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穎川 劉長玲
河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473000)
目前,在我國有關政策的引導和推動下,各部門積極倡導并大力開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新農村工程建設是新農村建設的重要組成內容,直接關系著農民生活質量及新農村建設面貌。隨著BIM技術在新農村建設工程中的應用,新農村建設工程的質量和水平都有顯著提高。
利用BIM技術,可實現施工場地綜合布置及其可視化,提高施工場地利用率與施工效率,同時避免了布置不合理帶來的安全隱患。施工場地平面布置可以使用AutoCAD策劃、Revit模擬,完成后導入BIM5D系統,實現布置優化與施工過程控制。平面布置主要由新農村建設項目技術負責人進行規劃,由工程部根據現場實際進行優化,其他部門可根據部門自身特點提出修改意見。根據規劃的2D圖紙建模,利用3D模型進行討論,在討論過程中發現問題時及時調整,最后確定3D模型與2D圖紙。
在新農村工程建設中,為方便進度控制與現場管理,還利用BIM技術將整個施工過程動態化、可視化。以賦有屬性的三維空間模型與時間軸結合,形成集工程信息與施工進度于一體的動態管理體系,從而可以直觀、快速地了解現場實際施工進度、人員配備、材料設備應用及安全質量控制等情況。要實現施工過程的動態化、可視化,首先需要進行模型的精確搭建;其次,模型的生成過程要與技術管理部的施工進度計劃相匹配;最后,要注意接收現場實際情況的反饋,在進度計劃調整及現場施工改變時要及時對模型進行調整。在模型搭建過程中,要按照相應的建模規則與要求附加相關屬性,以便于對整體模型的管理。
通過BIM模型與現場施工實物進行比對,將BIM模型用于項目的施工管理,避免施工錯誤、不按圖施工等產生的風險。
在施工期間,應用BIM模型對現場施工質量進行檢查,通過復核和模型比對發現現場施工情況與BIM模型不符時,應立即向相關施工單位發出施工整改單,并報知監理及發包方。
BIM技術可以把鋼筋具體樣式表達出來,通過技術人員進行虛擬建造,對復雜的鋼筋放樣進行分類演示,對工程量和技術做法都能進行控制,有助于質量和成本管理。
運用BIM技術提前規劃料具運輸、人員行走路線,在施工完成區拐角處或空間狹小、易發生碰撞的位置添加成品保護護角,在施工區設置保護架等設施,以保證澆筑完成的構件完整、整潔。主要應用于成品分布密集、成品區域人員和機械活動量大、成品重要性高等情況。
通過BIM模型的自動構件統計功能,快速準確地計算出施工所需各類構件的數量。
利用BIM技術,可快速準確地獲取某一施工階段所需資源的數據,進而可以精準地制訂人員配備、材料供給、機械設備使用等計劃,大大減少了資源浪費,從而實現施工企業的精細化管理。
通過BIM模型發現施工過程中的重大危險源,并實現水平洞口危險源自動識別。對危險源進行識別后,通過輔助工具自動進行臨邊防護,對現場的安全管理工作給予了很大的幫助。
使用自動化監測儀器進行基坑沉降觀測,將基坑位移數據自動匯總到基于BIM開發的安全監測軟件上,通過對數據的分析,對比現場實際測量的基坑坡頂水平位移和豎向位移變化數據,形成動態的監測管理,確保基坑在土方回填之前的安全穩定性。
隨著工程的開展,施工組織在不斷變化,相應的安全疏散路線也會有所調整。通過BIM技術對不同階段的安全疏散路線進行模擬,快捷直觀地進行交底工作,可以加強現場人員的安全意識,在緊急情況時確保人員能安全快速疏散。
合理利用BIM技術,可有效提高新農村建設工程的質量,降低工程成本。BIM技術在新農村建設工程設計、施工和管理中有著極大的應用價值,可協助項目管理人員對項目工程進行質量、進度等方面的預期分析,提升新農村建設工程的綜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