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萍
(海河水利委員會水利信息網絡中心,天津 300170)
1980年4月海委成立,設立資料室,負責海委機關科技文獻的收集、整編、利用和管理。2004 年11月,資料室與檔案室職能合并,成立海河檔案館,行使流域機構檔案館職責。
一直以來,海委比較重視基礎業務工作,重視各種基本資料的收集、統計、整編和利用以及文獻信息化建設,制定了《海委科技文獻管理辦法》《海委系統科技成果查新咨詢管理辦法》等規章制度,為海河流域水利事業發展起到了支撐保障作用。
目前,館藏收集、編印海河流域各河系自1840年設立水文站以來水文年鑒資料、建國以來海河流域治理等基本資料達6 萬余冊(盤),各種比例圖紙62 000多萬張。其中,圖書1.2萬余冊,資料3.5萬余冊,期刊累計529 種、1.1 萬余合訂冊,光盤及錄像帶0.2萬盤。
(1)建立科技查新系統。1993 年,通過水利部信息研究所,海委申請到一個國際、國內聯機檢索系統帳號,為海委系統提供信息聯機檢索服務,主要檢索美國的DIALOG系統。
(2)建立海委文獻管理信息系統。1999 年10月,海委引進B/S 結構的“金盤圖書文獻管理系統軟件”,開始建立“海委文獻管理信息系統”。目前,海委擁有6 萬余館藏文獻、61 296 張各種比例圖紙的計算機編目、題錄檢索、借閱管理,委內職工在自己的計算機終端可以通過關鍵詞、題目、作者等途徑檢索文獻題錄信息、新入館文獻、已借出文獻去向和查閱者自已文獻歷史等信息。
(3)建立水利文獻信息系統。2008年,海委信息中心參與、水利部發展研究中心主持建設的“水利文獻信息系統”初步建成。海委系統各單位通過網絡共享了該系統中的所有資源,其中包括清華同方的中國期刊論文全文、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中國年鑒網絡出版總庫、中國工具書集錦在線和CNKI經濟社會發展統計庫等。
(4)建立共享服務平臺。2007 年以來,海委引進了天津科技文獻共享服務平臺中維普期刊全文數據庫、中外標準全文數據庫、中宏產業數據庫、萬方學術會議庫、萬方學位庫以及該平臺中的國科文獻中心數據庫系統,2018 年增加使用“智立方”資源發現平臺。至2018 年底,海委文獻信息服務系統共有33個數據庫,大致可分為5個部分:海河檔案館館藏文獻題錄庫、天津科技文獻共享服務平臺數據庫系統、中國知網文獻數據庫、國科文獻中心數據庫系統和水利部發展研究中心數據庫系統。
(1)科技查新的意義及服務的重要性。全球信息化工作正在深入快速發展,信息技術的創新將繼續引領未來經濟社會的發展方向,給人們的工作生活帶來更多快捷和便利。科技查新工作,服務于科技創新,是政府科研立項的重要一環,必須要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實現服務方式的轉變,為國家的科技創新事業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服務。科技查新信息化服務平臺建設就是促進這一轉變的重要途徑和手段。
(2)開展科技查新有償信息服務。1996 年,海委信息中心被水利部批準為“部級科技查新單位”,為海委內外100 多個課題提供了高質量的檢索或查新論證服務,為“海河流域生態恢復規劃”“海河流域水資源綜合規劃”“海河流域平原區淺層地下水模型研究與應用”等多個重大課題開展了信息檢索跟蹤服務。科技創新業務為科研部門報獎、立項的查新檢索工作提供技術服務。
(1)豐富館藏,完善文獻管理數據庫。除正常采購整編圖書資料外,海委還接收各處室移交以及水利部機關和海委離退休人員捐贈的圖書資料、技術資料。與國內200多家水利水電單位交流期刊6次,換取300 多種水利水電技術期刊和清華大學《學術期刊光盤版(理工C 輯)》12 張光盤。同時每年為新進職工制作借閱卡,并增加到讀者庫中,方便了借閱管理服務。
(2)升級文獻管理計算系統軟件。2000 年,水信息庫對文獻管理計算機系統軟件進行了升級,實現了使用瀏覽器方式檢索水信息庫館藏文獻題錄的功能。水信息庫館藏圖書資料題錄數據庫不涉及機密的資料,也加入了海委水信息庫館藏圖書資料題錄數據庫。
(3)充分利用網絡資源,提高科技文獻利用率。開展科技文獻利用工作,是信息化時代的要求。數據庫檢索方便、快捷,極大地節省了時間,如1999年10 月引進“金磐圖書文獻管理系統軟件”,初步實現了文獻采購、編目、檢索計算機管理。逐年完善數據庫更新并提高利用率,如2002 年全年為委內外職工進行了2 690人次的借還服務,極大地提高了水信息庫資料的利用率。利用網絡資源多次對委內外提供復印服務,并多次幫助指導借閱人員進行需求檢索,較好地履行了文獻信息服務職責,提供了優質的檢索及咨詢服務。同時每年新購標準、規范和年鑒,并及時整編、錄入到“海河檔案館技術文獻數據庫”中。整編光盤、圖書、資料,按《中國圖書資料分類法》進行分類,按《水利水電科技主題詞表》進行主題標引,錄入到“海河檔案館技術文獻數據庫”中,極大地豐富了館藏,為科研人員提供更廣泛的知識海洋。
綜上所述,今后科技文獻工作編研主體應不斷擴大。由于許多文獻內容涉密,如水文年鑒等,能夠接觸檔案的人員有很多限制。隨著政策法規管理要求的變化,在允許范圍內,能夠獲取足夠文獻資源的個人也可以開展文獻編研工作,搞二次文獻開發,今后這是一個發展的方向,同時,擴大的文獻資源主體也能夠開發出更多的文獻信息資源。隨著現代社會服務功能的加強,文獻的利用功能也隨之加強和拓展。因此,加強文獻編研活動功能的拓展是當前一項非常重要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