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超 姚超云
(1、31634 部隊,云南 昆明650000 2、650200 國防科技大學,湖南 長沙410073)
由于高寒山地地形復雜,地勢陡起陡落,峰戀疊障,坡陡谷深,晝夜溫差大,造成無線電信號衰落現象嚴重;道路崎嶇險滑,建立有線電通信難度大,車輛機動困難;視野狹窄,通視距離短;運動通信不便于選擇路由,通信工具使用受限,可利用現有通信器材資源有限,且容易迷失方向等諸多要素的影響,造成通信聯不上、通不了,因此要著重解決通信跟進難,溝通難,隱藏難和生存難等實際問題。
高寒山地,人口比較少,地形很復雜,山高路窄,從橫交錯,對于部隊通行難度較大。由于復雜的地形,陡峭的地勢,車輛進出極其困難,通信中心站點開設以及轉移都需要時間較長,通信電臺和中繼站的選址較困難,對于運動通信,有限通信以及簡易通信都受到環境的影響,收發都有困難。對于部隊作戰空間不是很大,但是聯通范圍很廣,戰斗空間范圍很大,部隊編組多復雜度高,投入的戰斗人員也多,整個區域分散大,因此,對通信的要求更高,組織程度也難度大。
高寒山地,氣候變化復雜,白天夜晚溫度差別大,很多地區冬天較長而夏天時間較短。特別是冬季里低溫和暴風雪導致的封路使得通信線路的維護較困難,無線通信設備在低溫下工作,對設備性能有較大影響,容易出故障;且復雜的氣候對短波通信有巨大影響,易引起通信設備信號變差,通信距離和設備性能都相對正常情況下大幅度降低;有線通信受惡劣環境和氣候的影響,性能達不到正常的要求,且材料消耗較多,維護困難,通信也易中斷,通信效果大大降低,影響部隊行動命令的傳遞。
高寒山地,經濟較東南嚴寒地區相對較差,常規的道路設施相對比較落后,通信設施和通信資源相對較少。在這一地區部隊行動,工作條件差,通信裝備消耗也多一些,一般情況下通信裝備在非戰情況下損壞的概率就達到18%左右,通信裝備在溫度較低的環境下工作,容易出故障。在平時戰略準備上,很難確定那個區域是將來的作戰區域,不可能在所有地區都部署大量的通信設施建設。部隊行動過程中,一旦出現問題,通信器材的維修,補給都有難度。主要靠后方補給或者自己維修,持續保障的難度較大。
電子技術的快速發展,其在軍隊中的應用也快速發展,廣泛應用,在未來高科技戰爭中,電子設備是極其重要的戰斗力,成為所有軍隊重點關注的焦點,敵我雙方將不惜一切代價圍繞電子設備的偵察和反偵察,干擾和反干擾以及通信的通與對抗等電子戰,爭奪制空權和電磁領域的權力。各種通信設備,指揮所等通信裝備及易被敵人電子對抗設備偵察干擾,嚴重時可以壓制整個通信,使得通信完全中斷。而且,復雜的環境,惡劣的氣候對電磁空間的影響,使得通信防護要求更高,防護更重。
高寒山地車輛機動困難,要解決這個問題關鍵在于做好戰前準備:一是制定詳細的開進方案。受領任務后,要結合上級企圖和本級首長決心,充分考慮高寒山地通信保障人員需求多,器材消耗量大的特點,及早準備。二是及時調補車輛。車載臺通信設備能否及時到位,是通信保障能否及時跟上機動的關鍵。三是選好機動路線。高寒山地機動難度大,行軍路線的選擇一定要考慮周密。既要考慮到地形特征,又要考慮到敵破壞等因素的影響,要有處置意外情況的措施,確保炮兵指揮通信順暢。四是合理選擇臺站開設的位置。現代作戰,區域活動性大,機動距離長,認真細致地組織現地勘察已不太可能。因此,樞紐指揮員首先要認真完成圖上作業,逐一確定臺站開設位置,做到人在路上走,圖在心中移,到達現地后能迅速找到圖上標注的位置確保臺站開設迅速,配置準確。
在臺站配置,網絡建立,有線架設上下功夫,重點解決聯得上和通得好的問題。因此,應把握好三個環節:一是保障重點要明確。指揮員要從作戰需要出發,特別是在觀察所至炮陣地這條主干線上,要配屬思想好、技術精的人員和戰技性能好、溝通時效高、抗毀能力強的裝備,并準備好通信預備隊,隨時補充人員和器材。二是臺站配屬要科學。指揮員在選擇站址時,一定要根據配屬裝備的性能,認真選擇開設地域,保證溝通聯絡效果好。三是組織手段要靈活。要堅持“以無線電通信為主,多種手段結合并用”的原則。既要組織覆蓋作戰范圍內的大功率電臺通信網,又要組織中小功率電臺通信網;既要組織佯動網(專),又要組織隱蔽網(專);既要充分利用部隊的內部網,又要協調利用好地方有線網。無線電臺要在主要方向上開通指揮專向和隱蔽網,有線電通信要盡可能多地建立迂回路由,隨時穿插,機動,直接為指揮員提供線路;接力站開設要迅速、隱蔽,對影響大的路段可開設中繼站,確保聯絡。四是技術力量分配合理。在總體人員分配上,技術保障人員要做到能隨時檢修、隨時排障,使通信裝備始終處于良好工作狀態。
在現代高技術條件下,偵察技術先進,隱蔽偽裝就更加困難。要解決這一難題,首先要因地制宜,善于利用地形改變通信臺站的外部特征。(1)妙藏。把臺站開設在山崖,陡坡的陰影處,遮蔽發光體。(2)精遮。因地制宜,可把當地的泥土攪拌成泥漿涂抹在車體上,或者用積雪、樹葉鋪蓋,使車體與現地景色相似。(3)巧掩。將斷崖、陡壁稍加改造,車輛靠近,上著偽裝網。其次要采取有效措施,控制電磁發射,要善于發揮有線電通信優勢,盡量控制無線電波戰前發射,減少聯絡次數,縮短信息傳遞時間。另外,積極開展電子對抗,并采用擴頻、猝發、跳頻等技術,降低我方信息被干擾、被發現、被截獲的概率。
高寒山地多雨、霧濃、氣溫變化大,機器性能自然下降;氣候多變,人員易感染流行傳染病,發生非戰斗減員;山高坡陡,易造成裝備器材及附件的損壞與丟失;地形復雜,機器性能不能正常發揮;道路崎嶇,有線電設施維護困難。針對高寒山地的環境特點,訓練必須樹立練為戰的思想,堅持走平戰結合,從嚴治之之路,要建立針對高寒山地作戰特點的應急通信系統,并在平時的軍事訓練、演習和戰備值勤中不斷檢驗和改進,努力摸索和探討有效的通信保障新方法,重點解決好生存的問題。一是組織高寒條件下的裝備模擬訓練,提高通信人員對器材使用操作、維護保養、搶修排障的能力。二是提高官兵對高寒環境的適應能力。在平時的訓練中,增大體能訓練的強度和組織適應性訓練。三是加強官兵的多能訓練,提高其“一專多能、相互替補”的能力。在作戰中,事發突然,規模難以預料,破壞性強,環境的不利和事態的發展容易造成保障人員減少的問題,鑒于這種情況,要重點加強相關專業(無線、有線、接力)的多能訓練,采取兼專業組訓等方法,做到一兵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