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 鸞
(天津市排水管理事務中心,天津 300202)
由于近幾年我國極端天氣頻繁出現,一些地區連續遭遇多年未遇的強降雨,城市出現嚴重內澇,造成財產、人員的損失,社會反應強烈。強化落實天津市防汛搶險應急機制,切實提高防汛排水應急處置能力,做好迎戰強降水過程中突發情況的準備,提升工作人員的應急搶險意識,提高其對各種設備操作的熟練程度,以便在應急搶險過程中縮短準備時間、及時有效地發揮各種應急搶險設備的作用。為此,定期舉辦防汛應急搶險演練在目前防汛工作中的意義尤為突出。
經過2個多月的精心組織和認真籌備,2017年6月,天津市防汛抗旱指揮部市區分部(以下簡稱市區分部)成功舉辦了2017年中心城區防汛應急搶險演習。參加演習的有天津市內六區防辦、市交管局、市氣象局、市排水管理處等單位。
為落實天津市委、市政府對防汛工作的精神及近期天津市水務局防汛工作會議的要求,本著“早部署、早準備、早動手”的原則,從市排水系統和設施現狀出發,針對2016年“7·20”強降雨過程中出現的突發情況,進一步完善防汛應急搶險預案,通過防汛搶險應急演練切實提高中心城區防汛應急處置能力,為今后安全度汛奠定基礎。
此次演習是一次大規模的互動聯合演習,從3月底開始,市區分部就積極籌備演習事宜。3月27日成立2017年中心城區防汛搶險應急演習工作組,4月12日成立演習領導小組。
此次演習共涉及參加單位20余個,其中市排水管理處共計參加人員300余人,出動各類排水搶險車輛設備約200車次。
6月22日,市區分部在天津市排水管理處防汛調度指揮中心舉辦2017年中心城區防汛應急搶險演習,市區分部成員單位市建委、市交委、市交管局、市容園林委、市電力局、市氣象局有關領導出席。
此次演習模擬天津中心城區遭遇暴雨,雨量預計達到50~100 mm,市區分部緊急啟動市區二級防汛應急預案。降雨中,發生河北區民權門泵站遭雷電擊中、供電中斷事故;和平區太原道泵站水泵出現故障;河東區光華橋東地道出現積水情況;河西區全運村地區出現積水情況;梅江會展中心江灣路段出現塌管險情;北辰區鐵東路地區出現積水情況;津河長江道段出現漫堤等7處突發險情。在市區分部的統一領導下,各單位啟動預案,快速響應,協同作戰,高效處置了突發事件。
此次演習利用已建成的市區分部防汛抗旱指揮異地會商視頻會議系統,組建分布式防汛演習會場。系統利用光纖、4G無線傳輸方式,實現演習外景現場與主會場直播。市區分部設立指揮中心,各參演單位及場景現場設立分控中心,場景的進度與引導由指揮中心控制,各分中心負責各自相應的內容,相互配合,共同努力,順利完成此次大規模的演習任務。
市區分部舉行此次演習很必要,也很重要,對于進一步提高防汛排水調度能力、提高應急處置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同時對各區防辦的防汛工作具有很好的示范和推動作用。此次演習是成功的,取得了預期的效果。
此次演習使天津市各單位、各相關部門對當前的防汛形勢有了清醒的認識,增強了對防汛工作復雜性、重要性的理解和防汛搶險的突發性、緊迫性的重視程度,同時也進一步提高了全民的防汛意識。
此次演習檢驗了防汛指揮調度、應急搶險等防汛工作各主要環節的運行程序,檢驗了防汛調度運行機制及應急搶險實戰等方面的能力,檢驗了防汛應急搶險各環節的銜接度和各項應急事件的處理能力。
此次演習增強了單位間的組織協調能力,尤其是市區分部發揮了很好的協調作用。市區分部是演習的發起單位,總體負責演習宏觀事務,負責與各相關單位的協調以及組織各區防辦進行演習決策;協調有關單位、有關部門共同開展演習的各項準備工作,并組織了現場演習科目實況轉播。同時,市排水管理處調度中心負責組織進行雨水情設計,科技科負責組織演習有關單位通信及網絡方面的溝通并起草演習技術支持方案。方方面面主動協調、積極配合,順利完成了演習的各項任務。市內六區防辦積極響應,認真籌備,按實戰的要求安排演習的各項工作,搞好各自的演習準備工作。
此次演習,市排水管理處調度中心設計了總體方案,編寫了演習腳本。無論是方案還是腳本,都是以真實強降雨為題,以批準的“一處一預案”為依據,模擬了強降雨過程中突發事件的搶險全過程。通過腳本的編寫和實際演練,熟悉了強降雨過程中的調度方案,梳理了工作程序,提升了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置能力。參演各方互相協作,做到了各個工作環節的有序銜接,尤其是市排水管理處各排水所,既有組織指揮的演練,又有現場實際操作演示,鍛煉了隊伍,達到了增強防汛人員實戰能力的目的。
此次演習全面檢驗了各參演單位的現代化設施。演習主要利用已經建成的防汛抗旱指揮異地會商視頻會議系統,同時結合市排水管理處科技科提供的高科技視頻傳輸手段,將各分會場、演習現場點位和現場的實時情況有機地聯結在一起。
此次演習參與的人員多、場景節點多、信號多,涉及18個分會場(市內六區防辦、排水1~11所、機修所)、7個外景的現場(太原道雨水泵站2#泵維修搶險、民權門高低壓供電設施搶險、津河長江道上游段漫堤隱患搶險、光華橋東地道積水排除、江灣路塌管險情排除、鐵東路積水排除、全運村積水排除),信號方式分為視頻信號、計算機信號、錄像信號、無線電對講機信號等。整個系統節點多、結構復雜,涉及多個單位、多個部門,在方方面面的相互配合下圓滿完成了演習的技術支持工作,為新時代的防汛提供了方便、快捷的信息手段。
此次演習是多單位聯合防汛演習,是一次全方位、跨地區、多部門的綜合演習,為了保證整體效果,事先提煉了防汛形勢分析、排水調度、突發事件搶險的各主要環節,要求在規定的90 min內完成整場防汛應急搶險演習任務。因此,演習沒有將所有細節表現出來。
此次演習是一次利用多種現代化設施進行的全面綜合演習,雖然以成功告終,但在系統調試過程中出現了或大或小的問題。這說明這個龐大的系統還不十分讓人放心,需要在日后通過加強內部管理和人才培訓、增加應急措施等來保障系統更好地為防汛服務。
(1)此次演習是多單位聯合防汛演習,是一次全方位、跨地區、多部門的綜合演習,很多細節沒有體現出來,互動性較差。大規模的演習很難做到面面俱到,也沒有時間進行交互,更多的工作是在準備階段做的。為了能夠展示出演習的每個細節,除了大規模防汛演習外,還需是要舉行分類別專題演習。
(2)建立各單位聯合防汛搶險的長效機制,保障天津市防汛搶險的協調作戰能力的持續提高。
(3)繼續完善各級應急響應機制,使相關責任人能夠根據水情通報對號入座、各就各位,只有這樣才有可能爭取主動,早做準備和決策。
(4)在演習過程中,充分展現了以先進的移動泵設備為代表的現代化防汛排水設施的應用水平。為了更好地利用現有的先進的防汛設施設備,應加強操作人員培訓,提高現代化設施設備的運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