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薇 陳娜 趙遠崇
(云南省昭通市巧家縣畜牧站 654600)
羊的繁殖能力是指生產后代的能力,積極提高羊的數量是養羊業生產的主要工作,研究并掌握羊的繁殖措施和技術,搞好羊的繁殖工作,促使羊只數量穩步增加,提高羊的質量才能更好地滿足市場消費需求,因此,提高羊繁殖力直接影響養羊產業的發展力。
飼糧營養水平直接影響羊的繁殖能力,尤其是蛋白和能量水平。平衡的營養可以促進母羊發情、受胎及妊娠,增加母羊排卵數和雙羔率[1]。調制種公羊飼料時,注意飼料的多樣性,合理搭配日糧精粗飼料,適當提供青綠飼料,同時注意補充礦物質和維生素,維持種公羊的上等膘情,避免過肥或過瘦,保證充足飲水,適當增加運動,配種期間提高日糧營養。保持常年健壯、活潑,促進種公羊性欲,提高精液品質。
為了滿足羊對生長、繁殖、生產等方面的需求,建立科學合理的飼養管理方法或制度,如果飼養管理不善會影響羊只健康,使羊的繁殖力降低,甚至造成不孕不育。保證羊舍衛生清潔,定期消毒,通風保暖,保持生活環境舒適,心情舒暢,注意適當運動、合理光照,有助于提高羊的發情、提升性欲,促進受胎。母羊在產羔后依照羔羊的生長狀況適時早期斷奶,促使母羊快速恢復身體機能和激素水平,盡早進入下一個繁殖周期,提高母羊繁殖力,延長母羊繁殖年限。種公羊要加強運動,避免過肥,定期修蹄,高溫會造成精液品質下降,夏季要注意防暑降溫,避免熱應激。定期檢查精液品質,及時淘汰不育、性欲低下、精液品質不合格的種公羊,提高利用率[2]。同時種公羊和母羊要分舍單圈飼養,避免早發情、亂配種現象發生。
國內外綿、山羊品種較多,受遺傳基因影響,繁殖能力各有不同。如我國優質地方品種小尾寒羊、湖羊一般常年發情,一胎多羔概率較高,繁殖能力較強,產羔率高,具有相對穩定的遺傳性狀,由于其優良的繁殖性能,常用于育種繁殖中的母本。羊只的繁殖能力也受個體因素影響,在多胎羊后代中選擇的母羊更易生產多胎羔羊,第1 胎即產雙羔的母羊繁殖能力更強,種母羊還要同時兼顧泌乳能力。選擇種公羊時要求身體健碩、活潑,性欲強烈,精液品質優良。較高的繁殖能力與羊的年齡有關。一般母羊在1~1.5 歲開始配種,4~5 歲時雙羔率最高,最佳繁殖年齡為3~6 歲。公羊在12~18 月齡開始配種,繁殖力通常在5~6 歲達到最高峰。無論是公羊還是母羊,7 歲以后繁殖力逐漸下降[3]。
人工授精是近代畜牧科學技術的重大成就之一,是當前我國養羊業中常用技術措施,其最大的優點是增加公羊的配種頭數,可以廣泛使用經過精心測定和選擇的種公羊,擴大優良種羊的利用率,提高母羊受胎率,減少疾病傳播,有助于配種記錄[4]。熟練掌握采精、輸精、接羔等操作技術,保證精液品質,在采精、輸精、接羔等操作過程中注重清潔消毒工作。選用健康靈活、性欲望盛的試情公羊,增加羊人工授精成功概率。配種時要根據羊場所在地氣候和生產條件來決定,春季產羔時注重母羊在懷孕期間飼草料的供給,保證營養充足,避免母羊營養不良導致羔羊體弱,發育不好。冬產羔時注重羊舍的防寒保暖及糧草儲備充足,保證母羊營養供給,充足泌乳,提高羔羊繁殖成活率。
超數排卵、同期發情、胚胎移植、誘發分娩等繁殖新技術是有效提高繁殖力的重要措施[5]。超數排卵是指利用藥物制劑促進母羊在一個發情期排更多的卵,提高產羔數量。同期發情是指針對母羊群體應用某些激素制劑,使群體母羊集中發情,便于人工授精、胚胎移植等工作,有利于規模化生產,提高經濟效益。胚胎移植是指將受精卵或早期胚胎移植到另一只母羊子宮內,產出后代的技術,應用此技術對加快繁殖優良羊品種、培育新品種等方面都有積極的效果。誘發分娩是指在妊娠后期,注射激素,控制母羊分娩時間和過程,便于管理,提高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