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艷玲
(湖南省茶陵縣棗市鎮人民政府農業綜合服務站 412400)
我國是生豬養殖大國,總產值連年增長,鄉鎮生豬養殖業在保障人民物質生活需要,促進我國經濟發展方面做出巨大的貢獻。但在鄉鎮生豬養殖業迅速發展的同時也出現了一些環境污染問題,嚴重影響鄉鎮居民的日常生活,為了深入貫徹落實可持續發展戰略和鄉村振興戰略,我們要對鄉鎮養豬業進行科學整治,下面對鄉鎮生豬養殖污染治理的現狀進行分析,并提出一些解決措施和對策。
鄉鎮生豬養殖業的主體是農民,其文化水平較低,環保意識較差,在選擇養殖基地時容易忽略生態環境因素,只考慮經濟因素,鄉鎮養殖基地大多都靠近河流和道路,有的還靠近生活區,這種布局較為分散,不僅污染水源,還極大增加了管理難度。
在進行生豬養殖過程中,大多數養殖戶沒有對環境進行有效及時的治理。養殖場內的污水與糞便被養殖戶隨意輸送到河流或接排放到道路上,這種做法嚴重污染了生態環境,造成嚴重的環境問題與社會問題。
養殖戶如此肆無忌憚的污染環境,主要的外在原因是缺少政府相關部門的監督管理。鄉鎮養殖基地數量較多且分布較為分散,在管理上存在較大難度,另外,監督人員監督管理時缺乏一定的法律依據,加大了監督管理難度。
糞便污染是鄉鎮生豬養殖業的主要污染,生豬養殖規模一般較大,產生的糞便較多,很多養殖戶為了方便處理,節省人力、成本,將糞便堆積在路旁,如果遇到下雨天氣,糞便會混著雨水進入地下水系統,從而污染地下水源。生豬的糞便能給水源造成巨大危害的原因是糞便內含有有害無機物和細菌,這些物質對人體有害,一旦被人體吸收,將會導致疾病,嚴重威脅人們的生命健康[1]。
養殖戶只是將糞便進行堆放處理,并沒有進行密封,這些糞便會散發出濃濃的惡臭味,不僅污染空氣,還嚴重影響附近居民的生活質量,養殖戶每天處于這種污染環境下,極容易對身體造成傷害。
生豬排出的糞便中含有大量寄生蟲和細菌,這些有害物質會附著在蒼蠅和蚊子身上,當人與蒼蠅或蚊子接觸后,會受到有害物質的侵擾,從而引起人患病,嚴重威脅人們的生命健康。
場地選擇是影響環境污染治理的重要因素,因為場地一旦建好就不能移動,在后期治理過程中,會影響養殖戶的生產活動,在管理上有很大難度,因此,在選擇場地時,一定要請相關部門進行考察與研究,最終選擇合適的場地,在選擇場地時,養殖戶要選擇遠離河流、居民區,相關部門要保護好鄉鎮的名勝古跡、河流。通過制定一些相關政策來制止養殖戶的不合理布局,另外,要加強對人口密集區域的管理,使養殖戶的場地遠離生活區,在鄉鎮地區,一定要通過政策與強有力的管理來引導養殖戶合理選擇養殖場地[2]。
鄉鎮有關部門有責任對養殖戶進行監督管理,養殖部門應對生豬養殖防治污染工作進行監督,命令養殖戶按照國家規定的治理政策治理糞便,在整治過程中,相關部門可以建立相關的優惠政策鼓勵養殖戶進行整治,而對于不按照規定整治,嚴重污染環境的養殖戶,應予以嚴重的懲罰,通過合理的整治政策讓養殖戶慢慢養成環境治理的習慣。
整治不是目的,整治的目的是為了讓養殖戶形成環境保護意識,因此,國家及地方相關部門應通過宣傳的方式來培養養殖戶的環保意識,可以在微信群發布一些環保視頻,也可以通過張貼宣傳畫、宣傳海報等方式進行有效宣傳,除了宣傳,政府部門要在鄉鎮機關開設環保意識培訓課堂,讓養殖戶意識到環保的重要性,從而使養殖戶自覺參與到環境保護的隊伍中。總之,生豬養殖污染治理的主體是養殖戶,只有提高養殖戶的環保意識,才能從根本上改善整治污染問題。
綜上所述,鄉鎮生豬養殖過程中存在許多問題,這些問題不僅嚴重威脅人民的健康安全,還制約著我國生豬養殖業的可持續發展,為了整治鄉鎮生豬養殖污染問題,政府有關部門要加強對養殖戶的管理,通過獎懲制度來管理養殖戶的行為,作為養殖戶,應提高環保意識,自覺接受政府的監督管理,科學選擇養殖基地,實現經濟利益與生態效益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