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麗敏
(黑龍江省牡丹江市林口縣水利勘測設計隊,黑龍江 林口 157600)
黑龍江省灌區眾多。據統計,全省現有大型灌區35處,中型灌區360處,小型灌區15萬多處。由于國家加大對大型灌區續建配套資金投入,黑龍江省大型灌區續建配套已基本完成?,F在中小型灌區工程存在的短板問題較多,亟待解決,聯系工作實際,就我省中小灌區工程怎樣補短板進行了研究和探索,目的是加快黑龍江省中小灌區工程補短板工作,提高供水能力。
1)加快中小型灌區工程補短板是貫徹執行水利行業改革發展總基調的需要。中國在長期實踐中,總結出水利改革發展總基調,其精神實質就是要堅持實事求是,堅持真理,糾正錯誤思想認識和觀念,解決水利發展瓶頸問題,解放思想,走改革創新發展之路??偨Y概括出“水利工程補短板,水利行業強監管”的水利行業改革發展總基調。堅持灌區工程補短板是貫徹落實水利改革發展總基調的需要。所以,各級水利部門和基層單位要提高認識,轉變觀念,把搞好灌區工程補短板當成一項改革任務去完成,切實抓好,抓出成效來。
2)加快中小型灌區工程補短板也是保障中國糧食安全的需要。黑龍江省灌區水稻產量占黑龍江省糧食總產量比例很大,而且米質優良,深受百姓歡迎。黑龍江省是國家重要商品糧基地,黑龍江省糧食豐欠對國家糧食安全非常重要。因此,搞好該省灌區工程補短板是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維持社會穩定一項大事,是需要切實解決一項大事,務必引起高度重視。
3)加快中小型灌區工程補短板是灌區經濟實現良性發展的需要。灌區收入來源除財政給予定額補助外主要靠水費收入,只有工程建設好了,才能保障供水,供水保證了,才能向用水戶收繳水費,水費收到位了,才能滿足工程維修養護需要的資金,也能滿足正常管理經費的支出,維持正常生產秩序,搞好供水。因此,搞好灌區工程補短板,提高供水能力,才能滿足用水需要,增加收入,實現灌區良性發展。
1)工程設計標準低。該省多數中小型灌區建設年代久遠,當時由于受資金、技術、科技等因素影響,工程設計標準較低,現在已適應不了大農業生產發展的需要。
2)工程老化失修嚴重。該省多數中小型灌區經歷長期運行,由于工程維修需要資金投入不足,致使渠道跑冒漏水嚴重,水利用系數低,浪費水嚴重。由于供水不足,對農業生產帶來一定影響。
3)計量設施不配套。按國家供水價格政策改革要求,灌區在水價改革時要有供水計量設施,準確計量供水水量,實現按方收費。由于多數中小型灌區計量設施不完善,準確計算用水戶用水量難度很大,制約供水價格改革,水費收入上不去,灌區沒有能力進行供水計量設施建設,制約經濟發展。
4)現代化管理水平低。由于缺少資金多數中小型灌現代化管理水平比較低,工程建筑物還需要設置站點用人看護,閘門啟閉還要人工去做,費時費錢,有時影響供水[1]。
1)列入規劃,有計劃推進。建議水行政主管部門在編制“十四五”水利發展規劃時將中小型灌區工程續建配套列入規劃中,爭取國家立項,爭取更多資金投入。
2)集中資金,重點推進。在中小型灌區工程續建配套建設上,應堅持重點突破,不要撒胡椒面,面面俱到,解決不了主要矛盾,整體效果不佳。應對潛力大、投資少、見效快的灌區優先,改造一個,見效一個。
3)保證重點,優先推進。在規劃設計中要堅持以渠首、渠道、閘門、計量點設置為重點,提高供水能力,擴大種植面積,發揮工程效益。也要突出供水計量設施配備,達到準確計算供水量,為農業綜合水價改革奠定基礎。這樣 能夠推進農業水價綜合改革工作,提高供水價格,為灌區增加水費收入,為灌區工程續建配套增加資金來源,可以加快灌區工程續建配套步伐[2]。
4)深化機構改革,保證推進。市縣大中小灌區數量較多、管理分散的狀況進行改革,按著優化組合,減少灌區數量,減少中間層次,組建精簡、高效、集中、為民的管理機構,整合資源,發揮大水利優勢,提高供水能力。從改革實踐看,不少市縣在機構改革中成立灌區管理站,實行集中管理,將基層灌區變為生產單位,行政、財務實行集中管理,減少了管理層次,減少了管理人員,出現優質服務百姓歡迎的新局面。我們想各地應根據實際情況,積極探索管理新模式,為用水戶提供優質服務,為農業生產發展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