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ola
2020年,是抗擊疾疫之年,也是英雄輩出之年。對于古典音樂界來說,卻也是近乎停擺的一年,在經濟按下暫停鍵的同時,排練、演出、錄制……一切與音樂相關的演藝活動幾乎同時進入“寒冬”。而在2020年早冬未至、金秋勝景之時,北京國際音樂節為世界古典樂壇帶去了振奮的消息——第23屆北京國際音樂節將如期到來。
作為中國第一個古典音樂節,一直以來,誕生于1998年金秋的北京國際音樂節都是中國古典音樂事業的探路者,其創新意識、創造力在行業內有目共睹。從名家名團到扶持新人,北京國際音樂節如同一名戰士,始終沖鋒向前。

23年來,北京國際音樂節守初心,盡躬行,為古典音樂屆開辟諸多先河。幾十塊錢看一場世界級的名家名團現場,這在任何國家都是首屈一指的。除了惠民票,從第11屆開始,北京國際音樂節還專門為兒童、青少年量身定制了“導賞”性的公益活動,這也為音樂節培養了一大批忠實的聽眾,在過往的音樂節中,許多觀眾都感嘆“我是看著音樂節的演出長大的!”


不同的2020年,也注定了北京國際音樂節將迎來一次新的突破。在藝術總監鄒爽的帶領下,音樂節的團隊成員從大年初到九月底幾經周折,修改方案,最終決定以“線上+線下”,240小時“音樂不停息”的方式與大家見面,期間的付出可想而知?!岸鄶等艘驗榭匆姸嘈?,只有少數人因為相信而看見。”因為相信,所以奮斗;因為熱愛,所以堅持。
值得注意的是,240小時正版音視頻節目,可謂是為世界古典樂壇打入的實實在在的強心劑。此次北京國際音樂節與拿索斯中國(Naxos China)、環球音樂(Universal Music Group)、索尼音樂(Sony Music)等世界著名古典音樂唱片公司展開了深入合作,這不僅僅是對古典音樂知識產權的尊重,在引領行業風氣之先的同時,為2000余段音樂產品中所涉及的世界各地古典音樂家們帶來收益。在2020年這一特殊時期,對許多音樂家來說,無疑是雪中送炭。
23年來,我們看到北京國際音樂圈的國際朋友圈日益壯大,在將西方古典音樂文化介紹、傳遞到中國,提攜和扶持中國音樂家走向世界,引領中國音樂市場版權使用規范化等各方面做出了巨大貢獻。
磨難中奮起,逆境中前行,武漢戰疫,萬眾一心,一座英雄的城市在磨難中挺立。一部悲壯而凜然的英雄史詩,需要有人書寫。
今年的北京國際音樂節上,一支來自英雄城市武漢的交響樂團為北京的觀眾帶了特別的交響作品。武漢愛樂樂團、北京交響樂團與中國愛樂樂團中的武漢籍演奏家,在作曲家鄒野的執棒下,共同奏響了聲樂及合唱交響曲《無題——獻給2020》。
與此同時,在第23屆北京國際音樂節的舞臺上還奏響了另一位被古典音樂界視為“英雄”的作品。從第1屆北京國際音樂節開始,貝多芬的經典旋律就在這個舞臺上不絕于耳。1998年金秋,指揮拉斐爾·富呂貝克-勃格斯和鋼琴家夏里克·奧爾森與柏林廣播交響樂團,在人民大會堂演出了貝多芬的協奏曲“皇帝”和交響曲“英雄”。2020正值貝多芬誕辰250周年,北京國際音樂節更是以線上與線下、全套上演的方式,為更多的觀眾帶來了貝多芬32首鋼琴奏鳴曲、5部鋼琴協奏曲、10部小提琴奏鳴曲和9部交響曲。




熱衷于推廣中國青年演奏家的北京國際音樂節,也在本次音樂節中推出了謝昊明、陳一歌、蔣益梁、王溫迪、張潤崯、黨華莉、蘇千尋、柳鳴 、余振陽、林瑞灃10位青年小提琴演奏家,這10位均斬獲國際大獎的“90后”“00后”在10月12-14日輪番登臺,共同呈現貝多芬10部小提琴奏鳴曲。
公益性是北京國際音樂節品牌基因中最具特色、最鮮明的屬性之一,隨著音樂節的發展、壯大,其內涵也在不斷的延伸、拓展、升級。這份公益性不僅僅展現在惠民票價上,在青少年的音樂教育方面,北京國際音樂節也不遺余力。
BMF少兒節日樂團,是北京國際音樂節一支面向社會進行公開招募的少兒樂團,陣容足有百余人,他們在本次音樂節上演奏貝多芬《第五交響曲(命運)》。第22屆北京國際音樂節首次亮相的BMF少兒節日樂團,是音樂節為愛樂少年們打造的展示平臺。作為北京國際音樂節公益項目矩陣中的重要一環,BMF少兒節日樂團堅持公益性的原則,從選拔到授課排練,再到演出等環節都不向學員收取任何費用。尤其在2020年疫情影響正常生活的背景下,北京國際音樂節邀請各個專業的名家名師,除了線下授課之外,同時結合錄制網課、網上點評等方式輔導每一位學員,確保學習和排練進度的順利進行。
更值得一提的是,為了少兒樂團能持續、規范、專業地發展,北京國際音樂節為少兒樂團制定長效戰略規劃,匹配各類資源,致力打造更廣闊的舞臺與更長足的發展空間?!皬膬和魳窌缴賰汗澣諛穲F,是北京國際音樂節為孩子們精心設計、打造的藝術金鑰匙,這扇音樂之門所開啟的是音樂帶來的快樂、成長與夢想,是一輩子的精神財富,是未來的無限可能。我們愿意盡己所能,為孩子們的音樂成長助力,讓少兒樂團走得更遠?!睅炜鸵魳范麻L余赫表示,從2020年起,庫客音樂將全力支持BMF少兒節日樂團,并整合自身的音樂教育產品和資源為樂團團員提供幫助。
對于孩子們來說,參與比聆聽獲益更多。作為BMF少兒節日樂團指揮的張冰冰對演出信心滿滿,在交談中他透露,本次樂團的孩子平均年齡在11歲,理解多樂章多層次的貝多芬交響曲有一定難度,所以老師們都是手把手的教授,甚至是一個音一個音的教導每一個孩子。排練本身,就是一種磨練。
在本次音樂節上,兒童音樂會當然并非只有BMF少兒節日樂團的演出。博物館奇妙夜交響音樂會,也是本屆音樂節的亮點之一。音樂與兒童讀物結合的方式,給孩子們創造一個博物館探險、遨游知識海洋的機會,以寓教于樂的方式點燃孩子們的好奇心。
此外,北京國際音樂節還將音樂會導賞等公益項目也搬到了線上。在線下音樂會前后,對音樂家進行現場采訪,由音樂家本人解讀音樂,分享感悟。而在線上部分,針對歌劇、交響樂、室內樂等不同體裁的音樂,北京國際音樂家邀請歌唱家、指揮家、演奏家等諸多種類的音樂家參與導賞環節,介紹作品的同時分享自己的演奏心得,將作品導賞與音樂人生相結合,讓傳統的導賞活動更鮮活、更立體。
金秋十月,收獲滿滿。當然,我們更希望在不遠的2021年看到更多的古典音樂界的名團名家登上北京國際音樂節的舞臺,現場感受歷經疫情洗禮后他們對于音樂、對于生命、對于生活更深的感悟。讓生活因為音樂更加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