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少兵
(廣西西林縣八達鎮水產畜牧獸醫站 533599)
非洲豬瘟是一種急性、出血性的烈性傳染病,主要感染家豬與野豬,是我國目前重點防治的動物疫情之一。非洲豬瘟已嚴重危害到我國養豬行業,這類病癥的發病時間短,且死亡率居高不下,尤其是2018 年非洲豬瘟在全球范圍內大面積爆發,嚴重影響到我國養豬行業的經濟效益。正因如此,只有采用綜合防控措施才能有效抑制疫病的發生,避免養豬業出現更大的經濟損失。
多數情況下,基層中小養殖場出現疫病是由于養殖場的環境衛生不達標,因此,基層中小養豬場戶需要加強養殖場的日常消毒工作。養殖場需要結合已有的衛生標準與當地動物防控機構的指導,建立合理的日常防疫機制,注重養殖場的日常消毒工作。
首先,選擇合適的消毒藥物。目前市面上有許多具有消毒效果的消毒藥物,且部分藥物具有一定的針對性,對于養殖場內存在的病毒與害蟲有較強的消殺效果。在進行養殖場消毒工作中,需要選擇合適的消毒藥物才能保障消毒效果。對非洲豬瘟消毒效果較為明顯的藥物有戊二醛、次氯酸鹽類消毒劑等藥物[1]。在選擇過程中,需要根據消毒藥物的不同來進行選擇,如有的消毒藥物更適用于環境消毒,可以噴灑在養殖場地面或墻壁等處;有的消毒藥物則適用于生豬身上。但需注意的是,消毒藥物必須嚴格按照說明書的使用方式進行,這樣才能對病原微生物起到較強的殺滅效果。
其次,科學使用消毒藥物。長時間使用消毒藥物會出現藥物殘留、病原微生物抗藥性增加等情況。因此,養豬戶要定期更換消毒藥物,減少出現藥物殘留和耐藥性增加等情況,確保消毒藥物的使用效果。另外,為了避免出現外來的非洲豬瘟病毒進入養殖場,養殖場一定要注意對來往人員、車輛及飼料等物品進行消毒,同時需要注意針對不同的對象使用不同的消毒藥物。來往人員需要進行全身消毒,可以選擇紫外線照射、穿戴防護衣物等方式避免攜帶非洲豬瘟病毒進入養殖場;來往車輛則需要清洗消毒,尤其是輪胎處攜帶的泥沙等。若是在當前地區出現非洲豬瘟疑似病例,養殖場需要定期對豬舍、豬場和周邊場所進行全方面的消毒,頻率可控制在每3d 消毒1 次,至少維持1 個月才能恢復以往的消毒頻率。
最后,空圈消毒。消毒藥物雖然能殺滅養殖場內可能存在的非洲豬瘟病毒,但并不能保證完全殺滅豬糞便等排泄物中存在的病原微生物。因此,養豬場進行日常消毒后還需要在豬出欄后進行徹底消毒:將豬舍與豬場內的糞便、未吃完的飼料與水等全部沖洗、消毒。有條件的情況下可以將豬場空置一段時間,曝曬消毒后再繼續投入使用。
基層中小養豬場的傳染病防疫、飼養管理的重心是全進全出式飼養,也就是養殖場并不能在有豬的情況下對豬圈進行全面的清潔與消毒,若采用全進全出的養殖管理方式,必須要確保生豬的引進渠道[2]。只有從防疫管理正軌的養豬場引入生豬,才能使用全進全出的飼養模式。在引進生豬前需要申報檢疫,禁止從非洲豬瘟疫情高風險區域引入生豬。另外,在生豬引進后不能立馬與自家養殖場內的生豬進行混合飼養,需要在距離間隔較遠的豬圈內飼養觀察一段時間,在對其進行全面的消毒并確認健康狀態后再與自家豬群進行混合飼養。
在基層中小養豬場的飼養過程中應禁止使用食堂或餐館等地的廚余垃圾、泔水等物來喂豬。這之中攜帶大量的病原微生物,即使使用高溫加熱處理也無法將泔水中的病毒全部殺滅。同時相關研究表明,被病毒污染的泔水是傳播非洲豬瘟的主要途徑之一。如果當地出現非洲豬瘟疑似病例,可以在飼料中加入適量的獸用維生素,提高生豬免疫能力。同時注意豬舍、豬場內的溫度與通風情況,避免因高溫、中暑等情況導致生豬出現應激,進而增加生豬感染非洲豬瘟的風險。
即使是基層中小養豬場戶也不能依舊采用傳統的散養、放養生豬模式。要盡可能地減少家豬與野豬的直接接觸,避免家豬在外隨意食用垃圾食物。一方面非洲豬瘟會感染野豬,一旦家豬與野豬接觸,極大程度上會讓家豬也感染上非洲豬瘟。另一方面,被丟棄的垃圾食物中含有大量的病原微生物,若是放任家豬食用垃圾食物,則有可能感染非洲豬瘟。
基層中小養豬場戶應密切關注生豬健康情況,每天進行健康檢查,觀察生豬精神狀態與日常活動等狀況。若是沒有條件的養殖場也需要定期對生豬進行健康檢查,密切關注生豬健康狀況,一旦發現有生豬體溫升高、精神狀況不佳、皮膚發紅或厭食等情況,需及時向當地防疫部門報備,以便及時采取相應的防疫措施,必要時可以先對生豬進行隔離觀察。
基層中小養豬場戶在管理過程中應遵循《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中的相關條例,對所飼養的生豬做好免疫工作。過程中需要在當地動物疫控機構的幫助下做好豬瘟、高致病性豬藍耳病等疫病的免疫工作,并且密切關注免疫抗體情況,對后期可能出現的疫病進行有效預防[3]。
感染疫病所死亡的豬不能隨意丟棄,尤其是感染非洲豬瘟死亡的豬,若隨意丟棄很容易造成疫病大面積爆發。因此,需要根據當地獸醫的指導對死豬進行無害化處理,這樣能有效防治病死豬攜帶的病原微生物在周圍傳播。具體可以在遠離養殖區域、生活區域的地方挖深坑,并撒上生石灰將病死豬放入其中,同時確保病死豬與地面具有一定的距離,最后在周圍噴灑消毒劑即可。
養殖場戶需要掌握非洲豬瘟相關的基礎知識,并且能達到鑒別常見豬瘟的水平。基層中小養豬場戶在大多數情況下是依靠自身養豬經驗來判斷,正因如此,相關部門需要定期組織養豬知識宣傳,要求基層的中小養豬場戶也能準確分辨常見豬瘟,并深刻意識到非洲豬瘟的危害性。一旦發現有疑似病例要及時向相關部門通報,并對豬場展開全面消毒。同時要求養殖場戶做好病豬隔離、消毒預防工作,在減少疫病傳播的基礎上確保自身經濟收益不受到較大損害。做好豬場日常飼養管理和消毒工作,加強管理力度,便于后期綜合防控措施的順利展開。
綜上所述,非洲豬瘟作為危害性極高的動物疫病,所帶來的經濟損失與不良影響不可估量。但由于當前還沒有研發出具有針對性的免疫疫苗,只能通過綜合防控措施來避免疫病發生概率。只有做好非洲豬瘟的防控工作,才能確保我國基層中小養豬場戶的經濟不受較大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