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杰
深圳市邦迪工程顧問有限公司(518000)
近年來,我國房地產行業出現繁榮發展的局面,同時也出現一些問題。 為規范建筑行業發展,我國先后出臺 《建筑產業現代化發展綱要》(2015)、《關于進一步加強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見》(2016)、《“十三五” 裝配式混凝土建筑行動方案》(2017) 等指導性政策, 對裝配式混凝土建筑在設計、構件生產、施工到驗收提出建設性指導。 截至2019 年,我國已有50 余座裝配式混凝土建筑示范城市,接近300 家建筑企業成為裝配式建設發展的示范企業。 然而,從裝配式混凝土建筑發展的情況來看,一些問題不容樂觀。
1)生產成本居高不下一直是裝配式混凝土建筑難以全面推廣的主要原因。裝配式混凝土建筑成本較高的部分主要是預制構件和安裝成本。預制構件與現澆混凝土不同,作為一種工業品,企業生產預制構件是需要上交稅收的,這導致預制構件價格較高。同時,在建筑人工成本上,現澆混凝土只需要支付人工成本,而裝配式混凝土建筑還要支付大型設備成本+人工成本,造成裝配式生產造價高。
2)現階段,裝配式混凝土建筑相關技術和產品仍然不完善,而現澆混凝土建筑經過多年的發展,在技術標準、質量保障等方面相當成熟。 裝配式建設施工難度較大,技術要求較高,尤其是對預制梁柱連接點,必須精益求精,否則就會導致抗震性差、整體性差、防水性差等問題。一旦出現漏水,整棟房屋都受到影響,房屋安全得不到保障。 現澆混凝土建筑則不然,技術要求并不高。 因此,對于消費者而言,對現澆混凝土建筑認可度較高。
3)從技術標準層面來看,預制構件是裝配式混凝土建筑的“心臟”。 然而,不同企業開發出不同的設計軟件,造成市場上的預制構件標準化、統一化程度較低。 一旦出現預制構件質量問題,必須與原廠家進行聯系購買,較為麻煩。
總體而言,我國裝配式混凝土建筑的模數化體系尚未建立,各種構件標準無法統一,影響了裝配式混凝土建筑的發展進程。
針對裝配式混凝土建筑在發展過程中存在的生產成本、認可程度和技術標準等問題,為有效推動行業發展,必須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針對裝配式混凝土建筑預制構件價格高的問題,需要強化技術研究,尤其是要發揮高校在技術研究中的優勢,通過創新利用先進技術手段,減少物料消耗,降低原料成本。 如廣州恒大集團與廣州大學合作開展了預制裝配框架體系研究,降低固定成本在預制構件成本中所占比例,裝配式建筑的人工成本也進一步降低,實現裝配式建筑成本與現澆混凝土建筑成本基本持平。
在我國房地產繁榮發展的良好業態下,裝配式建筑發展要把握機遇,針對技術標準問題,積極通過產業化發展的思路,借助有利政策,作好產業升級,調整好布局,提高自身生產服務能力,加強標準化和工業化。 唯有如此,才能提升裝配式混凝土建筑的整體水平,讓更多的消費者認識、認可這種建筑類型,并刺激更多的企業參與到裝配式建筑發展中來,形成良好的產業鏈。
裝配式混凝土建筑發展涉及多種技術規范,包括施工技術規范、預制構件技術規范、驗收規范等。針對目前各地裝配式建筑發展技術規范不一的情形,住房與城鄉建設部必須要著力于制定各種技術標準,形成全國通用的技術標準,提高標準化與規模化。 同時,要加大宣傳力度,引導消費者認識裝配式混凝土建設的生態性、科學性,突出裝配式建筑的優勢,吸引消費者消費。
裝配式混凝土建筑作為我國建筑行業發展的主要方向,具有建造速度快、質量高、節能環保的優勢。
在未來的發展中,必須要加強技術開發、制定技術標準,強化宣傳,進一步促進裝配式建筑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