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媛
(桂林師范高等專科學校教育系 廣西·桂林 541001)
近些年來,為了發展農村教育,國家提出了很多相關政策來支持農村小學教育的發展。如:《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與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國務院辦公廳2015 年出臺的《鄉村教師支持計劃2015—2020》等,在這些文件中都強調了鄉村教育的重要性,提出要大力發展鄉村教育,也提倡地方政府和師范院校采取多種方式定向培養“一專多能”的鄉村小學教師。在2013 年,廣西正式啟動了《廣西農村小學全科教師定向培養計劃》,這也是廣西區政府大力支持的計劃,提出了要培養一批“語數外通吃、音體美全扛”的農村小學全科教師,以進一步優化農村教師隊伍結構,提高農村教育質量。以上的政策法規說明,國家和各級政府對農村基礎教育的日益重視,尤其是對農村小學教師隊伍專業技能的培養力度也逐漸加大。全科師范生就是未來的農村小學全科教師,他們要具備全科教學的能力,而良好的音樂素養也是他們成為合格的全科教師必須條件。
筆者所在單位作為廣西首批招收定向全科師范生的單位之一,得到了各級領導的重視和支持,該專業的各學科建設和課程內容都得到了有力的指導。同時,結合全科師范生的培養目標和用人單位的反饋意見,學校與培養系部做出了科學的規劃,從課堂內外全方位地提升全科師范生的音樂素養,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在本文中,筆者將對所在學校和系部對全科師范生音樂素養培養的策略做一個分析和總結。
在音樂教學和實訓中,設施的配備優良與否,都會直接影響著教學和實訓的效果;要使音樂教學和實訓效果好,就必須配置好相應的教學設施。從2013 年招收全科師范生開始,學校和系部對該專業的音樂教學設施配置極為重視,安排了專業的教學和實訓場地:如:鋼琴多媒體教室、鋼琴實訓室、演藝廳等適合音樂教學和實訓的場地;同時還配置了適合音樂教學和實訓的各類設備,安排經驗豐富的專業音樂教師負責相應的音樂教學和實訓指導,充分發揮這些教學設施的作用。教學設施的優化設置,使音樂教學和實訓項目得到有效的開展,更好的促進全科師范生的音樂學習體驗和實踐訓練,使他們的音樂素養提升得到有力的保障。
音樂課程體系的建設,對全科師范生音樂素養的提升有著極為關鍵的作用。筆者所在學校教務處及系部通過實際調研并結合前期的教學情況,進行了多次研討;在2016 年舉行的校“小學教育專業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上,邀請到了校內外的領導和教育行業專家,對全科生的音樂課程建設提出了寶貴的建議和意見,從調整課程設置,優化課程結構等多方面進行考量。在學校和系部的科學規劃下,全科師范生的音樂課程體系得到了合理的設置,將該專業的音樂類課程分為了必修和選修兩大模塊。
首先是必修課程。由系部開設了“音樂基礎”“琴法”“民族器樂演奏”“小學音樂教學設計”等音樂課程。以高中起點三年制的全科師范生為例:音樂課程貫穿在三年級的學習中。在一年級開設“音樂基礎”,為學生打好音樂基礎,也為今后學習其它音樂課程做好鋪墊;二年級開設“鋼琴”和“民族器樂演奏”,通過這兩門課的學習,能夠更好通過藝術實踐練習培養學生的審美意識,掌握音樂技能;三年級開設“小學音樂教學設計”,讓學生掌握一定的音樂教學設計的知識,為今后從事農村小學音樂教學的工作做好教學綜合知識的儲備。
其次是選修課。學校開設了豐富的音樂類選修課,如:“音樂欣賞”“聲樂基礎”“合唱指揮”“陶笛”“吉他演奏”等音樂類課程;全科師范生可以任意選擇自己喜歡的兩門課程進行選修學習,在必修課的學習基礎上擴展和深入學習音樂知識和技能。通過對課程體系的合理設置,全面促進全科師范生音樂素養的提升。
音樂教學是學生學習音樂知識和技能,提升音樂素養的主要途徑之一,教學內容的設計在教學中非常重要。因為全科師范生今后是農村小學全科教師,她們既要承擔音樂學科的教學,也要兼顧其它課程的教學工作,要在短短幾年學習時間內要掌握好相應的音樂知識和技能,就必須對音樂課程教學內容做好合理規劃;使學生能夠在音樂課程的學習中掌握豐富的知識,也能夠掌握將音樂理論知識轉化到實踐中的能力。
首先,豐富教學內容。在傳統的音樂學科教學中,教學內容相對單一;而全科師范生的音樂基礎薄弱,又要在有限的時間里培養較全面的音樂素養,所以該專業的音樂課程教學內容必須區別于傳統音樂學科,要豐富教學內容。如:在“音樂基礎”中融入了樂理、聲樂、合唱指揮、音樂欣賞等方面的內容;通過豐富的音樂基礎知識的學習,拓展學生的音樂學習視野,為學生今后學習其它音樂課程打好基礎。在“鋼琴基礎”課中,教學內容也不僅僅局限于鋼琴彈奏的技巧,還融入了鋼琴樂曲賞析、兒歌即興伴奏的一些基礎知識;使全科師范生能夠在技能訓練中提高音樂的審美能力,也為今后從事小學音樂教師的工作做好技能準備。
其次,突出專業特點。因為全科師范生的專業特殊性,所以我們在音樂教學內容中突出以下特點:第一個是實踐性。在教學設計中增加更多實踐環節,使學生在實踐中感悟音樂的奧妙,提升實踐能力。如:在樂器欣賞的內容中,通過學習樂器的分類和特點,讓學生對樂器有初步了的解,然后加入簡易樂器的制作和使用環節,讓學生在自己設計和制作樂器的過程中進一步區分不同類型樂器的音色特點,并且能夠為歌曲的演唱做伴奏。通過增加實踐性的環節,可以增強學生對音樂理論知識的理解,并且自身的藝術實踐能力也得到提高。第二個是學科綜合性。因為全科師范生要具備“語數英,音體美”各學科的專業知識和技能,所以在音樂學科中,我們將其它相關學科知識與音樂知識進行融合,滲透在音樂教學中。如:在歌唱訓練中融匯古詩文的演唱曲目,讓學生在優美歌聲中感悟經典詩句的意蘊;在音樂賞析學習中融入美術,將音樂表達的意境用畫筆繪制出來,讓抽象的音樂與形象的畫面得到最佳融合。通過設計學科互相滲透的教學內容,使學生在學習音樂的過程中,既強化了相鄰學科的知識,也使學生在音樂學習中興趣盎然。第三個是本土性。全科師范生畢業后都是定向分配回到廣西各地工作,要能夠做到因地制宜地開展音樂教學工作,就必須對廣西本土的音樂文化知識有所了解。所以,在音樂教學中將廣西地區的民間音樂文化滲透教學,如:加入廣西的少數民族民歌,民族器樂、地方戲曲等內容,讓學生通過學習和了解廣西本土的優秀傳統音樂文化,掌握本土音樂文化的特點。通過這這樣的教學,既豐富了學生的音樂知識,也有利于他們能夠在畢業后結合地方特色組織好音樂教育教學活動,并肩負起傳承和發展廣西本土優秀傳統文化的重任。
全科師范生要具備良好的音樂素養,除了在課堂上的學習之外,還必須通過各類課外實踐才能得到更好的提升。培養系部組織開展了如下實踐活動:首先,組織全科師范生參加各類演出和比賽,讓學生將音樂課程中學到的知識和技能進行展示。如:迎新晚會、全科生畢業匯報演出、合唱比賽、課程匯報演出等活動,通過豐富的藝術實踐活動,可以讓每位學生都有參與上臺展示的機會,不斷提高學生的音樂實踐能力和自信心;同時,也給學生提供了互相交流學習的機會,促進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提高了他們的審美意識。其次,開設了音樂社團,由專業教師進行定期指導。全科師范生可以在音樂社團中得到專業老師的指導,并且可以參加社團組織的豐富音樂活動。再次,組織全科師范生到實訓基地參加見習和實習活動,通過對小學音樂教學及音樂活動組織的觀摩和實踐,不斷增強全科師范生對小學音樂教育教學的認識,同時也更好地促進他們音樂素養的提升。
為了能夠更好地鍛煉全科師范生的音樂素養,本校負責全科師范生的培養系部在全科師范生中展開了音樂技能課外訓練。首先,由專業教師設計技能訓練方案:技能訓練的內容以全科師范生音樂課中相關知識點為基礎,選擇小學音樂課本中相對應的少兒歌曲曲目進行旋律視唱和演唱練習;訓練時間是以學期為一個周期,每兩周完成一首歌曲訓練。其次,訓練模式是由專業教師和班主任共同指導和監督下的學生自主練習。由專業音樂教師定期對各年級各班級的音樂技能負責人進行指導,再由音樂技能負責人指導本班級學生開展音樂訓練并進行檢測。班主任對本班學生的技能訓練進行監督指導,最后由音樂教師通過期末抽查的方式了解各班學生學習情況進行查缺補漏,促進學生的自學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