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艷
(甘肅省合作市畜牧工作站 747000)
甘南藏族自治州空氣、水源、土質等自然環境,幾乎不存在污染,是純天然放牧,沒有添加任何違禁藥品,畜產品來自純天然、無污染境,是不可多得的稀缺資源,深受消費者的青睞。但由于產地認定證體系不健全,工作步伐緩慢,導致產地認定認證工作嚴重滯后。目前畜產品的無公害產地認定,產品認證工作,綠色、有機產品認定剛剛起步,由于受各方面條件的制約,缺乏檢測儀器設備,檢測手段落后,資源優勢難以發揮經濟優勢,畜產品的市場占有率不高,增值空間小,制約了畜牧業發展和農牧民增收。在人們崇尚綠色食品,關注食品安全的大背景景下,加快推進畜產品產地認定認證步伐,向社會提供優質安全畜產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甘南有豐富的牦牛、藏羊資源,主要品種有甘南牦牛、歐拉羊、甘加羊、喬科羊及河曲馬、藏獒等。牦牛是高寒牧區的特有畜種,素有“高原之舟” 的美譽。我國牦牛數量占世界牦牛總數的93%以上,而甘南牦牛占全國牦牛總數的10%左右。據有關部測定,牦牛、藏羊的各種理化指標、營養指標都明顯優于國內外其他牛羊品種。牦牛、藏羊是我國正在開發利用的畜種資源,由于其生活在高海拔、純天然放牧的條件下,對嚴寒、低氧的高山草原生態環境有極強的適應性,其肉、乳產品是世界上難得的純天然、無污染的特色資源,市場前景好,增值潛力巨大。在這種好的大背景下,要由州經濟委牽頭,畜牧產業化辦等部門配合實施由產業主管部門牽頭,對甘南牦牛、藏羊等特色畜種及其產品進行地理標志認定,爭取3 年內有幾個主要特色畜種或產品獲得產地認定標識,各縣市要爭取國家對本縣市區有機畜牧業生產基地認證、有機畜產品生產認證,爭創國家級有機食品生產基地。
屠宰時嚴格禁止淘汰老齡種公畜肉、黃牛肉、不合標準飼料飼喂的牦牛、藏羊肉、山羊肉冒充優質的牦牛藏羊肉坑騙消費者,損害甘南特色牦牛藏羊肉品牌的不良行為。
進行畜產品、加、銷各環節的產品質量安全檢測,發布法定檢測報告,開展無公害畜產品和地理標志的認定認證的現場檢查、實驗室檢測、認定認報和管理等,擬建立州縣兩級檢測中心和加工龍頭企業檢測室。通過畜牧業質量標準和技術規范的推廣應用、為標準化生地、加工龍頭企業和流通環節等提供標準化生產技術服務與指導。
建立健全畜牧業環境監測體系,積極開展土壤、空氣、水源等畜牧業等生產環境監測和養殖戶、聯戶牧場、養殖小區等畜牧業生產環節養殖環境的監測及農藥、獸藥、飼料、飼料添加劑、營養舔磚等畜牧業投入品的檢測和監管,建立州、縣(市)、鄉鎮三級畜牧業環境和畜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體系,建立起以州級農(畜、水) 產品質量安全檢測中心為依托,縣(市)畜產品檢測機構為骨干,各產業帶、市場、合作經濟組織、企業的檢測室(站、點) 為基礎,覆蓋畜牧業生產環境、畜牧業投入產品、畜產品質量等畜牧業生產、加工、流通各個環節的質量監測體系,實行“畜產品質量安全例行監測、產地準出、產品追溯和市場準入” 監管制度。
(1)由于全州規模化養殖程度不高,畜產品加工門類不規模不大,全州現有的100 多家畜牧業養殖合作社,每個合作社牛的存欄200 頭左右,羊的存欄在350 只左右,由于規模小,會導致原材料供應季節性不平衡,現有加工企業每年生產時間不足4 個月,8 個月處于停產狀態,企業效益平平,現有企業能就地屠宰加工的活畜不到當年出欄牲畜總量的15%,大量活畜以廉價的資源形式或初級產品流向州外。(2)畜產品加工企業數量少,輻射帶動能力不強,全州25 家與畜產品有關的加工企業主要集中在肉食品加工和乳品加工,毛、絨、骨、血、內臟等畜產品加工基本處于空白狀態。為此做大做強標準化的畜牧業合作社是市場的需要,是發展全州畜牧業的需要,也是全州經濟快速發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