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擁慶
(沈丘縣農業農村局,河南 沈丘 466300)
建設現代農業產業園是黨中央、國務院做出的重要決策,是新時代中央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農業現代化的重要舉措,是有力促進產業融合發展、拓寬農民就業增收的重要渠道,是鄉村振興的突破口和重要抓手。圍繞沈丘縣優勢特色槐山羊(肉羊)產業,建設水平領先的現代農業發展平臺是沈丘縣委、縣政府落實農業高質量發展和布局鄉村振興工作的重要舉措。
沈丘縣槐山羊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批準創建后,成立由縣委書記任組長、縣長任常務副組長的沈丘縣槐山羊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工作領導小組,組建由縣長任主任的產業園管理委員會,切實加強領導。堅持“政府主導、市場運作、企業參與、科技支撐、農戶互聯”的原則,構建產業園的投入機制、運營機制、監管機制、獎懲機制,推動園區健康發展。明確目標任務,落實責任單位、責任人。建立“三個一”機制:每周一檢查,兩周一通報,一月一總評,定期曬進度、曬成績、曬效果。
面對新時期沈丘縣農業農村發展環境變化,為了充分發揮現代農業產業園區示范帶動及資源優勢集聚作用,沈丘縣人民政府聘請河南九潤現代農業發展咨詢有限公司進行了規劃設計并下發了《沈丘縣槐山羊現代農業產業園區發展規劃》(沈政文〔2020〕30號)。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落實高質量發展要求,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總方針,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總抓手,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圍繞槐山羊(肉羊)產業以規模化養殖為基礎,以產業興旺和農民增收為目標,集聚現代生產要素和經營主體,進行“生產+加工+科技+營銷”全產業化開發,創新體制機制,實現綠色發展和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與脫貧攻堅有效銜接,聚集資源要素,強化創新引領,突出集群成鏈、延長產業鏈條,提升價值鏈,培育發展新功能,加快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和經營體系,推動形成城鄉融合發展格局,為農業農村現代化奠定堅實基礎。
圍繞槐山羊為主的肉羊產業擴群增量,完善產業鏈條。充分發揮種業資源優勢,依靠科技支撐、品牌價值的提升,把沈丘槐山羊打造成全國乃至世界知名品牌。
2.2.1 市場導向,政府支持
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激活要素、市場和各類經營主體,更好地發揮政府作用,引導形成以農民為主體、企業帶動和社會參與相結合的鄉村產業發展格局。
2.2.2 融合發展,聯農帶農
加快全產業鏈、全價值鏈建設,健全利益聯結機制。在完善生態牧場養殖模式的同時大力發展標準化規模養殖;鼓勵農民開展小規模大群體養殖。
2.2.3 綠色引導,創新驅動
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突出產業發展在鄉村振興中的基礎作用。率先實現“一控兩減三基本”,率先實現標準化生產和可追溯全覆蓋。
2.2.4 突出科技支撐
提高園區科技裝備水平,加強與科研院校的對接合作,推動新品種、新技術、新裝備率先在產業園區示范應用,探索科技成果熟化應用的有效機制。
建設完成“一心、兩帶、三園”。“一心”是農牧科技研發中心;“兩帶”是沙潁河生態養殖示范帶、汾泉河生態養殖示范帶;“三園”是育種育肥園、加工物流園、電子商務園;重點實施生態牧場、科技研發、冷鏈物〔務四大工程;奮力實現年新增槐山羊存欄20 萬只、年屠宰加工能力200 萬只、槐山羊產業產值30億元以上、新增帶動農戶2萬戶以上的目標。
制訂《沈丘縣現代農業產業園招商引資優惠政策》,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引進、培育國家、省級產業化龍頭企業,堅持互利互惠,引導工商資本參與產業發展。
按照耕地占補平衡的要求,在安排土地利用年度計劃時,首先滿足槐山羊(肉羊)產業發展用地。貫徹落實省市縣聯動“點供”用地政策,有序開展鄉村閑置集體建設用地、閑置宅基地、廢棄地、農業生產與村莊建設復合用地及“四荒地”等土地綜合整治,盤活建設用地重點用于槐山羊產業發展。
制訂出臺《沈丘縣高層次人才引進與管理辦法》,引導各類人才從事槐山羊(肉羊)產業。加大農民技術培訓力度,支持科技人員以科技成果入股農業企業,建立健全科研人員校企、院企共建雙聘機制,實行股權分紅等激勵措施。
創建槐山羊產業發展基金,支持小微企業融資優惠政策。允許權屬清晰的農村承包土地經營權,農業設施、農機具等依法抵押貸款。
加強一般公共預算投入保障,提高土地出讓收入用于槐山羊產業發展。按規定對吸納貧困家庭勞動力、農村殘疾人就業的企業給予相關補貼,落實相關稅收優惠政策。加大對新建規模養羊場的以獎代補力度,繼續開展青貯池建設、青貯機械及青貯飼料補貼。
為了打造槐山羊系列產品核心競爭力。沈丘縣人民政府與河南牧業經濟學院開展院縣合作共同建設沈丘縣農牧科技研發中心。縣政府投資1 700 萬元,在沈丘縣紙店鎮盧莊行政村新建實驗樓2 000 m2,業務用房2 000 m2;購置相關實驗儀器121 臺套價值521 萬元。以河南牧業經濟學院權凱教授為首席專家的工作團隊已經組成,引進畜牧獸醫專業碩士研究生已經到位,各項技術服務工作正在進行。
打造沙潁河和汾泉河兩個生態牧場帶,建設50 個年出欄2 萬只的肉羊育肥基地,新增槐山羊(肉羊)養殖戶2萬戶,形成種羊、繁育羊、育肥羊三級繁育體系。大力推廣標準化、綠色生產模式,每個鄉鎮每年新增槐山羊(肉羊)出欄1萬只以上,新增養殖農戶0.1萬戶以上。
完善建設屠宰加工基地,實行訂單養殖、訂單加工、訂單銷售。健全冷鏈、電商等設施。
推進農牧科技研發中心、信息化平臺建設,提高科技信息支撐能力,關于槐山羊種質資源保護和產業化開發方面的技術研發及技術合作,由縣農業農村局負責,取得的相關技術成果,按照《知識產權法》執行。
推行“公司+牧場+合作社+農戶”模式,強化利益聯結,帶動更多的群眾穩定增收。引導農民工、大中專畢業生、退伍軍人、科技人員等返鄉入鄉人員,圍繞槐山羊(肉羊)產業開展創新創業。
培育槐山羊縣域公用品牌,引導企業與農戶等共創產品品牌。通過制訂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及市場準入標準,加大宣傳力度,把沈丘槐山羊打造成全國乃至世界知名品牌。由縣市場監督管理局負責,縣域內槐山羊公用品牌所有權屬沈丘縣人民政府。
沈丘縣規模養殖以沈丘縣豫沈牧業有限公司、河南省槐山羊發展有限公司、河南省永興槐山羊發展有限公司、河南省紫東科技有限公司等為依托大力發展標準化規模養殖;以沈丘縣農牧科技研發中心為依托開展標準化生產;以河南邦杰食品有限公司沈丘縣分公司屠宰場、周口森源皮業有限公司為龍頭通過一二三產業融合進行產業化發展;扶持種植與養殖相結合的生態養殖模式,做好糞污綜合利用,堅持綠色發展;實施培育沈丘縣槐山羊地理標準保護產品,推進品牌化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