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小燕
高校承擔著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肩負著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歷史使命。然而高校需要與社會發生經濟、人員交往,難免也會成為腐敗的重點領域。新時代高校如何預防腐敗,已成為理論界和學術界關注的熱點問題。未來高校預防腐敗,應著重在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上持續發力。
始終保持高校反腐高壓態勢,持續強化不敢腐的震懾
今年以來,據不完全統計,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共通報近30名高校廳局級領導被查處,其中高校黨委書記、校長(院長)占比超七成,這凸顯了高校反腐持續發力的態勢。為了預防高校腐敗,未來我們要始終堅持無禁區、全覆蓋、零容忍,堅持重遏制、強高壓、長震懾,堅持受賄行賄一起查,加大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反腐力度。北京大學廉政建設研究中心副主任莊德水認為,高校腐敗多集中在基建后勤、選人用人、招生考試、科研經費、校辦企業等領域。因此,我們尤其要加大相關領域的反腐力度,堅決破除一些高校領導與開發商、承建商之間的權錢交易關系網,堅決斬斷“圍獵”和甘于被“圍獵”的利益鏈,在高校持續強化不敢腐的震懾。
加強高校權力監督制約,切實扎牢不能腐的籠子
腐敗的本質是權力濫用,腐敗問題背后是高校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督出現了漏洞,學校對于這些漏洞缺乏有效的監督、預警機制,最終導致腐敗案件發生。預防高校腐敗必須強化對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督,從源頭上消除權力濫用的空間,扎牢不能腐的籠子。
一是按照現代大學制度要求科學配置高校內部權力,形成有效的高校權力監督制約機制,構建科學完善的權力運行體系。進一步完善各高校的內部監督制約機制,通過信息公開降低腐敗風險,推進權力運行公開透明。加大對高校的基建、招生、財務、采購、校辦產業等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監管,特別是對“人、財、物”權力集中和資金流量大的部門,必須加大監管力度,瞄準權力與利益緊密相連的關節點,建立健全廉政風險預警和防控機制。
二是抓住“關鍵少數”,強化對高校主要領導干部尤其是“一把手”的監督執紀問責力度,做到監督常在、形成常態。要推進形成高校內部自我監督和外部監督的合力,在紀檢監察機關發揮專責監督職能基礎上,充分動員高校師生員工監督和社會監督力量。突出監督重點,加大對高校黨組織書記和班子成員的監督力度,重點監督履行管黨治黨主體責任、貫徹民主集中制、執行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情況,建立健全高校黨組織責任考核制度,將監督結果運用于高校黨建責任考核中。
三是強化制度執行力。高校腐敗案件反映出學校在制度落實上不到位,一些制度缺乏針對性、系統性和可操作性,不少制度沒有得到很好地貫徹執行。如民主集中制落實質量不高、組織生活制度重形式輕內容、黨員教育管理失之于軟、黨內監督不夠嚴肅認真、對黨員的違規違紀問題查處不力等。目前部分高校黨組織在落實黨內制度規定方面,缺乏嚴肅性和權威性。因此,高校黨組織和高校黨員干部要嚴格按照黨的各項制度規定辦事,堅決維護制度的嚴肅性和權威性,使制度成為硬性約束而不是橡皮筋。
加強高校黨員干部主觀世界的改造,提升黨性覺悟,不斷增強不想腐的自覺
列寧指出,“政治上有教養的人是不會貪污受賄的”。針對目前部分高校黨員干部理想信念動搖、宗旨意識淡薄、群眾觀念不強等問題,務必要固本培元,要加強思想道德和黨紀國法教育,引導高校黨員干部堅守初心牢記使命、堅定理想信念宗旨,不斷加強主觀世界的改造,以增強黨的意識、黨員意識、宗旨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守真理、堅守正道、堅守原則、堅守規矩。
高校黨員干部實現不想腐目標,主要靠覺悟、靠自律,努力修煉拒腐防變的內功,以“破心中賊”。一方面應注重用道德教化的方式來化人育人,強化理想信念教育、紀律教育、政德教育、家風教育,從思想根源上解決問題。具體而言:一是加強理想信念教育。引導高校黨員干部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主義思想,使其筑牢信仰之基、補足精神之鈣。二是結合相關主題教育活動有針對性地開展專題培訓,加強黨性教育,加強高校黨員干部的黨性錘煉。三是加強黨的紀律教育,特別是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教育,引導高校黨員干部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四是加強從政道德教育,增強高校黨員干部的道德情感與道德良心。五是加強家風教育,促使領導干部嚴于律己、從嚴治家,以良好家風帶動黨員干部政風的好轉。六是通過嚴肅黨內政治生活,凈化黨內政治生態。高校黨員領導干部要牢固確立“上行下效、源清流潔”的觀念,堅決克服特權思想,做到帶頭在黨言黨、在黨憂黨、在黨為黨,充分發揮嚴肅黨內政治生活的示范、引領和導向作用。
另一方面,關鍵是要靠黨員干部狠下克己修身的苦功夫,努力克制自己不道德的私欲,從而打消腐敗念頭。例如,可借鑒王陽明倡導“立圣人之志、須有為己之心、為善改過、省察克治、復知行本體、須在事上磨練、不假外求反求諸己”等方法“去私欲”。
強化高校一體推進“三不”的協同性,提升腐敗綜合治理效能
高校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關鍵在于打通三者內在聯系。要在嚴厲懲治、形成震懾的同時,扎牢制度籠子、規范權力運行,加強黨性教育、提高思想覺悟。要把“三不”貫通起來,而不是割裂開來。在推進“不敢腐”的同時,注重挖掘“不能腐”和“不想腐”的功能;在推進“不能腐”的過程中,要注意研究人的心理活動和思想認識規律,琢磨如何使制度更深入人心、更務實管用;在推進“不想腐”的過程中長鳴“不敢腐”的警鐘、強化“不能腐”的韌性。一體推進“三不”,需要深入推進“一案一整改”,深化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提升腐敗綜合治理效能,最終推動高校反腐敗斗爭取得徹底勝利。
(作者單位:湖北省委黨校黨史黨建教研部)
相關鏈接:
今年以來通報的高校領導干部違紀違法案件:
12月24日通報,黑龍江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原黨委副書記、校長陳虹巖嚴重違紀違法被開除黨籍和公職;
11月4日通報,北方工業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沈志莉接受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
10月24日通報,內蒙古醫科大學原黨委副書記、校長杜茂林嚴重違紀違法被開除黨籍;
10月13日通報,北方工業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丁輝接受審查調查;
10月9日通報,上海工程技術大學校長夏建國接受審查調查;
10月3日通報,廣西中醫藥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唐農接受審查調查;
10月3日通報,廣西中醫藥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覃裕旺接受審查調查;
9月25日通報,黑龍江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校長陳虹巖接受審查調查;
6月24日通報,安徽中醫藥大學原黨委副書記、校長王鍵被開除黨籍;
2月24日通報,云南開放大學黨委委員、副校長藺延鈁接受審查調查;
1月8日通報,中國傳媒大學原黨委常委、副校長蔡翔被開除黨籍、開除公職。
(不完全統計,整理自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