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受到非洲豬瘟的影響,中國豬肉價格飛漲,從2018 年的十幾元每斤上升到2019 年年底的四十幾元每斤。
這期間,為了降低豬肉價格,官方也采取了多種措施,比如增加豬肉進口、投放儲備豬肉、恢復生豬養殖等。如今,這些措施終于見效。
國內豬肉價格13連降
農業農村部數據顯示,目前全國批發市場豬肉價格已經降到了40元/千克以下,全國生豬和豬肉價格已經連續13周下滑,較最高時期價格下降了23%,每千克大約下降了12元。
農業農村部部長韓長賦表示,當前生豬生產恢復勢頭不錯,實現今年生豬生產目標可以預期。市場方面,市場主體積極性很高,隨著生豬生產恢復,供求關系逐步改善,后市生豬價格不會大幅度上漲。
4月豬肉進口跳增170%至紀錄高位
中國海關公布數據顯示,中國4月進口40萬t豬肉創紀錄,較上年同期增長近170%,因買家抓住低價機會儲存豬肉。中國是全球最大的豬肉消費國。
中國今年前四個月共計進口135 萬t 豬肉,較上年同期增長170.4%,之前中國國內產量大降使得豬肉價格遠高于其他市場。
非洲豬瘟使得中國生豬存欄減少至少40%,從而削減了豬肉產量,推動豬肉價格漲至紀錄高位。
中國一直在從美國等海外市場進口豬肉。美國是全球豬肉價格最便宜的市場之一,隨著新冠疫情開始在美國蔓延,打壓了豬肉需求,豬肉價格開始下降。
雖然中國豬肉價格自2月初以來也一直在穩步下跌,但仍是一年前價格的兩倍左右,是3月美國豬肉價格的3~4 倍。后來美國工廠停產導致4 月中旬美國豬肉價格飆升。
美國豬肉價格上漲,可能會導致未來一個月進口減少,而中國豬肉價格也因國內需求疲弱而繼續下跌。
美國農業部(USDA)稱,今年1-3月,美國對中國的豬肉出口創下紀錄高位。
中國4 月還進口了16 萬t 牛肉,較上年同期增長28%。據海關數據,今年1-4 月中國的牛肉進口量增加54%,至68萬t。
今年豬肉進口將超過400萬t
中信期貨在本月發布的報告稱,從全年來看,預計中國將在2020年進口超過400萬t的豬肉,占全國豬肉供給量的10%以上。
專家表示,加大豬肉進口量有利于穩定價格,進一步穩定價格預期和緩解國內消費缺口。有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度,中國從美國進口的農產品總價值高達355.6億元,其中糧食增長2.1 倍,棉花增長近50%。不過最引人注意的還是豬肉進口增長——一季度中國從美國進口豬肉16.8萬t,增長了6.4倍。
這些豬肉總價值高達30.4億元,增長了16倍。同時,中國還從美國進口了超過10萬t豬肉加工產品。
美國數據顯示,5 月份以來,美國豬肉產量下降了40%,但對華豬肉出口卻大漲近300%。更重要的是,雖然目前美國眾多豬肉加工廠關閉,但中國市場潛力巨大,未來需求有望進一步走高,美國豬肉生產商還是希望加大對華出口。
近兩年不斷暴發的非洲豬瘟疫情事件,對我國生豬產業構成顯著影響。
“一直以來,活體貿易是我國生豬貿易的主要形態。”某養殖企業負責人表示,傳統的生豬貿易是將供給端養殖場的生豬對接到需求端屠宰廠進行屠宰的過程。在此過程中,生豬出欄的體質量成為買賣雙方關注的焦點。
據了解,目前,國內生豬貿易模式主要分兩種,分別稱為直采和中介,其中中介模式又可細分為豬經紀和中間商。
直采方面,即屠宰廠直接向養殖場采購生豬,這一模式主要在大型屠宰廠和規模化養殖企業之間發生。由于規模化養殖場生豬養殖過程控制較嚴格,生豬質量有較好保障,定價方式以活豬直接定價為主。中介方面,即屠宰廠和養殖場之間通過中介方對接,完成生豬貿易。中介方具體可分為豬經紀和中間商兩類,豬經紀對接養殖場和中間商,中間商對接豬經紀和屠宰廠,也有相當一部分中間商直接對接養殖場和屠宰廠。
“在此過程中,生豬出欄時的體質量對養殖場和中間商至關重要。”上述負責人表示。中間商是生豬貿易中最重要的主體,在整個生豬貿易的過程當中占據非常重要的地位。目前,國內85%以上的生豬貿易是通過中間商來完成的,大部分中間商直接對接養殖場和屠宰廠,以賺取生豬收購和銷售的差價利潤。
因此,在我國生豬貿易中,中間商最關注的是生豬的品種和體質量。目前,我國生豬養殖品種以外三元為主。對于經過三元及以上國外良種豬雜交形成的改良豬種,背膘厚度與體質量關系密切,生長期越長,體質量和背膘厚度越大。一般情況下,中間商通過體型來主觀判斷生豬宰后的質量情況。
除生豬品種和體質量外,中間商還會關注外觀,應具有瘦肉型豬的體型外貌,體表無膿包或腫塊,行走自然。通常,會在生豬出欄時觀測,依靠主觀判斷。
“一般來說,養殖場的生豬出欄送至屠宰廠的過程中,主要依靠汽車進行運輸,為控制生豬進食進水量、運輸途中排泄消耗等問題,中間商會通過要求養殖場提前斷食斷水來保證。”上述負責人說。
同時,在運輸之前,中間商還需要滿足檢驗檢疫要求,生豬出售前需向地方畜牧局申報檢驗檢疫,其中運往省外需要提前1 周,省內提前2-3 天。生豬出售時,畜牧局相關技術人員到場進行檢疫和瘦肉精快速檢驗。生豬進入屠宰廠前,需要檢查耳標、檢疫票和車輛消毒證。豬肉產品出廠時,具有檢疫票、合格證和標簽。
該人士稱,正常情況下,我國商品豬出欄體質量維持在120 kg的水平,并在一定程度上受季節性消費的影響。10-12月,腌臘旺季,生豬出欄體質量明顯提升,南方局部地區生豬出欄體質量可達150 kg;4-7月,消費淡季,需求端喜好瘦肉,養殖端普遍降低生豬出欄體質量,此時,110 kg左右的生豬較受歡迎。
近兩年,受非洲豬瘟疫情的影響,我國生豬出欄體質量發生明顯變化。
上述人士介紹,養殖端為降低疫情風險,主動降低生豬出欄體質量,部分養殖戶恐慌性拋售,2019年3月,全國生豬出欄均重最低降至110 kg,環比下滑5.60%。隨后,5-8月,南方市場進入疫情高發期,養殖端同樣出現拋售,生豬出欄體質量再次下滑。直至9 月,疫情趨穩,生豬出欄體質量才開始增加。進入10月,豬價快速上漲,養殖戶惜售情緒升溫,養大豬意愿增強。11月,生豬出欄均重增加至最高的133.80 kg,同比提升14.15%。
進入2020 年,1-3 月,國內生豬出欄均重明顯高于往年同期。截至3 月底,生豬出欄均重為126.43 kg,業界普遍看好未來盈利,預計2020 年生豬出欄體質量維持在較高水平。
5 月20 日,農業農村部、銀保監會在北京召開視頻會議,部署各地全面落實金融支持生豬生產發展各項扶持政策,促進生豬生產加快恢復,提高豬肉產品供給保障能力。農業農村部副部長于康震、銀保監會副主席周亮出席會議并講話。
會議強調,當前生豬生產呈現持續向好的發展態勢,但穩產保供任務依然艱巨。各地要認真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全力抓好生豬生產恢復各項任務,加快落實各項政策措施,用好用足財政金融支持政策,確保盡快落地見效,確保今年年底前生豬產能基本恢復到接近正常年份水平。
會議指出,2019年以來,銀行保險機構進一步加大對生豬產業的支持力度,強化政策支持,加大信貸供給,加強保險保障,提高服務質效,在完善風險共擔機制、拓寬抵質押范圍、探索建立普惠金融制度、優化考核激勵等方面大膽創新,為促進生豬生產加快恢復提供了有力的支撐。
會議要求,各級農業農村部門和各銀保監局要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強化部門協同配合,建立健全部門會商、信息共享和督查督辦機制,進一步完善優化金融政策措施,加快推動抵押貸款試點,及時推廣典型經驗,盡快發揮政策效應。
根據農業農村部最新發布的數據,5月份,全國“菜籃子價格指數”為116.69,較上月下降9.91個點。其中,雞蛋價格變化較為明顯,持續低位運行,無論環比上月還是同比去年,都有明顯的降幅。
據農業農村部監測,5月份雞蛋批發市場價格持續走低,雞蛋平均價格比4 月份下降5.4%,比1 月份下降24.9%,比上年同期下降24.8%。
對此,農業農村部農產品市場分析預警團隊禽蛋首席分析師朱寧分析表示:目前產蛋雞存欄比去年高出20%,雖然進入夏季后產蛋率會有所起伏,但是這種市場供應比較充足的狀態不會改變。專家表示,進入6月份,學校開學率將進一步提升,餐飲及雞蛋加工等將進一步恢復,端午節的節日效應等因素會有效提振雞蛋消費,雞蛋供需結構將在近期有所改進,雞蛋價格雖目前在低位,但未來會有所上升。
為貫徹落實國家和河南省關于推進奶業振興的精神和要求,5 月29 日,全省奶業振興工作座談會在蘭考縣召開。河南省農業農村廳黨組成員、副廳長王承啟、總畜牧師任心俊出席會議。
與會人員現場參觀了河南花花牛農牧奶牛基地、首農蘭考第一萬頭奶牛場、黃河灘區苜蓿種植基地等,各省轄市、省直管縣匯報交流了奶業振興工作推進情況。會議充分肯定了各地真抓實干推進奶業振興取得的顯著成效,分析了當前奶業發展面臨的形勢和機遇,安排部署了下一步推進奶業振興工作。
王承啟強調,要立足河南省飼草資源、區位交通、消費市場等優勢,轉換思想方法,積極探索發展路徑,努力實現河南省奶業振興的目標任務。各地要進一步提高認識,明確思路重點,創新工作舉措,高質量推進奶業振興。一要培育龍頭,建設乳品加工大省。積極支持國內大型乳品龍頭企業在河南省百億產業園區建設,擴大生產規模,做大做強。二要就地就近,發展低溫鮮牛奶。大力支持本地發展以新鮮、營養為特點的巴氏奶、發酵乳等低溫奶。三要以草引畜,走種養結合的路子。堅持種養結合、以草養畜、以養定種。充分利用好黃河灘區草業帶建設機遇,支撐奶業快速發展與振興。四要因地制宜,培育壯大奶農專業合作組織。結合本地實際,積極探索發揮奶業協會、合作組織的作用。五要抓住機遇,承接京津滬養殖基地外遷。把握京、津、滬等大城市周邊養殖板塊外遷轉移機會,加大招商引資的力度,建設一批大型化、智能化、集團化奶牛養殖企業,提高奶源自給率。六要科技支撐,降成本提單產提升綜合效益。扎實開展奶牛品種登記、奶牛生產性能測定工作,實施測料養牛項目等,提升河南奶業整體水平。七要強化監管,確保生鮮乳質量安全。要始終堅持以質量安全為前提,把質量安全貫穿于奶業生產的全過程。
十個奶業大市農業農村局奶業分管負責同志,其余省轄市、省直管縣(市)科室負責同志,河南省農業農村廳畜牧處、河南省畜牧總站、河南省飼料飼草站、河南省奶牛性能測定中心、河南省奶業協會負責同志參加了會議。
一批現代化豬場建成投產,湖南生豬產能恢復持續向好。據湖南省農業農村廳提供的數據,至5 月底,湖南生豬產能已連續8個月環比增長,預計年底將超額完成國家下達的任務。
圍繞生豬穩價保供目標任務,湖南采取省負總責、部門分工負責、“菜籃子”市長負責制,層層分解落實生豬生產任務。各地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落實養殖用地、財政激勵、金融支持等政策,全面調動養殖企業和養豬戶的積極性,加快恢復生豬生產。
大項目帶動,全省生豬產能恢復加快。湖南省農業農村廳相關負責人介紹,5月份全省新開工萬頭以上規模豬場92個,新建成投產27個。去年9月以來,全省建成投產規模豬場612個,其中萬頭以上規模豬場96個,累計完成投資76.5億元,新增養殖產能340萬頭。
受市場拉動,養豬戶復產補欄勁頭足。至5 月底,全省生豬、能繁母豬存欄連續8 個月環比增長,且能繁母豬存欄增幅明顯超過生豬存欄,生豬產能保持增長勢頭,發展后勁十足。
今年以來,全省生豬外調量大幅增長。5 月份,全省外調出生豬64.2萬頭,環比增長3%。今年以來,全省累計跨省調出生豬233.6 萬頭,同比增長86.7%,其中凈調出179.6萬頭,實現同比翻番。
生豬產能加快恢復,老百姓“菜籃子”更有保障。據監測,生豬及豬肉價格連續14周下跌。第22周(5月27日采集數據),全省活豬、豬肉均價分別為每千克31.12 元、46.96元,均比年初下跌近30%。
今年1至4月,黑龍江省生豬外銷率快速提升,外銷比重由2019 年底的23%提高到37%,為全國穩產保供大局做出積極貢獻。全省豬肉銷往外省16萬t,折合生豬205萬頭,“點對點”調往外省活豬41萬頭,合計246萬頭。
黑龍江省農業農村廳面對當前畜牧業生產的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堅持“養殖必保產業安全、必保糞污利用、必保屠宰加工”的思路,抓住機遇,加大扶持,增強信心,通過多項舉措促進生豬產能穩定恢復,提高綜合生產能力。不斷強化責任落實,落靠市縣生豬穩產保供和非洲豬瘟疫情防控兩項責任,確保按期完成生豬生產任務,不發生重大動物疫情。加強生豬生產情況調度,由廳領導牽頭,組成6個工作組,分頭指導和推進工作落實,做到旬調度、月通報、季度交流,及時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做好指導協調工作。分解下達13 個市地三年生豬存出欄任務、細化到鄉鎮場戶,層層壓實任務。
黑龍江用足用好國家生豬調出大縣獎勵、規模豬場貸款貼息、生豬保費補貼、規模豬場改擴建及糞污處理等國家支持政策,出臺省級規模場建設扶持政策。國家從2019 年開始陸續出臺的用地、環保、補貼等17 項扶持政策,極大地穩定了養殖信心。今年以來,積極向國家發改委爭取專項資金,實施生豬規模場建設和生豬養殖大縣糞污處理整縣推進項目。疫情期間安排3 000萬元,對日均屠宰量200頭以上的生豬定點屠宰廠給予40萬元或80萬元一次性獎勵;對能繁母豬存欄2 000頭以上,疫情期間育肥豬出欄累計達到1萬頭以上的養殖場給予30萬元或60萬元一次性獎勵。
黑龍江省深入挖掘現有1 900家生豬規模養殖場生產潛能,推行標準化生產,提升存量產能,全年出欄增長20%以上。推廣“公司+農戶”生產模式,以大帶小,促進17.7 萬戶散養戶向適度規模發展。全面釋放去年新建成52家大型規模場280萬頭產能,加快釋放大型企業和社會資本投資的56個在建規模場220萬頭產能。
多家生豬養殖上市公司近期發布公告擬擴產。其中,牧原股份披露新設14家子公司開展生豬養殖業務,3家孫公司開展生豬屠宰業務,并擬使用自有資金向49 家子公司合計增資約52.08億元。
分析人士認為,生豬出欄量環比高增長,帶動企業利潤走高,疊加整體產能持續擴張,生豬養殖企業業績將加速釋放。
擴大養殖規模
牧原股份6月7日晚公告,以自有資金出資設立房山牧原、棗陽牧原、綿竹牧原、武鳴牧原、南昌牧原、睢寧牧原、宿豫牧原、清江浦牧原、淮陰牧原、寶應牧原、高港牧原、棲霞牧原、烏拉特前旗牧原、太子河牧原;子公司牧原肉食以自有資金出資設立開魯肉食、上蔡肉食、潁上肉食。上述17家公司擬定注冊資本金共5.8億元。
牧原股份表示,隨著公司養殖規模逐步擴大,結合公司戰略發展需要,將進一步打造集科研、飼料加工、生豬育種、種豬擴繁、商品豬飼養、生豬屠宰為一體的生豬產業鏈。在上述14 個地區設立子公司開展生豬養殖業務,有利于公司擴大生產規模,提高公司產品市場占有率,獲取規模經濟效益。
公司同時表示,子公司牧原肉食在3個地區設立子公司,開展生豬屠宰業務,是著眼于公司業務布局的完善和長期戰略發展規劃,是根據行業形勢的變化以及公司長遠發展規劃的考慮,是公司由養殖環節向下游發展的重要舉措,對公司未來發展意義重要,有利于進一步增強公司的綜合競爭力和盈利能力,鞏固公司在行業內的地位。
公告顯示,擬對49家子公司進行增資,增資金額合計約52.08億元。牧原股份稱,本次增資有利于子公司的經營發展,提升競爭力和生產經營規模。增資完成后,上述子公司仍為公司控股子公司。
業績加速釋放
近期多家生豬養殖上市公司發布擴產公告。
6 月8 日,深圳“菜籃子”企業京基智農首個簽約的跨省生豬項目舉行開工奠基儀式,該項目建成達產可實現年出欄商品豬30萬頭,標志著京基智農生豬產業規模化、現代化養殖進入加速實施階段。京基智農表示,項目陸續投資建設,有利于公司擴大業務規模,提升市場競爭力和行業地位,并為后續生豬養殖項目提供人員支撐、技術支撐和體系支撐,增強公司的可持續發展能力;同時助力各地政府保障生豬市場供應。
新五豐近期公告稱,擬以1 496.84 萬元收購廣州聚力科技全資子公司廣州壯壯科技90%股權,并向其增資3 600 萬元。新五豐表示,本次交易將有利于自身擴大生豬養殖規模,增加自建豬場規模,加快新五豐參與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基地建設,拓展廣東當地的生豬市場。
唐人神公告,與云南省祿豐縣人民政府簽署《年出欄100萬頭生豬綠色養殖項目投資協議書》。養殖項目計劃總投資20億元。公告顯示,該投資項目建設包括仔豬場、母豬場、育肥場等,做大做強公司生豬全產業鏈。唐人神集團有關人員表示,投資項目達產后,有利于加速推進生豬產業的發展,同時帶動項目區及周邊地區養豬業的發展及增加農民收入,實現產業扶貧、助農增收等功能。
天風證券認為,規模豬場未來幾年有望快速擴張。短期看,預計二三季度豬價有望上漲,且上市公司出欄量有望環比高增長,從而帶動利潤走高。
生豬種業的最強“芯”將在廣州投產。位于廣州從化鰲頭鎮的廣東谷越科技有限公司核心基因庫作為廣東省打造畜牧科技產業園的第一期重點項目,計劃今年8月前完成建設,未來將打造成為世界單一體量最大的公豬種業中心。
廣東谷越科技有限公司核心基因庫(公豬站)成立于2019 年,是一家以生產高品質種豬精液為主的公豬站。建成后存欄種公豬達到1 024頭,年產杜洛克、長白、大白純種豬常溫精液10萬劑量,商品代混合常溫精液180萬劑量。每年改良商品代母豬50多萬頭,覆蓋1 000多萬頭種豬、商品豬生產體系。按每頭商品豬增收100 元計,預計可帶來社會效益超10億元。
“這里全部的豬舍都配有空調,在室內溫度和室外溫度有差距的時候,會通過微電腦自動去調節以達到恒溫恒濕的狀態,讓豬群能夠在一個非常舒適的環境下生活和生產。”廣東谷越科技有限公司有關負責人介紹說。
廣東谷越科技有限公司有關負責人介紹,該公司將以建設世界一流核心基因庫(公豬站)、技術研發、產品展銷、人才培訓、大數據平臺為一體的現代畜牧科技產業園為宗旨,引進國內外最先進生產體系,打造具有國際先進水平和國內標桿的世界級育種平臺,攜手行業共同打造生豬種業的最強“芯”。
優質豬精子被養殖行業譽為“液體黃金”,核心基因庫將成為第三方平臺,以全球最優質的豬種業資源為全省的生豬養殖企業服務。據悉,該核心基因庫未來還將引進最優質的種公豬、最先進的公豬站建設和生產設施設備、最尖端的基因組學檢測和種豬選配技術,努力建設成為世界單一體量最大的公豬種業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