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寶田
(廣西天等縣福新鎮水產畜牧獸醫站 532802)
不同品種的牛生產特性有很大差異,有一些品種肉用性能佳,一些品種奶用性能好,在后備母牛的品種選擇方面首先應根據企業和養殖戶的具體需求進行選擇。不同品種的性成熟時間也有較大差異,一方面,應選擇性早熟的品種進行培育,這樣能縮短資金回收時間[1]。如果是以肉用為主的養殖場應選擇繁殖能力強、適應性好,便于管理和操作的品種,如西門塔爾牛等。如果養殖場希望選擇性能較好地乳用品種時,首先要關注這一品種的泌乳能力,同時要選擇生殖能力強的品種,如荷斯坦牛和丹麥紅牛等[2]。
當養殖場確定養殖品種后,要對個體進行篩選,在選擇母牛時要注意其外貌特征,高產母牛在外貌上與普通母牛存在一定差異,在選擇個體過程中要認真觀察,仔細辨別,以科學的方式挑選合適的個體。一般情況下,選擇高產母牛時要觀察體軀、頭型和腰間部是否勻稱,選擇泌乳母牛時還要著重觀察其乳區大小。高產母牛除了要判定其生產繁殖性能的高低,還要了解其族譜,明確親緣關系。這是因為優秀品種的母牛繁殖能力和泌乳性可以遺傳給下一代。
選擇后備母牛時應挑選斷奶重較大的小母牛,有調查表明,斷奶重較大的小母牛成熟得快,且斷奶重大的母牛體型也普遍偏大,在日后飼養管理中便于操作。但也要注意,斷奶重極重的小母牛很有可能在性成熟后體態過于肥胖,乳區堆積過多的脂肪,這樣也會影響最終的產奶量。當后備母牛生長發育時,要注意控制其日增重,增重速度過快會引起內分泌失調,對繁殖性能有一定的影響。斷奶重和周歲重的遺傳力比較強,所以選擇斷奶重大的小母牛作為后備母牛可以很好地將這一優良特性遺傳給下一代。斷奶重不僅可以作為選擇后備母牛時的標準,也可以作為牛群淘汰的指標,當牛只斷奶重低于全群均數90%時,應考慮淘汰該牛[3]。
性早熟的最明顯特征是早發情,首次發情越早就越有可能在24 月齡時產犢,這一性能也能直觀地表現出母牛的繁殖能力。一般情況下,母牛因品種或飼養管理的不同,性成熟時間也稍有不同,多數集中在10~14 月齡之間。有研究表明,產奶量高、瘦肉率低的牛性成熟時間會提前,對公牛來說,則是陰囊圍較大的小公牛性成熟時間更早。性早熟這一特性可以遺傳給下一代,所以,在選擇后備母牛或后備公牛時,應對該性能進行考察。
產犢的難易程度直接影響牛的使用年限,是選擇后備母牛較為重要的一個指標,頭胎難產率比其他胎次的難產率要高很多,而且頭胎發生難產時死亡率高達10%。母牛發生難產后如果不能得到科學護理,在下一次發情時就很難配種,而且難產也會嚴重降低犢牛的存活率。影響產犢難易程度的重要因素是骨盆腔面積,骨盆腔面積越大,越不容易發生難產,所以在選擇后備母牛時應選擇骨盆腔面積較大的,換言之就是后軀相對較寬的小母牛。
當養殖場主要養殖的是泌乳母牛時,要對泌乳能力做綜合評估,但由于泌乳能力和飼養管理有密切關系,所以在比較不同母牛時應統一其飼養管理水平。獲得產乳性能較好的小牛除了選擇泌乳量大的母牛作為母本外,還應選擇重型泌乳種公牛進行雜交配種,這樣能更大程度上優化犢牛的泌乳能力。
好的外貌特征不僅代表高的生產性能,還能大大降低疾病的發生,如挑選后備母牛時,其牛蹄應當是光亮的,蹄板有陷溝,這樣在途經泥濘道路時對牛的影響更小,腿應較粗壯,行進過程中后蹄應能踩到前蹄的腳印或超過前蹄的腳印。乳房光亮,乳頭粗壯的乳房才是較為健康的。除此之外,后備母牛的性格不宜過于暴躁,應溫順一些,便于日后配種等工作。
后備母牛的挑選關系到養殖場日后的經濟效益,所以在選擇后備母牛時應依靠科學、高效且實用性強的方法進行選擇,只有這樣才能挑選出奶用或肉用性能優良的母牛,從而生產出更優質的產品。
后備母牛的選擇是一項較為復雜的工作,不僅需要工作人員有豐富的養殖經驗,而且還要不斷學習新知識、掌握新技術,充分了解各品種牛的生產性能和生活習性。當然,挑選出優秀的后備母牛只是養殖場獲得豐厚利潤的第一步,選好母牛后,還應進行科學的飼養管理,定期對牛群進行免疫接種和驅蟲等常規操作。一段時間后,還應對牛群進行二次篩選,對生產性能下降至平均線以下的牛應及時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