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道勝
( 福州市閩侯環境監測站,福州 閩侯350100)
環境質量的問題,直接決定人們的生存環境和生活質量,與人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 是保障人們健康的基礎條件。 利用相關的技術實現空氣的治理,提高空氣的質量水平,對于人們而言將具有必要性, 也是實現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必要措施。 科技是第一發展力,而空氣連續自動監測站便是借助科技的力量實現環境治理的現代化與先進化,為環境的治理提供科學、有效的依據, 對實現環境的治理具有關鍵的作用。 在當前環境治理的過程中,由于空氣連續自動監測站的應用以及落實以及市縣間的發展差異等原因,導致市縣的空氣質量有所不同,通過環境空氣自動監測站的先進技術,可以通過數據的比較,及時地發現治理過程中的問題,找到城區與縣域空氣質量不同的原因,通過相關的數據,采取針對性的措施,使市縣環境治理的問題,得到有效的解決[1]。
空氣質量監測站是指通過空氣自動監測技術以及各項設備等構建的空氣質量監測系統, 是環境空氣保護的基礎設施。 但是空氣質量監測站由于系統的復雜性以及儀器等的先進性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所以現今空氣質量監測站在城市中的應用較為廣泛,而在鄉鎮中具有應用的局限性,空氣質量監測站又被稱為空氣站,其主要的功能是通過空氣自動監測等先進的技術,對空氣中的污染因子和氣象參數條件進行持續性的自動監測,并且可以采取相應的數據系統,對監測的數據進行分析,為空氣環境的治理提供數據依據,對環保的相關決策具有輔助作用,其中主要檢測的污染因子有O3、SO2、NO2、CO、PM10以及PM2.5等空氣污染物質。
空氣質量監測站具有連續和自動監測的特點, 可以有效地反映出空氣質量狀況的動態以及變化趨勢,促進空氣質量的相關比較,能夠及時地發現空氣質量的定程度上減輕了相關人員的工作壓力, 改變了傳統模式下空氣質量的監測的局限性,并且促進了空氣治理工作的完成。 促進空氣質量自動監測站的落實與發展需要結合當地空氣質量的情況,采取針對性的措施進行應對,加強對空氣質量監測站的應用和管理,并且在應用的過程中加強空氣質量監測站的優化和完善,使之更好的應用于空氣質量監測工作中, 實現空氣質量監測站的應用目的。 構建空氣質量監測系統的評價體系,使之能夠更好的應用于空氣環境質量監測中,以此實現環境空氣質量水平提升的目的[2]。
基于環境自動監測站進行空氣中各項污染因素等數據的比較,以此反饋出空氣質量的狀態和變化趨勢,對市縣環境的空氣質量進行比較,加強對空氣質量的分析,以至于縮小市縣空氣環境質量的差距,實現市縣環境質量的共同提高。
福州市作為全國首批74 個空氣質量重點監控城市之一,是當前國家空氣質量較好的地區,憑借著地理位置的優勢,具有氣候資源豐富、氣候條件適宜的特點,空氣質量指數較低,污染現象相對較輕,空氣較清新,宜室宜居。 其中空氣質量的優越性在一定程度上帶動了福州旅游業的發展,提高了福州的知名度,對福州的整體發展具有重要的優勢。 然而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環境的復雜化,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環境以及空氣的承載負荷,導致空氣中污染物質的增加,影響福州市的空氣質量,并且根據環境以及綜合因素的不同導致城區與縣域的空氣質量存在著不同之處。
基于環境空氣連續自動監測站對空氣中污染物質數據的獲取并且對其數據進行分析的作用,對空氣的質量進行分析和判斷。 在環境空氣質量6 個基本評價因子中,早期,福州地區環境空氣質量PM10、PM2.5成首要污染物,NO2濃度維持在較高水平,福州城區空氣污染呈現顆粒物和機動車尾氣污染并重的特點。但近年來, 伴隨著經濟轉型和產業的升級,PM10、PM2.5物對福州地區環境空氣質量的影響逐漸減弱,O3、NO2對福州環境空氣質量的影響逐漸變大。 城區的空氣質量綜合指數均高于縣域,O3以及NO2等含量較重,導致城區的污染程度高于縣域,影響城市的生態文明建設,在一定程度會制約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根據空氣自動監測站對于福州地區的空氣質量監測數據,導致福州地區的城市污染更加嚴重的主要原因有,城區的現代化建設的發展更加的快速,經濟水平高于縣域地區,并且城區中的交通較為發達,導致城市中存在車流量大的現象,而汽車的大量使用將會導致尾氣的排放,產生污染環境的有害氣體,如二氧化氮以及臭氧等,是形成空氣質量污染的主要原因;其次,城市中建筑事業的發展,加快了高樓大廈的建立,導致高樓大廈的擴展和密集,并且城市中人口的密度較小,導致空氣的流通狀況較差,以及城市的熱導效應等,都導致城市空氣污染問題較縣域更為嚴重;再次,從污染治理看,城市中涉及揮發性有機物相關產業( 加油站油汽回收、汽車4S 店噴涂、飲食業油煙)較縣域分布集中且數量多,加之揮發性有機污染治理落后,監管等工作的執行以及落實等也是影響城市空氣質量的重要原因; 此外,自2013 年1 月1 日《 環境空氣質量標準》( GB3096-2012)實施并向社會公布6 項大氣污染物指標,空氣顆粒物整治加大,城市中交通源對空氣質量影響的貢項逐漸替代工業,顆粒物不是首要污染物,有相關研究表明[5],顆粒物濃度越低,O3污染反而加重,可能與顆粒物能夠散射、吸收些紫外線,從而抑制O3生成相關。
促進城市質量的提高, 首先應該加大技術和設備等相關資金的投入,促進先進技術的應用,以技術的優勢帶動空氣質量監測工作以及治理工作的發展,使市縣的空氣治理水平適應現代化建設的標準, 滿足于空氣質量水平和生態文明發展的要求;其次,在城市應科學合理規劃城市與改善提升空氣質量的綠地、綠道規劃,提高園林綠化率指標,規避城市熱島效應;再次,應該加強行政部門的工作力度,加強對大氣污染源的管控,促進污染物質的合理排放,減輕對空氣的污染,建議工企要走可持續性發展道路;此外,政府部門應該加強環保等相關內容的宣傳工作,促進居民樹立環保意識,養成節能減排的習慣,減少私家車的出行率,鼓勵市民多使用環保交通工具,如混合動力車,共享單車。
環境空氣連續自動監測站, 對于環境的治理具有重要的作用,針對空氣中的有害物質進行監測,并且對其數字數據進行分析,促進環境污染問題的有效解決。 而本文將主要基于環境空氣自動監測站,對市縣環境的空氣質量進行比較,以福州地區為例,探討市區和縣域空氣質量的重要差距。 縱觀全文,城市由于綜合因素的影響,導致比縣域的污染更為嚴重,所以提高城市的空氣質量,需要加強對城市環境質量的管控,促進環境監測技術的應用技術,加大投入力度,并且促進人們環保意識的覺醒,立足于環境保護的整體,促進城市空氣質量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