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曉松
(湖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湖北·十堰 442000)
在當前國家開放大學提質轉型期,注重加強教學環節的實施管理與考核,各項教學反饋與教學評價越來越關注細節。這些教學措施上的高標準嚴要求,對基層電大教師的管理也帶來了很大挑戰。基層電大教師對國開改革方向的迷茫、對國開平臺不適應帶來的困惑等因素成為當前基層電大教師發展、教育管理提質、教學行為提升的重要阻礙。
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作為實施遠程教育的主體,廣播電視大學系統本身也是處在不斷發展變化中。在承擔教育部“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和開放教育試點”項目以來,各級各地電大在遠程教育大旗之下得到了迅速的發展,整體來說渡過了發展的黃金階段。但是在這個發展過程中,學校規模、教師配備、教師素養和辦學硬件上與迅猛的發展不匹配和不均衡,就必然催生問題、產生陣痛。尤其是在當前國家開放大整體轉型、提質升級的大背景下,發展的需求與現有條件之間存在著必然的差距,更高、更嚴的發展要求與相對較低的教學和管理能力之間存在必然陣痛。這也是當前國開轉型工作中基層電大系統在教師隊伍建設方面存在問題的主要外在原因。
各地獨立設置的廣播電視大學在建制上屬于成人高校,在發展中從學校的校園建設到學校內部環境等各個方面一直處于弱勢地位,無法與普通高校相比。加上長期以來偏重于教學管理和教學服務,形成了重服務,輕科研的管理環境。不利于吸引各類優秀人才,有些優秀人才即使來了,也會由于學術環境、教學氛圍等多方面因素影響,最終選擇離開。
此外,受制于成人教育市場和學校生存的壓力,電大的專業設置嚴重受市場影響。有些專業開始熱門,但是過不了幾年,形勢就發生變化,招生人數變少甚至是專業取消。一方面學校投入資金和精力引進的專業教師也就失去用武之地,被迫轉崗;另一方面,在職在崗的教師也必然根據學校教學管理的需要,轉變為“身兼多職、一專多能、一崗多責”的尷尬身份。基層電大教師和教學管理人員,往往具備多重教學管理身份,要面臨多個不同的工作職責、要負責多個專業的輔導和服務工作,造成基層電大教師很難有成為“專、精、深”的教師努力的動力和提升需要,在新的教育教學形勢下,缺乏自主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所有這些,都制約著地市級電大教師隊伍能力的提升。
隨著基層電大招生人數增多和規模擴大,電大教師的教學和教學管理的工作量必然大幅增加,在教師總數沒有增加的情況下,教師的工作任務和工作量就必然增加更多,如輔導更多數量課程門、管理更多的班級、服務更多的學員等等。這種種現實因素使得基層電大教師很難潛心琢磨業務、很難去做好專業積累和教學技能提高,更無暇顧及科研、關注自己所在專業發展的前沿課題。
在當前國開轉型提質的大環境下,相比之前來說,各門課程輔導業務、各種教學環節要求、教師行為統計和考核等更是有大量工作任務增加。這些大幅增加的工作任務量,也添加了不少新要求、新技能,增添了不少工作難度。使得教師面對這場既要變革自己、又要親身推進的變革,參與的積極性不大,存在著不少的變革阻力。
要提升基層電大教師對變革的認識,要使廣大基層教師認識到開放大學更多的是提出新的契機、新的挑戰。在國家深化改革開放、整體進入可持續發展的快車道,在政治經濟形勢發生巨大變化的環境中,成人繼續教育已經開始發生了質的蛻變。在日漸白熱化的繼續教育市場和日趨規范化的管理要求下,面對有不同學習需求的各類學員,基層電大如果還不主動變革,拿什么去競爭?用什么去吸引和接納學員?
必須要讓老師深刻認識到,在強調供給側改革,強調以個性化服務、創意服務制勝的新時代,只有不斷加強對學員的學習服務和支持,滿足學生所想、所需,才能在吸引學生、樹立學校品牌形象、取得教育市場的競爭優勢。作為電大發展的主力軍——教師,更需要從教學型向服務型轉變。要讓廣大基層教師有改革的緊迫感、有變革的主動性,要讓全體基層電大教師都認識到:如果不能夠從教育理念、教育管理、服務措施等多個方面去主動適應新形勢、新要求,不積極應變,就必然在這場變革中落伍,甚至是被殘酷淘汰。
電大系統的基層輔導教師是整個教育教學過程中直接面對和服務于學員的重要組成部分。國家開放大學所有的教育教學環節無論是采用哪種教育途徑、運用什么樣的教育模式,都必須要通過基層電大輔導教師傳遞給學員,各種學習資源的獲取、使用,學習平臺的登錄使用、答疑解惑都需要基層輔導教師來予以解決,從這個角度來說,電大基層教師在學校轉型時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在現實的遠程教育中,各基層電大必須提供給學生諸如:學習政策與各項教務規定的宣講、學習環境與學習平臺的使用介紹、學習技能和方法指導、登錄和使用網絡平臺的督促和引導等等額外的服務,必須要讓成色不一、層次不同的各類學員都能夠適應和掌握遠程教育的學習方法,通過各類考核。用切實、具體的教學服務和支撐使學生愿意選擇,讓社會相信電大。
從這一點出發,電大教師必須改變傳統陳舊的教師觀,樹立工作立足于學生、教學活動圍繞學生、學習支撐服務于學生的服務觀念。必須秉承“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一切,為了一切學生”的服務宗旨,針對個別化的學生提供個性化、特色化的服務。要知道無論學習平臺是多么的方便、學習資源是多么的豐富多彩,如果學員不能夠快捷方便的登錄平臺、使用平臺,不能流暢便利的學習資源,那么所謂的學習過程也就不復存在。
所以,基層電大教師一定要具備服務理念,立足于指導、引導、激勵、督促遠程教育學員投身于遠程教育學習。只有以服務成為電大開放教育的核心競爭力,才能在新時代競爭中取得優勢,在國開轉型體制中取得應有地位。
在“互聯網+”的這個時代背景下,為能更好地滿足廣大遠程教育學員的需求,國家開放大學力圖整合系統資源,把國開學習網建成一個高質量的數字化學習平臺。目前,不少課程已經完全依托于國開學習網進行教學和考核,國開學習網每日活躍數、操作數都納入了課程考核,每月點擊量更是以億次來計算。而要引導、督促學員使用國開學習網,一個必要的先決條件就是:教師必須會熟練使用國開學習平臺、熟練運用現代信息技術,這一點,對于基層電大教師尤其重要。
不僅如此,當前遠程教育學員與教師、輔導員之間的溝通交流模式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傳統的電話模式已經被QQ群、微信群等多種網絡信息工具取代。這些基于網絡的、計算機的、智能手機多種教學和溝通的必要途徑,都對教師的現代化信息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現在的基層電大教師,能熟練操作計算機上網、熟練使用各種主流智能手機軟件和網絡通訊工具(QQ、微信)與學員即時交流,發布學習信息等等也是必要操作。更不用說基層電大教師還要會熟練使用國開學習平臺,解決學員在使用國開學習平臺中的各種問題,比如:瀏覽器與平臺不兼容、插件無法安裝,系統缺少必要文件等等這些學員在學習中遇到的計算機及網絡問題,都需要教師來進行解決。這就要求我們基層電大教師不僅要掌握必備的現代化信息知識和技能,更要有學習掌握新知識的能力,以適應國家開放大學轉型提質和現代遠程教育不斷發展中出現的新問題。
科研是提升學校品味、促進教師自主完善學習、提高創新能力、積累專業知識的重要途徑,也是一所學校提升學校文化內涵、擴展學校專業領域、提升學校社會形象的重要手段。通過引導教師投身于教學科研,教師理論水平、實踐能力、教學水平等也能夠獲得大幅度提高。
基層電大學校科研工作首先要清楚的認識到教師的主要科研趨向是研究依托遠程教育的、面向對象的、適用于成人學員的教育教學。這樣,科研工作才能有的放矢、有實際運用。其次,學校要結合工作實際、考慮電大工作特點。基層電大教師不僅承擔了教學任務還承擔大量瑣碎的管理任務,工作量普遍過大。學校應該通過優化教育管理環節,合理分配教學任務、適當減輕教師的工作量,同時引導教師在實踐中進行教學反思和總結,讓教師有更多的時間來進行學習提高和思考。還要進行必要的學術提升和學術交流,鼓勵教師參加各類學術研討和交流,利用好自身學校的系統和各省級電大(分部)的學術交流平臺。學校應積極引導教師參與各類教育教學、管理科研課題的申報并給予配套資金支持,對教師在公開學術刊物上發表的論文和成果給予必要的物質和精神的獎勵,營造出積極向上的科研氛圍,形成以教學實踐推進教師研究總結、用教學科研促進教學實踐改革,教學進步和科研提升互促互進的良好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