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玉龍
(吉林省白城市通榆縣動物檢疫站 137200)
非洲豬瘟是極其嚴重的動物疫病,發現疫病要及時上報相關部門,生豬在發病后,主要表現為食欲不振,甚至是廢食,高熱、呼吸不暢、心率過速、皮膚發紺等癥狀,家豬容易感染病毒,不易傳染人,現今還沒有特效疫苗問世,所以要采取有效的預防措施,防止生豬感染非洲豬瘟病毒。
非洲豬瘟病毒的宿主主要是家豬,家豬一旦感染病毒,致死率極高,接近于100%,造成養殖業的巨大經濟損失。非洲豬瘟病毒主要傳播渠道是呼吸道、口腔、蜱蟲,非洲豬瘟病毒潛伏期沒有規律,有時4d 內,有時長達20d,潛伏期與生豬感染途徑有很大關系。生豬感染病毒后,體內會產生較強的抗體,生豬會呈現病毒血癥的癥狀,病豬治愈后,非洲豬瘟病毒還存活于生豬組織中,存活時間長達數月,所以,非洲豬瘟防控最有效的方法是全面撲殺,撲殺后生豬體內還攜帶非洲豬瘟病毒,所以要對病豬進行無害化處理。
非洲豬瘟病毒存活時間長,具有很強的抵抗力,病毒為雙鏈DNA,單分子線狀的基因組,個體較大,囊膜含有類脂,高溫可以殺死病毒,另外使用消毒劑可以破壞囊膜,殺死病毒。但非洲豬瘟病毒分子結構復雜,具有很強的抗藥性,病豬肉制品中含有病毒。在火腿中非洲豬瘟病毒可以存活140d 以上,而在未熟透的豬肉中可以大約存活90d,非洲豬瘟會長時間存在于病源地,極易二次復發。
非洲豬瘟病毒基因組龐大,每個基因組都有很大差異,如E75 毒株治病性強,而BA71V 則治病性較弱。不同毒株基因組中結構差異也很大,非洲豬瘟在病豬身上的毒力表現也不一樣。病毒屬于細胞質內增殖病毒,具有很強的繁殖能力,到2018 年,豬瘟病毒檢測出超過11 種全基因組序列,大概有110 個線粒體開放閱讀框在11 株非洲豬瘟病毒中高度保守,而且有大約50 種蛋白存在于病毒的侵染過程中,蛋白參與到病毒組裝或通過裂解轉化為病毒蛋白,所以病毒的基因組在動態變化,發生變異[1]。
(1)不可攜帶豬肉制品進入豬場。
(2)不可將豬血、豬肉骨粉作為飼料。
(3)不可將餐余泔水作為豬飼料。
非洲豬瘟病毒在豬場環境中可以存活3d 以上,病豬的排泄物中存活可達數周,曬干的糞便中可以存活2 個月以上,在豬場復養前要對豬場環境進行全面消毒,病豬排泄物要進行無害化處理,同時要避免外來糞污進入豬場內部,主要采取的措施有如下幾點。
(1)進入豬場的人員、車輛、物品、用具都要進行嚴格消毒,工作人員要換工作裝和靴子,設置消毒通道,進行徹底消毒。
(2)進出豬場要設置專門路線,防止進出時走過糞污區域,再進入飼養舍或者是飼料加工、存儲場所。
(3)豬場內部人員禁止與屠宰場車輛和人員接觸,屠宰場人員不可以接觸裝豬臺,屠宰場車輛和人員走后要及時清理消毒。
(4)使用鄰-苯基苯酚消毒劑消毒運載工具非常有效。
非洲豬瘟可在病豬尸體上存活多達1 年,所以病豬尸體要進行無害化處理,解剖病死豬檢查后,要及時無害化處理殘余物和全面的消毒工作,病死豬禁止隨意丟棄,一旦發現,及時上報畜牧主管部門。非洲豬瘟不耐熱,所以使用高溫滅活方法,糞污使用封閉發酵的方法滅活病毒,工作人員的衣物使用沸水消毒。
非洲豬瘟的最主要傳播媒介是鈍緣蜱,鈍緣蜱的治理尤為關鍵,使用殺蟲劑凈化豬場環境,給生豬投喂伊維菌素,可以驅殺生豬體內外的寄生蟲,鈍緣蜱生存能力較強,可以多次吸血、多次產卵,存活時間較長,可達10 年以上,鈍緣蜱寄生的動物種類很多,豬場內禁止出現其他動物[2]。
豬場在非洲豬瘟發生后,根據非洲豬瘟病毒的特點進行復養前的預防工作,主要工作是消毒和人員管理,豬舍內部全面消毒,來往車輛、工作人員、使用的工具都要貫徹執行消毒制度,加強工作人員管理,注重細節性工作,禁止攜帶與豬肉相關的產品進入豬場內部,避免與收購生豬的人員接觸,采取各種措施杜絕非洲豬瘟病毒感染生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