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娜 史丹丹
(吉林省德惠市第四中學,吉林 德惠 130300)
綜合性教學活動是提高高中語文課堂效率的重要途徑,對語文學科發展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學生的語文素養和能力發展,同樣需要綜合性教學活動作為輔助手段。本文以綜合性教學活動的重要性為切入點,提出了相應的教學策略,并對具體實踐進行探析,旨在發展教師的教學水平和學生的語文素養。高中語文綜合性教學活動要不斷根據學情作出調整和優化,這也是新時期語文教學的必然選擇。
綜合性學習活動,需要選取多種教學方式方法,更加系統地進行語文知識教學,進一步完善學生各方面的語文知識體系。結合新課改現狀來看,需要對高中語文教學進行優化調整,語文學科知識結構在變化,傳統知識教學理念不再適用。在這種情況下,綜合性教學活動的價值就體現出來了,其能夠讓學生更加系統地進行學習,有多種選擇方式,進一步感悟語文、理解語文,綜合性教學活動與教學實踐的結合,必然會提高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
傳統高中語文課堂,教師大多是照本宣科,根據教材和教案講述知識內容,整個教學過程偏于灌輸,學生過于被動,教學模式單一,沒有遵循多元化教學理念,長期處在這種學習氛圍中,學生出現厭學心理在所難免,對語文學習的整體興趣缺失。開展綜合性教學活動,考慮各方面的教學因素,融入不同的教學資源,改善單一的教學模式,有助于深化學生語文認知,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打好學習基礎,提高語文課堂學習效率。
應試教育體系下,許多教師對課堂有著絕對的權威,學生在課堂上的話語權基本為零,這與新課程背景學生是課堂學習主體的要求不相符,導致教學效果并不理想。開展應用綜合性教學活動,教師可以結合教材中的內容設置教學活動,基于課堂教學目標,將學生作為綜合性教學活動的主體,調動學生對語文學科的積極性。例如在課文學習時,教師讓學生進行的分角色朗讀、角色扮演等,皆是為了讓學生積極參與其中,這樣教學效果必然良好。
開展綜合性教學活動,語文教師需要結合具體的教學任務,創設能夠刺激學生感官的教學活動,引導學生思維發展,這樣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學目標。例如遇見課文內容比較豐富且適合表演的橋段,就要鼓勵學生即興表演,這樣既可以調動學生興趣,又可以增加學生的語文知識和技能,學生思維也能越發敏捷。注重語文思維鍛煉對各項教學活動開展很重要。
綜合性語文教學活動,其目的不僅僅是教會語文知識,更要給學生良好的情感體驗,基于情感培養,加強語文認知,學生處在不同形式的教學活動中,獲取知識,能夠接觸不同的東西,有利于提升認知能力。高中生面臨升學的壓力,注重情感培養,可以幫助學生減壓,提高語文認知,使學習過程一直輕松愉悅。教學活動融入情感因素,學生會認同這種教學模式。
核心素養視角下,高中語文教學更需要塑造學生的“主人翁”思想,并嘗試進行綜合性教學活動。新課程標準下語文教學已經開始側重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做出了一定嘗試,教師應該抓住這些變化,積極組織綜合性的教學活動。
例如在學習《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愛》時,在備課環節,教師可以利用互聯網手段,了解本節課教學目的,“引導學生學會對愛的認識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高度,從而對愛進入哲學層次的思考”。結合高中語文學科體系的特點,播放有關父愛母愛的視頻資料,讓學生對父母的愛有更加深刻的認知。教師要善于利用不同的角度,例如講解法、討論法等,引導學生認知本節課的知識,從理性高度認識父愛、母愛的本質及其對孩子成長的影響。聯系實際,理解父母對自己的愛,學會關愛別人。例如用親情引導學生形成端正的學習態度,這是教師引導學生核心素養發展的關鍵途徑之一。
高中階段,學生對語文學科知識體系已經有初步的認知,也有屬于自身的學習技巧和心得體會。受應試教育和傳統教學思想的影響,單一的課堂教學活動在一定程度上限制教師開展綜合性教學活動,因此教師必須擺脫對傳統學科教學體系的依賴,引導學生開辟全新的學習途徑,運用多元化的方式方法進行語文學習。
例如在《陳情表》課堂教學時,不要沿用傳統的教學思想,讓學生朗讀、背誦、理解作者情感,而是要轉化教學方法,以新課程改革為標準,大刀闊斧地進行綜合性教學活動。傳統語文教學往往課堂導入環節是一帶而過,在本節教學中,教師可以重點講解本文的典故,讓學生了解到李密的孝順,因為祖母年歲已高,拒絕了晉武帝的邀請,聲淚俱下寫了這篇《陳情表》,讓學生熟知故事背景,自然也就會進一步探索課文。
在背誦本文的重點詞匯時,不要選取死記硬背的方法,要考慮高中生的興趣愛好,像本文的成語“煢煢孑立”在流行歌曲《生僻字》中有出現,因此教師就可以播放音樂片段,讓學生認知這個詞匯。背誦是學生很頭疼的事情,教師可以讓學生成立學習小組,小組內互相督促背誦,這必然會比死記硬背好上許多。
高中生無論是生理還是思想都在向成年人轉變,這個階段應該有屬于自身的學業規劃,引導學生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有利于學生接受知識,使綜合性教學活動具備深度和廣度。
例如在《談中國詩》教學結束之后,需要學生自身對本節課內容的掌握程度進行反思,通過反思學生知道本節課的“比喻句”是學習重點,但是學生對陌生課文中出現比喻句的敏感程度和分析能力相對較差,這時學生就應該意識到,自身應該做針對比喻句的練習,逐漸彌補自身語文學科知識學習的不足。學習知識為了應用,最直接的應用就是在寫作文時,是否能夠熟練使用比喻句,比喻句使用是否恰當等。許多學生會發現自身并不符合要求,教師要引導學生主動進行課后拓展,尋找經典篇章的比喻句進行練習,例如《圍城》的妙喻“忠厚老實人的惡毒,像飯里的沙礫或者出骨魚片里未凈的刺,給人一種不期待的傷痛”。
教學改革力度不斷加大,綜合性教學活動應該受到廣大教師的重視,高中語文教師要將其作為重要的教學手段,拓展綜合性教學活動的應用范圍。研究綜合性教學活動,探索全新的應用方法。引導學生全面提升語文素質,更加主動積極地參與到高中語文教學活動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