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林
(黑龍江省本原國土資源勘測規劃技術服務中心有限公司,黑龍江 哈爾濱150000)
土地資源調查的主要內容是指對某個地區的土地的數量、土壤質量、分布狀況以及利用狀況進行統計調查,獲得一定的數據,土地資源調查獲得的數據是國土資源管理的重要基礎,是農業資源調查的重點內容。進行科學合理的土地資源調查可以提高土地資源的利用率,也可以為農業生產提供科學依據,發展我國的農業經濟。多年來國地資源管理中的農村土地調查結果不僅為土地利用規劃、用地審批、耕地及農田保護、土地開發及農業生產結構調整提供最基礎數據,同時也為國民經濟宏觀調控提供基本依據,在促進國土資源科學管理的基礎上為國家土地監管提供依據。
2.1 數據處理技術的應用。在進行土地資源調查的過程中,調查所得到的結果一般是以圖像、數字、影像等數據信息的形式呈現的。這些數據非常重要,人們主要是通過這些數據獲得國土資源的動態變化情況,這些數據是國土資源管理的重要科學依據。所以,必須對這些數據進行科學的處理,目前進行數據處理的主要技術是計算機信息技術。通過計算機系統將測量調查到的數據進行整理、加工、計算、分析,最終才能成為我們所需要的有用信息。對所獲得的數據還要結合以前的數據進行比較分析發現規律,從而可以提出一些改善的措施。
2.2 攝影測量與遙感技術在土地利用動態監控中的應用。攝影測量是指將攝影機和膠片相結合對物體的大小、形狀和位置進行測量的技術。遙感技術是指應用各種傳感器對遠距離的物體所輻射和反射出的信息進行收集、傳輸并處理成圖像的形式的一種技術。在國土資源管理工作中通常將攝影測量與遙感技術結合對我國的土地利用與變更進行勘測與記錄。在我國第三次土地調查中,國務院也明確提出可以運用攝影測量與遙感技術開展全國土地調查,自行購買高分辨率的遙感影像。可見攝影測量與遙感技術的重要性,土地調查工作從業人員必須合理運用好這些技術才能保證土地調查工作的質量。攝影測量與遙感技術可以監控土地資源的利用與變更,也就是監控土地利用動態變化,土地利用動態分析的內容有以下兩個方面:第一,根據各個時期遙感影像提取的土地利用信息進行融合和劃分,提取需要的土地利用變化信息;第二,根據現有的土地信息資料,應用遙感影像技術獲取相關土地利用信息,并與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地理信息數據差分,獲取土地利用動態信息。
2.3“3S”技術的應用。3S 技術是GPS、GIS、RS 三種技術的總稱,3S 技術的應用是將這三種技術相互結合,發揮各自的優點,主要技術流程是利用攝影測量和遙感技術(RS)對獲得的影像進行處理;利用GIS技術對所采集的土地數據進行整理、整合、入庫、開發、利用,這樣從點到面再到空間進行全面的處理。3S技術的出現為土地管理工作提供了高效的技術支持,減輕了土地管理人員的工作難度、提升了工作效率,也可以說3S 技術為我國的國土資源合理化運用作出了巨大的貢獻。3S 技術在土地空間信息的采集、土地利用變更調查、土地利用執法檢查也監管、土地資源信息化管理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雖然3S技術目前還存在著一定的技術欠缺,但是從整體的發展狀況來看,3S 技術已經成為我國國土資源管理工作中運用的主要測繪新技術,并且還在不斷的發展、提高、完善。
2.4 補測地物法。通常在航空測量所得到的影片上面會存在大面積的陰影部分,這些陰影會對航空儀器采集地物造成影響,在這種情況下就會運用到地物補測技術,除此之外,在已經完成航空攝影之后地物卻發生了變化,也會用到地物補測技術,將地物準確地補測到地圖相應的位置上面。地物補測法分為簡易補測法和儀器補測法兩種主要方法。簡易補測法基于幾何原理,采取簡單的工具進行補測,包括距離交匯法、截線法和直角坐標法等。簡易補測法主要用于補測一些常規的較小的地物。簡易補測法對距離測量的精準度有很高的要求,需要選擇精度高的測距儀,沒有條件的話也可以采用鋼尺。為了提高測量的精準度,還要注意誤差的考慮。儀器補測法是利用GPS、平板儀、全站儀燈儀器進行補測的方法,儀器補測法適用于所有類型的地物補測,但由于其高昂的價格,一般只在補測較大形態復雜的地物時才使用儀器補測法。除此之外,還有一種特殊的GPS 后差分補測法也可以進行地物補測,這種地物補測法不常使用。總之,這三種地物補測法都各有各的優點,也有各自的不足,在具體的應用中要根據實際情況選擇最佳的補測方法進行補測。
2.5 全野外法。全野外法的劃分是根據土地調查的內外業部分的側重點來進行的,主要是外業時間和調查時間所占比例較大。全野外法的工作流程是先對數字影像圖進行校正,之后進行數據源的收集,與此同時對數字正射影像圖進行內業解讀,在此基礎上輸出工作底圖,進而開展外業調查。全野外調查法的內業部分的解讀主要是通過數字正射影像圖對村名、村之間的行政界限進行矢量化。這種矢量化是建立在原土地變更數據庫和權屬協議書基礎上的,在此過程中不預判地的種類。
3.1 合理使用已有資料。土地調查工作是一項工程量大、耗時長、工作難度大的一項工作,為了保證工作效率,在進行土地調查工作時可以合理的使用已有的資料,學會對已有資料的運用。比如在進行第三次全國土地調查工作時,可以直接使用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工作中得到的一些數據,但是前提是這些數據是沒有發生變化的,對于那些變化了的數據就要重新進行收集。除此之外,地方政府要做好數據更新,及時地對土地變化動態進行統計,形成一個數據庫,專業的土地調查人員可以直接使用這些現已有的數據。需要注意的是,要避免出現調查人員為了減輕工作難度而弄虛作假的行為。
3.2 調查前建立調查試點。在進行全國土地調查工作之前要建立調查試點。調查試點的建立可以為之后的調查工作提供有過經費、人力等各方面的參考,對于提高全國土地調查工作的工作效率和精確度有著重要的作用。調查試點相當于在小范圍內對全國土地調查工作進行了提前的演練,在此次演練過程中用到的有效方法,得到的經驗可以運用到正式的調查工作中,在調查試點中遇到的困難以及暴露出來的一些問題,可以在正式的土地調查中及時地進行調整改善,避免出現類似的問題,這樣正式的土地調查工作的開展將會相對順利。
3.3 調查結果實事求是。從事土地調查工作的工作人員要有實事求是的工作態度,禁止弄虛作假的現象,因為土地調查工作是一項對我國人民的生活以及社會發展的重要工作。在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工作中得到的許多數據已經發生了變化,在進行第三次全國土地調查工作的過程中,要對這些數據進行更新,不能繼續沿用。還有一些調查結果可能不符合標準,但是不能為了完成工作任務而謊報調查結果,一切都要以真實的調查結果進行記錄。
3.4 調查堅持政府參與。將調查的結果以及數據建立一個連接上傳至網絡平臺,對于調查的準確數據與成果進行統一歸納整理。像是調查隊伍在實際的調查中發現變動大的區域要及時的與地方政府進行交流,有地方政府幫助進行調查,使調查的結果與地方政府的記錄信息具有一致性、準確性。這也有利于地方政府今后的工作,可以對調查的成果使用,產生最大的地方經濟效益。
總之,由于我國人均土地資源比較匱乏,我們必須對國土資源進行科學合理的管理和規劃,才能保證國土資源的有效利用。在進行國土資源管理的過程中,土地資源的全面調查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掌握國土資源的使用與變更狀況。國土資源的合理管理關系著我國政治、經濟等各方面的發展,是全國人民都關心的國家大事。進行科學合理的土地資源調查可以提高土地資源的利用率,也可以為農業生產提供科學依據,發展我國的農業經濟,促進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在實際的土地工作調查中要有實事求是的工作態度,運用先進的科學技術,吸取借鑒已有的工作經驗,保證土地調查工作的效率與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