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張 勇
在基層開展黨建工作,需要拿捏好尺度。比如,有些工作不做不行,但過猶不及,這個平衡應如何把握?有些工作資料是“過度留痕”還是嚴格的基礎工作?把握好這些尺度,是高質量開展工作的前提和基礎。
儀式感,是用儀式化的方法,強調這個日子與其他日子的不同,從而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組織生活要不要儀式感?毫無疑問,需要。組織生活中的儀式感,是用莊嚴神圣的形式增強黨員的身份認同感、組織歸屬感、集體榮譽感,喚醒黨性自覺和黨員意識的一種有效手段。
不少組織生活都需要儀式感,比如入黨宣誓、黨代會上全體起立唱《國際歌》、過政治生日、黨員突擊隊授旗、重大活動佩戴黨員徽章、正式談心談話等。但在基層組織生活中,儀式感要恰當使用,應按照莊重、嚴肅、恰當的原則,既不能一味做“加法”,如會場布置花團錦簇,頻繁重溫入黨誓詞,也不能一味做“減法”,如民主生活會前省去集體學習和談心談話環節,組織生活全部在網上召開。
一個月重溫四次入黨誓詞,可能就失去了“重溫”的意義。這就需要上下級黨組織統籌考慮、布置,加強溝通,最好列出一個使用清單,明確哪些活動、什么情況下、什么時候可以重溫,以避免過頻過濫的問題。
在基層開展黨建工作,需要準確拿捏好尺度,注意儀式感、適度性、集約化、服務型、平衡性。
基層黨建活動,不是越多越好,適度夠用才好。什么叫適度夠用?
一是干好該干的事。屬于上級明確要求的,要不折不扣地完成規定動作,還要創造性地抓好落實;屬于本級部署的,要發揚釘釘子精神,強化過程管控,盯人、盯事、盯結果;屬于職責范圍內的事,要責無旁貸地擔當起來。
二是卡住添亂的事。布置任務、安排工作要充分考慮基層的承受能力,把好決策關,將不合適的活動過濾掉,不多頭安排、重復布置,給基層留出落實時間,防止過多過滿過急。
三是不干無效的事。會不在多、管用才行,文不在繁、說透才行。可開可不開的會,堅決不開;能合在一起開的會,盡量合并;能開視頻電話會議的,就不要非把人湊在一起;能在本級消化的工作,不要布置到下級;活動多時緩一下,任務重時避一下,既要完成好工作,也要考慮基層的承受能力。
但有人要問:上級布置工作,本級還有那么多規定動作,哪一個不完成也不行,怎么辦?這就需要采取集約化的方法,將不同的安排和活動盡量整合在一起,一次活動完成多項工作。
有兩種集約的辦法。第一種是黨建活動的集約。比如,每月安排一次主題黨日活動,將學習、審議、討論、公示、安排等黨內工作,將“三會一課”等組織生活,盡量全部集中在這一天完成。第二種是黨建與其他活動的集約。將黨的活動與工會、共青團活動統籌安排,與生產經營活動融合開展。例如,黨支部與工會、團支部聯合開展學習、培訓、表彰活動;工會的“五小競賽”活動與黨員攻堅克難活動結合開展;班前會后緊接著是黨小組會等。
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在基層開展活動,不能“你是你、我是我”涇渭分明,而是要有一體化、集約化的觀念,統籌考慮,集約開展。
做黨建工作,經常面臨著管理與服務的矛盾。有的工作需要謀劃、部署、檢查、考核,這屬于管理范疇;有的工作需要為基層著想,指導基層提升質量、減輕工作負擔、辦好事做實事,這屬于服務范疇。但對基層黨建工作來說,管理與服務是一體的。基層黨建工作者應強化服務意識,做好服務工作。
很多管理工作,從一開始就應該樹立服務的意識。比如,不少基層黨組織反映文字工作量過大,有的明顯屬于可有可無,或者交上去也沒人看,這讓他們很“受傷”。
如何向基層黨組織要文字材料?第一種做法是要求全部基層單位都提供完整材料,統一標準、統一要求;第二種做法是要求大家提供簡短的文字,用條目化的寫法呈現做法或建議,有話則長,無話則短;第三種做法是需要哪個單位提供什么就單獨發通知,不興師動眾。顯而易見,后兩種做法就是用服務的意識做管理,更受基層歡迎。
在基層開展黨建工作,特別要注意平衡好嚴格與靈活的關系。黨建工作具有政治性、原則性,不少時候,該傳達貫徹的必須傳達貫徹,該嚴格要求的必須嚴格要求,該堅持原則的必須咬緊牙關不松口。
比如,政治學習中的學原著悟原理,有時候需要原原本本學、原汁原味學。有的同志對此不理解、有抱怨,認為學習過多。這就需要堅持“嚴格下的靈活”這一原則,該學的內容不能少,該讀的文章一定要讀。但在方式方法上,可以靈活多樣一些,如在學習中穿插視頻、音頻內容,在學原著中結合實際進行解讀等。
嚴格是組織生活的基調和底色,在嚴格和規范的背景下,采取靈活有效的方式方法,增強吸引力和實效性,這是把握基層黨建尺度的原則。比如,“三會一課”一定要堅持開展,并且還要嚴格按規定來開展,這是大原則。
但如何結合單位的實際和黨員的思想來開展,如何想辦法將上級的要求,以符合基層實際的辦法和形式進行落實,這是靈活性。原則要堅持,靈活性要有,但底線堅決不能突破,靈活性一定是在原則框架內的靈活。
總之,基層黨建工作的尺度,就是掌握好上下結合、虛實結合、嚴格與靈活結合、規范與有效結合的尺度。認識到位,尺度才能拿捏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