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獻偉
(河南省畜牧總站,河南 鄭州 450008)
近期,新冠肺炎疫情對全社會各行各業帶來巨大挑戰,對畜牧業生產秩序造成嚴重沖擊。為進一步了解掌握新冠肺炎疫情對當前河南省畜牧業的持續影響,筆者通過問卷調查、電話和微信咨詢等方式,對河南省部分地市畜牧主管部門和畜牧企業進行了線上調研,以期為政府決策和企業生產提供參考依據,確保城鄉居民肉蛋奶正常供應。
目前,關于畜產品生產運輸保障系列政策基本落地見效,主要交通干道基本通暢,但部分基層政府在政策執行過程中仍存在理解不透徹、貫徹執行不到位、執行標準不統一等情況,致使企業面臨著“產品銷不出、飼料供不上、原料運不進”等問題,導致部分農村地區的養殖業出現生產資料購不到、運不進;農產品運不出、賣不暢;生產資料進價高、農產品賣價低、終端市場供應緊張等問題。據調查,規模羊場47%場戶因運輸問題出現飼料短缺,部分養殖場禽蛋、鮮奶不能外運,造成禽蛋囤積和倒奶情況時有發生,損失嚴重。
受運輸環節影響,原材料調動困難,費用增加,成本提高。據調查,玉米、豆粕等原料價格上漲較快,尤其是豆粕,1 月底以來累計上漲近20%,且供應量緊張。因運輸不暢、運輸車輛和人員隔離等,導致運輸成本增加、運力緊張、請車難、請車貴等問題嚴重,據調查,奶牛養殖企業運輸成本普遍增加30%~50%。畜牧企業復工復產程序煩瑣、手續復雜,普遍存在用工成本增加情況。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交通限制尚未完全恢復,再加上返崗手續煩瑣等,大型畜牧企業員工不能如期返崗,普遍存在用工難題情況。據調查,漯河市已復工飼料企業因工人不能全部按時返崗,總體產能僅達到正常生產水平的70%左右,部分大型養殖企業返崗員工不足50%,嚴重影響企業滿負荷生產。特別是家禽產業貿易商、批發商返崗復工少,導致壓價、低價、出貨無序,優質品牌雞蛋、優質雞肉產品經濟效益難以實現。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畜牧企業人力、物資成本都有一定的上漲,再加上銷售無門、資金回籠周期明顯拉長,多數養殖企業面臨資金短缺的風險。禽類交易市場關閉,禁止活禽市場交易,肉雞、蛋雞銷售難,雞蛋囤積價格走低,資金周轉困難,據對6個肉雞和8個蛋雞大型養殖企業調研,2 月份經營收入分別同比下降了75%、63%,養殖場(戶)經濟損失很大。
受新冠肺炎疫情環境影響,口罩、防護服、消毒液、測溫計等疫情防控物資使用量大,對企業全面復工復產造成一定困難。據調查,30%以上畜牧企業疫情防控用品緊缺,滿負荷復工復產受到嚴重影響。
為確保河南省畜牧業健康穩定發展,穩定城鄉居民“菜籃子”保障供應,提出如下對策建議。
建議省政府在當前疫情特殊時期給予畜牧企業特別是家禽企業特殊的政策支持,包括出臺對畜禽企業財政政策補貼、貸款財政貼息、稅收減免、應急資金支持、優惠貸款等,銀行金融機構不抽貸、不斷貸、不壓貸,在融資成本、擔保抵押物等方面給予支持,幫助企業盡快渡過難關,緩解目前企業因疫情影響造成的重大損失,促進全省畜牧業持續健康發展。在奶業上,建議政府以養殖企業1、2、3月份鮮奶產出量從價格上每噸給予500~1 000元補貼。
督促督導各級政府認真落實有關政策文件精神,做到政令統一,暢通物資運輸渠道,徹底解決企業“產品銷不出、飼料供不上、原料運不進”等問題。同時,要通過多種渠道、多種形式,廣泛宣傳防控疫情與穩產保供關系,讓人民群眾充分認識保證當前畜產品市場供應充足和價格基本穩定,對于維護老百姓正常生活秩序、有效防控疫情的極端重要性,確保“菜籃子”產品產得出、運得走、供得上。
鑒于當前新冠肺炎疫情仍未解除、市場消費疲軟等情況,建議政府按照豬肉儲備政策模式,短期內對禽肉、禽蛋采取臨時性收儲政策,盡快制定河南省禽肉禽蛋收儲措施,以避免禽肉、禽蛋產品積壓,防范未來市場出現禽肉和禽蛋短缺,保障后期市場穩定供應。
在做好疫情防控基礎上,各級政府盡快出臺具體可操作的政策措施,簡化復工手續,放寬人員管控措施,經檢測身體正常人員允許回到企業崗位,特別是家禽行業,簡化不必要的復工手續,盡快恢復滿員復工復產。
建立服務畜牧業領導分包、熱線聯系工作機制,協調有關部門幫助企業解決疫情防控物資,同時,建議有關部門加大疫情防控物資統籌協調力度,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養殖場所需口罩、防護服、消毒液等主要疫情防護物資實施定點配送,切實緩解企業疫情防控物資緊缺現狀,確保企業全面復工復產,保障全省乃至全國城鄉居民肉蛋奶市場充足供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