫為主,平時補針為輔的免疫方案,全面做好畜禽各項強制免疫工作和其他常規免疫工作。使免疫動物的免疫密度、掛標率、免疫抗體合格率等都能達到上級業務部門的要求。確保全鄉重大動物疫情穩定,為全鄉脫貧攻堅、畜牧業健康發展助力。但隨著近年來國內外動物疫情形勢不斷加劇,動物防疫工作開展的難度逐步加大,形勢不容樂觀。
為了保證畜牧業健康穩定發展,重大動物疫病防控的體系建立健全至關重要,幾年來,在縣畜牧獸醫主管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對北溝門子鄉動物衛生監督所基礎設施進行了改擴建工作,配備冰箱、冰柜、電腦、傳真機、照相機、打印機等辦公設備,基本實現了辦公自動化。長期以來,北溝門子鄉的重大動物疫病防控體系以動物疫病的防控、流調、疫情排查、無害化處理等工作開展為中心,為全鄉畜牧事業做出重大貢獻。
自2006 年獸醫體制改革以來,北溝門子鄉選聘了5 名村級防疫員,在鄉動物衛生監督所業務支持下,全力做好動物免疫的注射、掛標與填寫檔案等工作。村防疫員的工作報酬已由當初2000 元提高到現在的7000 元。調動了基層防疫人員的工作積極性。但由于經費有限,現在的動物疫病防控工作任務繁重,責任重大,這遠遠不能滿足動物疫病防控工作的需要,全鄉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工作如履薄冰。
一直以來,北溝門子鄉的動物防疫工作在全縣都是完成較好的單位。但隨著經濟現代化的發展,現在各村的務農人員越來越少,尤其是我們的畜禽防疫工作干得還是比較累還比較臟的活,所以從事村防疫人員就更少,年輕人更不愿意從事此項工作,這就造成村防疫人員普遍年齡偏大的現狀[1]。現在畜牧業網絡發展迅速,很多業務都是用網絡或其他新型技術去完成,年齡偏大的防疫人員在從事此項工作時,不能及時或不能單獨完成動物疫病防控工作,從而制約北溝門子鄉動物疫病防控工作向更高效的方面發展。
隨著畜牧業現代化的快速發展,現在的畜禽交易市場行情也在不斷升溫,而現行的畜禽撲殺標準仍然執行的是10 多年前的舊標準,已不能符合實際,需進一步提高。建議在原來的基礎上再翻倍增加,這樣才能滿足撲殺后恢復生產的最低成本。消除畜主對染疫動物撲殺工作的抵觸情緒和阻撓撲殺工作的順利開展。
現在畜牧業的發展勢頭迅猛,動物疫病的監測種類不斷增加,監測任務也不斷加重,但上級給的監測補助經費還是保留過去的水準,已不能符合現在畜牧業的發展,不能讓養殖戶滿意。所以,需要提高動物疫病監測的經費補助標準,確保畜牧業健康穩定的發展。
搞好畜禽飼養場戶的消毒工作是切斷畜禽傳染病傳播途徑的關鍵,也是畜牧養殖場戶在畜禽養殖過程中有效控制疫病發生的重要手段,在動物疫病防控工作中尤為重要。雖然消毒藥物能有效控制疫病發生,一旦藥物使用劑量、使用方法控制不好,會對畜禽、外界環境造成一定的危害和污染。建議上級主管部門進一步加大對消毒工作的指導力度,使消毒工作能在基層得到進一步夯實[2]。
建議上級部門在經費上給予補助,按一定比例分擔培訓經費,進一步加強對鄉鎮防疫人員的業務培訓,提高鄉鎮防疫人員在動物疫病防控工作上的整體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