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超
福建省永安市建設工程技術服務中心(366000)
市政工程作為重要的基礎設施,對民生建設與經濟發展皆起到了關鍵作用。在市政工程中,應不斷提高工程質量,保障工程效益,還要在市政工程的施工全過程進行高質量的施工管理,采取有效的質量控制措施,提高市政工程施工質量[1]。
市政工程是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工程。市政工程的社會效益體現為提供了更加便利的生活環境基礎,通過配套公共基礎設施的建設向市民提供了便利的生活,市政工程的經濟效益體現為減少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的資金與資源浪費,市政工程保持長期使用壽命,能夠減少工程持續投入造成的經濟損失,促進公共基礎環境的優化與完善,拉動經濟增長[2]。所以在市政工程建設中,保障工程質量成為了核心要點,市政工程施工中需要作好施工管理,分別從施工安全管理、 施工質量管理等方面入手,提高施工管理質量,從而起到節約人力、物力、財力的作用。施工現場管理還能夠有效提高勞動生產力,及時發現施工安全隱患,提高施工整體質量。市政工程施工質量控制是一個長期、全面的過程,需要滲透于市政工程施工各個環節中,做好施工前準備工作的質量控制、施工過程質量控制與竣工后施工質量監督等,將施工質量控制落實到施工各個環節中,才有利于形成完備的質量控制措施,保障市政工程質量。
施工管理及質量控制是市政工程建設中的重要內容,也影響著市政工程建設質量。當前在市政工程建設中,人們對施工管理及質量控制有了較多新的認識,現代化管理手段的應用更為普遍,這對于提高市政工程質量具有重要作用。受限于施工水平和管理能力的參差不齊,市政工程施工管理及質量控制依舊存在一些問題,影響著工程質量。
市政工程在施工管理機制上應能夠形成對工程施工全過程的管理,但當前由于相關管理機制體制不健全,造成施工管理的全面性不高,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2.1.1 對施工人員的管理不到位
市政工程的施工人員流動性較大,工程建設時間較長,項目建設需求多樣,需要多種不同技術人員參與,而施工管理機制中對施工人員的管理不到位,易造成人力資源的浪費。如在同一時間段有不同的施工技術人員參與同一項目的施工建設,不僅難以起到提高施工效率的作用,還會造成人力資源浪費。
2.1.2 施工管理程序不規范
在市政工程施工現場管理中,既有施工人員流動、施工材料及設備運輸,也有施工安全管理需求、施工進度管理需求與施工質量管理需求,在多種管理項目中,施工管理應著重于何種內容,應如何做好分工,如何保持現場施工秩序與安全性,皆成為主要問題。基于施工管理程序不規范,施工管理人員在施工現場展開的施工管理工作也存在較多漏洞,因而易造成施工質量影響。
施工質量控制是市政工程施工中應貫穿落實于施工全過程的措施,但施工質量控制措施常存在多種因素影響,造成施工質量控制難以達到標準水平。
2.2.1 受施工技術人員影響
施工技術人員技術水平不高,可能造成施工中質量安全隱患,或由于施工技術人員在技術手段出現錯誤,造成施工質量問題。在施工質量控制的前期準備環節中,施工技術控制不到位,因而產生質量隱患。
2.2.2 受施工原材料及設備質量影響
市政工程施工質量受到原材料及設備質量的直接影響,選擇的施工材料、設備質量不達標,直接造成工程質量影響,還易引發多種施工安全隱患與質量隱患[3]。這與原材料及設備質量控制不到位相關,因此需要在施工準備階段加強對原材料及設備質量管理,及時預防相關問題。
2.2.3 受施工操作不規范因素影響
現場施工操作中,是否根據施工合同需求展開施工操作,是否存在經驗主義,是否合理進行施工質量檢驗,是影響施工質量的主要因素。施工質量控制在施工過程中的應用,需要形成對于施工中各個環節的綜合控制。
市政工程具有較高的社會效益,且投入了大量資金,因此應提高工程質量,以保障經濟效益,更好發揮市政工程的實際作用。在市政工程中,施工管理及質量控制存在一定不足,這對于提升市政工程質量具有不利影響,因此還需要有效改進市政工程施工管理及質量控制措施,不斷加以完善與優化。
2.3.1 健全市政工程施工管理機制
市政工程施工管理需要從人員角度與施工管理角度進行,要不斷健全管理機制,提高施工管理有效性,為市政工程質量保障奠定良好基礎[4]。
2.3.1.1 完善人員管理
市政工程施工管理中人員管理以控制施工現場人員流動性為主,形成對人員配置的合理管理。施工人員管理需要做好前期的準備工作,合理配置施工人員,對施工人員進場數量與進場時機進行控制,使得施工現場人員分配更加合理,提高人力資源利用效率,保持施工現場良好秩序。
2.3.1.2 規范施工管理程序
市政工程施工管理中,保持規范化的施工管理程序是展開施工管理的重要基礎。首先,應制訂完善的施工制度管理,將施工管理各項工作落實到位,形成制度管理,提高現場施工管理的制度性與約束性。其次,應能夠對施工管理作出人員分配及管理計劃設計,形成對人員、材料、設備、施工操作的區分管理,提高施工現場管理活動的秩序,有序展開施工管理,提高施工管理質量[5]。
2.3.2 加強市政工程施工質量控制
2.3.2.1 施工準備階段質量控制
在施工準備階段,應將施工質量控制落實到施工技術人員質量、 施工材料及設備質量管理中,保障施工技術人員專業能力達到施工建設需求,提高對施工材料及設備質量的管控水平,保證施工材料及設備質量,對于預防多種施工安全隱患與質量隱患具有重要作用。
2.3.2.2 施工過程中質量控制
市政施工過程的質量控制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對施工各個環節的工程質量進行監督管理,及時對工程質量作出評估,嚴格控制影響工程質量的多種因素。如施工中嚴格執行合同規定,對于施工項目的執行情況進行監督管理,避免施工中偷工減料的情況發生。
2.3.2.3 竣工后質量控制
竣工階段進行施工質量控制,是工程質量管理的最后一道保障。在竣工階段配合第三方檢測機構作出質量評價,及時對工程質量問題作出分析,及時展開返修工作,是避免工程安全隱患與質量隱患的有效措施。從施工準備階段至施工階段、竣工階段,展開施工質量控制應具備規范的流程性,將施工質量控制落實到各個階段中,提高施工質量控制的整體水平。
市政工程作為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工程,在工程質量保障上影響著工程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所以應不斷提高市政工程質量,還需要在市政工程施工中做好管理工作,同時展開完善的工程質量控制與管理工作,為市政工程質量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