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越
(岫巖滿族自治縣水利事務服務中心,遼寧 鞍山 114300)
水利現代化建設是實現我國現代化的重要基礎與保障,這也代表著向現代水利的轉變。因此,精細化、現代化管理為促進經濟發展和水利現代化的必然選擇,打造科學的管理體系為組成現代水利的主要內容,為實現水利現代化就必須實施精細化與現代化管理[1]。
為適應水利現代化發展要求必須創建科學、先進、一流的管理體系,它代表著軟件、硬件設備以及人類行為和理念的現代化,主要包括打造先進的管理隊伍,引進現代的管理技術、理念和調度監控手段,實施高標準現代化設施與科學合理的管理標準,形成適應市場經濟的管理體制等,水利現代化是一個動態發展的演變過程。現代工業化發展中形成的精細化管理的概念,可以定義為“四細五精”,即細化管理制度的各個環節、細化分解每項工作、細化崗位職能和細分對象,以及精密、精品、精華、精通、精髓。其中,注重效果、基礎、過程、質量、落實、細節、具體為精細化管理的特征,“細、精、嚴、準”為其基本原則,按照做細、做精、準確、執行的要求做好管理工作,通過加強控制和執行管理流程、制度,把工作管理流程準時準確的做到最好[2]。為提升單位的總體效益應強化鏈接協作,注重內部控制和人員素質的提升。總體而言,形成程序化、標準化、制度化管理流程,以及落實各項措施為基本要求。實踐工程中,若沒有實現精細化就更談不上現代化;同樣,若實現了管理現代化則一定做到了精細化、規范化的管理工作[3]。
為實現建設目標,就必須堅持可持續發展觀深化管理體制改革,以水利安全穩定運行為核心形成良性運行的管理機制,不斷完善相關管理制度、辦法和管理標準。通過對現有工程信息的充分利用和整合,結合科學的管理制度促進精細化建設發展,以信息化促進現代化發展[4]。此外,針對以往的水利管理工作存在的不足要積極建立健全現代管理體系,促進傳統的管理思路向現代化化管理的轉變,為更好的發揮經濟性、民生性的水利工程功能提供有力支撐。
目前,不斷深化管理體制以及明確建設目標,為推進現代化建設的基本要求。所以,管理部門要加強系統化梳理水利工程管理和運行工作,對自身工作思想和理念積極更新,加強相關資料的收集和基本管理流程的優化,整編系統、完善的數據庫為后期運行管理提供保障。此外,為推進水利工程現代化管理應建立有效的數學模擬系統。借鑒先進的管理技術和理論方法,有效結合工程管理實際情況,打造系統科學的遠程監控系統及信息采集體系,實現有關數據的在線分析和傳送。采用以上方法,準確預測和科學評估水利工程運行狀態,準確、客觀、全面的了解其運行狀態,為實施有效的維護策略提供可靠依據。
2.2.1 管理體制與制度
水利工程精細化與現代化管理的基礎性內容包括實際管理過程中的管理制度、體制建設,結合工程基礎資料有關部門要積極推進管理制度、體制的建設。深化管理體制改革推進水利工程運行管理機制、體制發展,切實推進內部改革工作發展實現水利工程管理水平的有效提升,形成適應市場化發展的管理養護隊伍[5]。此外,應充分考慮水利工程管理規程和相關技術標準,按照水利部頒發的考核標準和方法認真整理、收集相關信息資料,為充分發揮工程管理作用提供有利支撐;同時,以系統完善的管理體系推動金溪話管理,工作考核嚴格相關要求執行。
2.2.2 管理系統與方法
1)監視系統。將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的重點內容利用有效的管理方法和管理設施加以優化,通過實施積極的管理手段和優化管理設施切實提升整個工程的管理能力。所以,水利現代化管理的基礎性內容就是積極建立科學的監視系統,充分發揮監視系統的功能及時掌握工程運行情況,如嚴格監視水庫大壩、河流的實際情況等[6]。其中,確保監視點的數量充足和合理布局為監視系統建設的總體要求,保證信息傳輸清晰度以及監視的實時全面性。
監視系統建設的總體要求,為確保監視的實時性、全面性信號傳輸系統要清晰和快捷。運用該系統能夠及時發現、解決水利工程運行中存在的問題,為防洪度汛方案設計以及水資源優化配置等提供科學的依據。
2)監控系統。建設完成監視系統后還要積極建設監控系統,將先進的通信、多媒體和網絡計算機技術有效結合應用于水利管理領域,通過有效處理接受的數據、語音、監視圖像等信息實現水利管理現代化[7]。然后利用遠程視頻和操作控制技術實現統一調度、操作,對工程運行狀況實時關注并及時給出有效的處理方案。
3)監測系統。科學建設水利監測系統,建立及時傳輸、全面覆蓋、儀器先進、移動與定點相結合的監測系統,對發生變形、出現裂縫和滲水的位置及時監測,將監測數據及時快速的輸送至管理中心,為快速制定合理的處理方案提供數據支持,從而改變與現代化管理不適應的水利工程實施,保證周邊居民安全和經濟社會持續發展。
4)維修養護巡檢系統。日常管理工作中工程維修養護占據重要地位,為實現科學化、系統化、規范化維修養護目標,非常有必要將維修養護巡檢系統建設于已定堤防段試點。采用移動通訊、信息安全、地理編碼、網絡技術、GPS等先進技術監理水利維修養護巡檢系統,實現問題的及時查詢、位置上報、協調處理、快速傳輸等目標,從而實現規范化、精細化工程管理與維修。
5)安全評估系統。科學建設安全評估系統為實現水利現代化的重要環節,工程管理所需信息與數據量龐大,必須按照一定方式合理組織各類數據,然后利用數據處理和存儲系統搭建數字化集成的工程管理平臺。對自然系統利用數學模型和數據庫信息仿真模擬,從不同尺度上實現各類自然現象(如水流運動、工程實體)的實時模擬,通過綜合處理和安全評估工程信息,利用面向具體應用的虛擬仿真系統為解決運行過程中預見的各類問題提供技術支持。
6)建設管理系統。該系統能夠利用網絡信息數據庫對對參建單位有關信息和在建工程各種信息實行管理,主要包括工程投資、安全、質量、進度以及招投標、規劃、設計等管理。
2.2.3 管理系統與隊伍
不斷完善系統建設為推進現代化管理的主要方法,其中信息化程度低為當前面臨的一個典型問題。為實現工程管理信息化必須積極推進管理系統建設,在信息數據庫中有效納入各參建單位信息[8]。采用該方式可以綜合管理水利工程進度、招投標、設計、規劃等方面信息,同時先進的管理隊伍建設也應引起管理部門的重視。相關單位要加強內部管理人才的培訓、教育以及復合型管理人才的引進,切實改善人才結構充分調度管理隊伍積極性。
為推進水利工程精細化、現代化建設必須加大資金費用的投入,推進水利管理體制改革以及不斷加強領導力度,切實提升水利功能效應及安全運行穩定性。通過加強學習培訓轉變輕管理、重建設的思想,強調水利管理工作的重要地位與作用。從可持續發展的視角促進水利工程“建管雙向發展”,有效落實各項措施及強化工程管護責任,在實際工程中明確具體的管理方法,保證各個環節的有效落實和水利管理工作的順利實施。
大膽創新水利工程分配、用工、人事制度,推動配套制度建設調度一切積極因素,以降低維修養護成本、保證維修養護質量和適應市場經濟發展要求為原則,形成完善的內部運行機制以及管養程序,按照合同制和激勵考核制,促進精細化、規范化管養工作的實現。以管養競爭制推動水利管養專業化、市場化發展,嚴格執行市場準入制及招投標值,保證水利事業的良性發展,逐步形成規范化的市場秩序。
科技創新為現代化管理模式轉變的必然選擇,所以要注重新技術的推廣、引進和研究,實行現代化發展規劃及水利工程的自動化運行控制,引入安全監視、監測系統增加工程管理的科技含量。通過全面了解和實時掌握水利運行情況,準確評估其安全運行穩定性,切實推進管理現代化發展以及管理水平的提升[9]。在強調科技創新的同時注重管理隊伍素質的全面提升,堅持外部引進與內部提升相結合的原則,加強復合型高素質人才的引進和現有人員繼續教育的培養,從而提高現代化管理能力[10-11]。
水利現代化是一個動態的變化過程,為適應發展要求要求必須實行軟件設備、硬件設備的綜合發展[12]。所以,工程管理考核工作必須引起管理部門的重視,充分考慮水利管理考核目標以及和諧社會構建要求,加強工程管理考核領導促進金溪話、現代化管理發展。
為有效保證水利工程的防洪減災功能以及實現其安全良性運行,必須切實提升工程管理水平和深入研究水利管理辦法。所以,水利管理工作還需要網絡通訊、水土保持、規劃設計、防洪度汛、水管部門等部門的支持,如水利規劃設計過程中應考慮管理現代化的要求,結合現代化手段與管理設施合理設計規劃方案;建設管理過程中要考慮工程建設質量、運行管理標準等要求,全方位切實提升現代化管理能力[13]。
隨著水利工程管理技術的發展和現代化管理理念的不斷轉變,快速更新管理方法、制度和全面加強工程管理成為實現預期效益、質量、效益的必然選擇。通過實施管理技術培訓、現代化管理理念以及人才隊伍的培養,以工程管理自動化、信息化為核心實時掌握工程運行情況,為科學、準確、快速的制定工程管理策略提供可靠依據,為實現現代化、規范化、法制化、精細化水利工程管理提供重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