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艷紅
(福建省廈門市同安區西柯第二中心小學,福建 廈門 361100)
當前,隨著社會經濟的迅猛發展,教育行業日益受到關注。多媒體技術手段的發展也讓教育行業進入了高速發展的階段,在這一時代背景的推力下,基于多媒體技術手段下的思維導圖在教育行業中得到廣泛關注與應用。依托思維導圖對知識體系的直觀、形象和可視化的展示能力可知思維導圖的發展和應用在某種程度上也適用于學科教學。在小學階段,語文教學的目標就是實現對學生具體形象思維能力的培養,這一點也恰好符合思維導圖的特性,從而使得思維導圖可以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得到應用。而且,思維導圖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促進小學語文教學質量的有效提升,所以,思維導圖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關注和應用也具有很大的開發潛力。
思維導圖又叫心智圖或腦圖,可以將思維導圖簡單地描述為從一個中心點向周圍放射的鏈條圖,且滿足各個分支的獨立性。例如習作的思維導圖中,按開頭、內容和結尾三個部分展開,而每一種內容也有其獨立的呈現方式,從而梳理成一篇作文的主要內容。
總之,思維導圖是以圖解為主要信息呈現手段,以文字做補充說明的思維拓展呈現方式。將思維導圖應用于教育領域可以增加學生對已有知識的識別與記憶能力,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發散性。思維導圖的結構特性與腦神經元的網格結構布局雷同。不同神經元直接用網結構鏈接,思維導圖的描述過程中也是將一個關鍵詞通過網結構與另一個與其相關的關鍵詞鏈接,從而達到詞匯間的無限衍生,由此形成相互關聯的結構關系,達到思維發散的目的。
直觀形象性。簡單來說,思維導圖的建立就是將復雜的問題分解,從而簡單化、直觀化,思維導圖還可以將一些較為復雜的知識網絡體系借助網格鏈接的方式做到形象與直觀化,并通過這一過程,將知識網絡進行一定的規范化整理與設置,思維導圖作者可以更加直觀、清晰地對具體的詞匯或概念進行解釋與分析,從而促進大腦的有效記憶。
多元化。思維導圖本身就是多元化發展的產物,思維導圖是圖片、色彩、點、線、面等元素的綜合表現形式,可以針對不同知識進行更加高效的表現。與此同時,思維導圖也是多學科下的產物,也可以對不用學科進行思維的整合與運用,從而促進多種學科的有機融合,發展人的思維能力水平。
知識的立體關聯性。思維導圖不同于一般的示意圖,而是更加強調問題處理的立體化思維方式,所謂立體化思維方式即強調不同的思考角度和思維方式,思維導圖建立在對問題多維度的聯想之中,并針對知識進行不斷拓展延伸,從而形成更加完整和立體化的知識體系與思維方式。
當下,思維導圖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具體表現在新課教學和舊知的復習之中。其中,備課的過程是思維導圖應用最廣泛的教學環節之一。例如在準備《蟋蟀的住宅》《數星星的孩子》課文前,可以初步按照作者簡介、文章生字詞、主題思想繪制思維導圖,并引導孩子思考:誰能說說你最喜歡的科學家是誰?為什么?學生的回答要做到有理有據。接著,教師可以提出寫作要求,如假如你是一位科學家,你想為社會發明什么?在這個寫作要求中,學生既要聯系生活實際,想明白自己到底想成為一名怎樣的科學家,也要充分發揮創新能力,發明出社會所需要的但是還沒有發明的新型產品,寫作的過程就是創新精神培養的過程。這一切都可以借助思維導圖進行串聯。
其次就是在教學中的展示過程,教師可以通過多種方式繪制和展示思維導圖。首先,隨著當下教育信息化和教育技術水平的進步與發展,教師可以借助多種電腦軟件或手機軟件繪制思維導圖(例如MindMaster等)。此外,多媒體技術在目前思維導圖的繪制與應用過程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除了可以借助電腦或手機軟件進行思維導圖的繪制,互聯網平臺也給廣大教師提供了大量信息資源的準備工作,從而為思維導圖的運用做好準備工作。另外,學生可以借助多媒體手段,理解、消化思維導圖的內在邏輯思維,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同時多媒體呈現出的思維導圖是多樣化的,學生也樂意學習思維導圖。在這一過程中,教師不僅有效發揮了主導作用——對知識的整合、分類與呈現,而且以較為高效和學生樂于接受的方式實現了知識的傳授;同時學生還是學習的主體——以思維導圖進行學習,自我發現知識的相關聯系與整合。因此,利用思維導圖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主體性,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和掌握知識,提高了學習積極性和有效性。并且,思維導圖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也體現出了新課程改革中“學生主體、教師主導”的教育教學規范與要求。因此,思維導圖在語文學科上的應用,具有一定的必要性與重要性。
小學語文教學,更多的是對于學生具體形象思維能力的養成和對抽象思維能力的開發與培養。而抽象思維立足于具體形象思維能力,小學階段也是具體形象思維能力發展的初級階段,且小學生的知識經驗相對淺顯易懂,因此利用思維導圖可以有效率地幫助學生扎根具體形象思維,并為抽象邏輯思維能力打下堅實的基礎。現在,隨著多媒體技術的不斷發展,思維導圖的運用也可以加強語文學科知識體系的精確分類、清晰表達和情感表現,還可以借助思維導圖將語文學習思維具體化、形象化和可視化。綜上,思維導圖在語文學科中的運用可以促進學生立足形象思維,發展學生抽象思維。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利用思維導圖教學法還可以幫助學生理順寫作思路、降低學生寫作焦慮感。傳統語文寫作模式對學生來說非常難以接受,傳統的教學方式容易造成思路閉塞、表達模糊的情況,較多的時候還容易出現走題、抓不住重難點的情況。而利用思維導圖則可以很好地避免這樣的錯誤,學生可以依據思維導圖將思維外化為直觀的圖像,有效地理順了寫作的思路,學生可以緊扣寫作主題,根據思維導圖找準寫作中的重點,展現部分與整體、點到面的邏輯關系。因此,思維導圖可以有效幫助學生突出重難點,鍛煉學生的思維提煉能力。思維導圖的繪制還需要一定的閱讀量,所以在某種程度上也促進了學生的閱讀。
現今,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行和教育教學實踐的不斷深入發展,創新能力培養至關重要。思維導圖具有思維開放性和無限發散性的特點,學生可以借助思維導圖將關鍵詞進行串聯,由一個關鍵詞出發進行發散,從而實現了對知識清晰而全面的掌握與深化。結合多媒體教育技術手段,并利用思維導圖的概念與模式進行教學,會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形成與發展。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教學中思維導圖的使用價值也日益顯著,成為語文教學改革的有效動力。思維導圖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使得語文學科中的相關知識有效串聯,為學生提供了清晰的學習思路和完整的探究途徑,從而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益。就促進思維能力的培養而言,思維導圖作為一種圖文結合的導向型學習工具,可以有效促進學生發散性思維的養成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