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劉 鋆
傳統竹工藝主要有竹雕和竹編兩種。普通的竹工藝滲透于民眾生活,簡單的竹家具、竹制容器分布于生活需求的方方面面,如竹編籃子、竹篩等生活用具。除此之外,竹編也被用于玩具擺件、花燈等觀賞娛樂用品的制作。早期竹工藝不僅具有實用價值也包含著藝術價值,在不斷的發展演變中形成一門專門的藝術。
高端的竹工藝被文人雅士喜愛收藏,如精致的竹筆筒、臂擱等文房用具以及竹扇骨、竹花器、香器等。另外歷史上許多文人士大夫寫竹的同時,涉獵竹雕藝術。他們的文學造詣高,結合竹的文學意義,并掌握運用各種雕刻技巧設計作品,將竹雕應用于文房用品,精巧美觀,典雅不俗,從而為竹工藝融入了文化底蘊。
精湛的竹工藝擁有較高的技藝價值。從皇家收藏到普通百姓的生活,我國傳統竹工藝覆蓋面之廣,背后折射了社會歷史的變遷、技術生產的發展,并且傳統竹工藝是詩詞、書畫、習俗等傳統文化的表現介質,承載著濃厚的中國文化。
中國擁有歷史悠久的竹工藝,但在很長一段時間內,竹制品多為廉價粗陋的民間制品,市場上缺乏工藝精湛的竹制生活用品,既無法挖掘材料所擁有的深度,更遑論增強其工藝技術,所以人們大多“將竹材等同于低廉”,這對傳統竹工藝發展產生不利的影響。同時文化全球化與同質化背景下,許多優秀的歷史傳統文化急劇沒落,傳統竹工藝產業也受到打擊。可喜的是,近些年傳統竹工藝的價值通過現代設計的表現方式向市場呈現,逐漸融入大眾視野,在消費時代得以復興。
首先,竹材原料與搬運成本皆低且利用程度高,同時原竹的構造符合力學原理、抗壓能力強、韌性強彎曲限度大,可定型為形態各異的造型。據測定,竹材單位質量的抗拉強度是鋼材的25倍左右,竹根竹節都可采用不同的工藝再運用,這些特性使其在設計中表現優秀。竹工藝在家具設計中有很大的發揮空間,竹與木的顏色屬于暖色調,色彩心理上給人以溫暖柔和的感受,并能傳達中華傳統文化的內涵,但又比木材環保、成本低。通過將竹家具和竹藝裝飾、竹雕擺件等結合打造竹空間,是實現中國地域性空間設計的路徑之一,竹工藝在空間中被感知,從而滲入文化情感。
但竹材的易裂性一直是竹工藝保存的難處,由于竹纖維富含水分等特性使得竹受冷熱變化影響,易開裂,而且竹纖維中蛋白質、糖等成分含量高,容易被蟲蛀或者產生霉變。竹材耐久性和剛性都低于木,當下木資源越來越緊缺,發展竹工藝首先要克服其缺點,使得傳統竹工藝延伸出新的使用場景與功能,其魅力在更寬廣的視野里得到展示,被更多更深地認識。
傳統竹編工藝可平面、可立體、柔硬可控、造型百變、編法多樣、擁有美感。在設計中具備廣闊的施展空間,常用于如燈罩、椅凳、收納物等產品設計。例如,臺灣設計師周育潤設計的《泡泡沙發》,由相同竹編小球復制相連構成沙發形狀,竹編球的彈性輕柔讓沙發擁有舒適感,符合了人體工程學的要求。看似簡單的形式包含了我國傳統工藝的趣味,是傳統工藝與現代設計形式的融合體現。
現代竹結構的發展應用是解決竹材缺點的一種方式,如竹材人造板是以原竹為材料,通過一系列機械和化學加工工序形成各種不同幾何形狀的結構單元,再在一定的溫度和壓力下,利用化學黏結劑或材料自身的結合力,壓制而成的板狀材料。這樣的竹結構幾乎可以如木材一樣自由使用。現代竹結構還有通過車削、磨壓、鉆孔、CNC加工等精確加工技術將竹材與其他材料結合的應用,展現了更豐富的視覺效果。
現代竹結構解決了原竹易開裂不耐久的缺點。近年來,國內外研究實驗證明,現代竹結構在多領域包括建筑框架上達到使用標準。但現代竹材料在設計中還是有缺憾之處,其由于改造降低了視覺上原始竹形態的傳統美。
隨著科技的發展進步,原竹材料經過一系列防蛀、防裂措施處理就可以在建筑與工業設計中直接使用,進而通過原竹符號彰顯傳統美學。
現代設計中優秀的竹設計獲得了認可,“竹”的文化及環保價值在其中得以呈現。
從文化層面探討,傳統竹工藝貫穿了生命的方方面面,包括生老病死的器物,承載著復雜的文化、思想、歷史,蘊含著中國哲學的隱喻以及深刻的寓意,具有獨特的文化價值。
另外,傳統竹工藝有著深厚的竹文化積淀。竹象征君子般崇高的道德和品格,代表了我國傳統文化中的道德觀;對竹的設計使用還體現了“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傳統造物思想;在園林、書畫中的竹體現了東方清新淡雅的審美趣味和獨具一格的意境美。竹文化與傳統竹工藝相互體現與交融,是傳統竹工藝的歷史文化價值。
優秀的傳統文化在多方面具有支撐性作用,并且民間工藝是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重要板塊,更是民族文化傳承的精神脈絡,其中竹工藝所包蘊的傳統文化是民族文化自信的一部分。
如今流行的往往是一些快文化,在這個信息時代,不同的文化在同一個社會大展臺上呈現,各種流行文化勢頭強勁,亂花漸欲迷人眼,競爭無法避免。因此,在當代重新強調并賦予工藝、設計以文化價值是必須的。現代竹設計中傳統竹工藝的文化內涵得到附加并體現。
竹的環保特質是竹工藝在當代的閃光點之一,是竹設計中被突出的當代價值。工業時代,標準化的流水線生產帶來了生活中種種的便利,也造成了各類污染、資源的枯竭、生態不平衡等嚴重的問題。“環保”的議題在各界被關注,環保理念在設計中占據著愈發重要的地位,是當代設計中所需的原則。
從當代環保角度看“竹”,首先與木材相比,竹可利用資源豐富,年年可收,產量大。而木材成林期可能長至十幾年。同時竹的砍伐相對木柴砍伐水土流失程度輕,耐火性更強,是性價比優于木材的生態原材料。另外竹材可重復利用可再生,加工廢止過程中產生較少污染。竹也是最理想的維系生態自然系統中物質流與能量流平衡的材料, 其環保效益已得到世界范圍的認可。一些新科技帶來的新材料雖然號稱綠色,但在前期制造中依然產生污染或能源消耗,與之相比竹材來源自然,是最具環境保護屬性的天然原料。
現代優秀的竹設計中,竹工藝的使用與呈現,擁有高文化價值、環保倫理價值。市場經濟環境下,這些價值的附加是竹設計中經濟高附加價值的一部分,為其增光添彩。同時優秀的竹設計扭轉了大眾視野中對竹“廉價”的刻板印象。
現代設計、傳統工藝、文化三者有著密不可分的相交關系,互相影響。現代設計與現代觀念的及時介入,提高了傳統竹工藝的文化與審美品位,扭轉了大眾視野中對竹“廉價”的刻板印象。隨著竹設計與文化獲得世界的關注與認可,中國竹設計與傳統竹工藝在價值上都得到提升。
竹工藝作為中國文化的閃光點被開掘,現代語境下形成中國文化符號,在一定程度上為中國設計思想以及“竹”爭取了異文化的認同。
隨著傳統竹工藝通過現代設計逐漸回歸大眾視野與生活,被更多人關注。一方面,現代設計中手工竹編等技藝擁有越來越多施展的機會,手工竹藝人的生存空間得到擴張。另一方面,對于精工細做的傳統竹雕、竹編來說,價值得到認同,奢侈品的極小眾市場以及高端市場都有進一步發展的可能性。竹工藝與竹設計之間互相促進,有利于保護與復興傳統竹雕與竹編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