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迪
(盤山縣農業水利事務服務中心,遼寧 盤錦 124000)
農村水環境屬于組成人居環境的重要部分,一般包括分布于農村區域內的水庫、門塘、溝渠、河流和地下水等。調查顯示,水資源消耗、農村水環境惡化嚴重制約著經濟社會發展與生態文明建設,其中農村生活污染、水臟水少矛盾突出、禽畜養殖污染、農業污染物排放量增大等問題最為突出。
為促進水環境與農村協調發展,推動農村經濟發展以及新農村建設,2018年水利部明確提出了改善農村環境的要求,僅僅圍繞鄉村真訣部署做好水污染防治工作,逐步實現環境整潔、生態宜居、管理規范的河湖整治目標。然而,由于農村污染物具有隨機性強、規模小、局部分散等特征,加之農村地域廣闊、地形復雜以及水利基礎設施薄弱,科學管理與整治農村水環境具有較大的難度。因此,文章結合盤錦市農村水環境問題及其綜合整治要求,依據相關政策提出有效的對策建議,以期為保障農村居民飲水安全、促進生態文明建設和實現美麗鄉村建設提供有力支撐[1]。
近年來,在農村水環境整治方面盤錦市采取了新農村建設、改廁、改水等一系列措施。然而,在水環境管理、固體垃圾處理、門塘溝渠調蓄、面源污染和污水收集等方面農村水環境仍存在許多問題。
1)生活污水處理系統不完善,部分污水初步處理不達標。盤錦市地形復雜、地域差異大,大多數農村居民特別是偏遠山區居民居住較為分散,統一收集處理生活污水存在較大難度。農村污水處理系統普遍缺乏,經過新農村改造的部分村莊即使配備了污水處理系統,但受傳統生活方式、固有思維等影響仍然存在污水亂排亂倒的現象,而未經改造的自然村水環境問題更加突出。另外,在收集過程中污水易發生漏、冒、滴等問題,管網沿線滲出的污水對水環境和周邊土壤易產生二次污染。
生活污水經過初步處理后仍不符合排放要求,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①通過三格化糞池處理后生活污水存在仍不滿足排放標準的現象。②由于沒有采取防滲措施使得部分污水經過化糞池底部滲入土壤,不利于污水的集中收集和地下水環境的保護。③新農村改造后部分村莊配備了污水處理系統,但系統設施由于技術人員、運行維護資金的不足基本停用,未能充分發揮污水處理系統應用的作用。
2)農村生活垃圾、水產養殖、禽畜糞便污染嚴重。由于長期的固有習慣和環保意識薄弱,農村生活垃圾隨處丟棄的現象較為普遍,溝渠或門塘附近傾倒生活垃圾致使河道淤塞的問題突出。農村河道水流速度慢、流量小且基本無清淤,溝渠、門塘中沉積了大量的生活污水殘渣,由此導致河流兩岸雜草叢生、水流不暢、過水斷面縮窄,大大降低了河流水體自凈、維護生物多樣性、河道調蓄水資源等功能。
肥水養魚、水面養殖等現象在農村部分山塘和門塘中仍然存在,這嚴重影響著門塘溝渠的水體環境。同時,小規模禽畜養殖在農村地區也比較常見,其中道路兩旁或房前屋后隨意堆置為最常見的禽畜糞便處理方法,大多數并未配備專門的處理設施,在降水徑流作用下這些污染物被沖入河道或溝渠,對河流水體環境產生污染。
3)水資源調蓄工程功能衰退,水環境管理能力薄弱。大部分農村門塘未設置相應的清污和清淤措施,在長期沉積下門塘淤積現象嚴重,加之河流換水周期長使得水體自凈能力和調蓄功能明顯減弱。另外,農村水環境管理資金無法保障,并且未能有效落實責任主體,在管理缺失的條件下水環境治理功能發生改變,加之村民環保意識薄弱不能有效保護農村水環境。
4)飲用水源水質無保障,水環境治理進度慢。盤錦市農村飲用水以地下水與山泉水為主,供水方式大多為分散式或集中供水,并且農村地區常規水質監測比較缺乏,飲用水在暴雨時段較為渾濁無法達到飲用水標準。另外,農村飲水消毒設備落后且農戶飲水安全意識薄弱,消毒藥品為水質凈化的主要方法,部分區域或時段不適合生活飲用。同時,水源工程取水后未經過凈化、過濾和沉淀等工藝,直接從水源取水無法保證水質安全。盤錦市大多數農村地區的經濟實力不強,環保、水利和新農村建設等部門的零星項目為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的主要資金來源,資金投入不足且村民參與污水治理工程的積極性較低,整治工程的建設實施較慢。
為落實鄉村振興發展戰略就必須實行農村水環境綜合整治,這也是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及改善自然環境的需要,對打造美麗鄉村、建設和諧秀美富裕盤錦、維持城鄉協調發展及保護遼河流域水環境具有重要意義。
保護生態環境、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和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為黨中央提出的重點內容之一,2019年遼寧省農村工作領導小組明確突出要加快推進農村污水治理、建設美麗鄉村、改善人居環境的要求。因此,綜合整治農村水環境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和推進水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保障。
近年來,國務院辦公廳和遼寧省政府相繼出臺了一系列的文件方案,如農村環境整治三年行動方案、改善農村環境的指導意見以及人居環境改善行動計劃等,針對農村水環境問題提出梯次推進農村污水治理、實行廁所糞污整治、農村生活垃圾治理等任務,逐步實現明顯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的目標。所以,綜合整治農村水環境為進一步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和加快推進農村生態治理的有力支撐。
以堅持綠色發展、生態優先為原則推動盤錦地區經濟建設,按照可持續發展理念將生態環境保護放在優先地位。盤錦市地處遼河三角洲中心地帶,其中大凌河、饒陽河、大遼河、遼河等水域的環境保護直接決定著流域生態環境。然而,以面源污染為主的盤錦市農村水環境問題日趨突出,從源頭上解決農業污染問題以及加強農村水環境整治,才能保證遼河流域清水下泄和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有效推進。
現階段,盤錦市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任務和目標是構建生態安全格局及實現重要河流水功能區達標率超過90%。盤錦市大多數農村經濟欠發達,農村人口多且分布范圍廣,流域水環境質量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農村水環境,對建立生態安全格局產生明顯的制約。所以,綜合整治農村水環境屬于加快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示范區建設的重要環節。在入河排污口行動中盤錦市政府明確提出要實施農村污水生態化處理,加快生活污水治理及農村垃圾分類收集,推進農業面源污染治理與城鄉垃圾處理一體化建設。在遼河流域生態建設中農村水環境綜合整治占據重要地位,充分調研農村水環境現狀問題為進一步實施農村水系整治、掌握水環境治理需求提供重要依據。
1)采取發放宣傳手冊、網絡媒體和電視等方式加強農村水環境保護宣傳,通過舉辦山洪災害、生態環境、河長制湖長制、水資源等主題宣傳活動,向農村居民多舉措、多渠道宣傳保護水環境的意義,增強水環境保護責任心、緊迫感和危機感,提高農村居民水環境保護意識使其充分認識水環境問題的嚴重性。
2)開展節水教育活動培養護水、惜水、愛水、節水觀念,在中小學課堂中引入節水教育使學生形成良好的用水習慣,改變以往的消費理念和生產方式,從根本上解決水保意識薄弱問題。
3)調動村民參與水環境監督、管理和保護的積極性,讓群眾主動自覺的參與水環境保護。成立農村水環境監督小組和水環境志愿者協會,對禽畜養殖污染、生活垃圾清運與堆放、生活污水排放與處理、農村門塘溝渠等重點部位實行民主監督,切實落實保護水環境相關工作。
加強污染防治力度可以從減少污染物排放、提高治污能力、轉變生產生活方式等方面入手,結合當地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治理方法。
1)加強化糞池和雨污水排放系統建設,完善系統管理方法,實行雨污分流和污水管網建設并保證管網全覆蓋。加強新建化糞池的監管,逐一清理排查已有化糞池,針對無防滲、無硬化、無底部等措施的化糞池責令整改,從而確保化糞池應用功能的實現。
2)集中處理生活污水,強化固體廢棄物治理,其中生活污水集中處理工程的實施應盡可能的選用具有維護成本低、管理方便、操作簡單、成本經濟等特征的生態溝、生態塘、人工濕地等生態技術。結合地方的管理機構實行生活垃圾城鄉一體化處置模式,偏遠地區實行專職管理人員集中堆放、定期處理的方式,減少對河流和門塘溝渠造成的污染、堵塞。
3)推動生態養殖發展,規范治理養殖污染。對于零星分散的農村禽畜養殖采取糞便資源化利用、生態養殖等技術,利用穩定塘技術改造門塘以降低農村禽畜養殖污染。
4)為消減農業面源污染實行末端治理、過程阻斷、源頭控制等措施,采用科學施肥方法和高效節水技術減少農業化肥的施用量及污水的排放量,從源頭上控制污染的發生;對于排水溝流失農藥化肥的問題,結合地形條件實行生態溝渠措施,對農村水環境污染利用減少面源污染和植物吸收轉化功能阻斷;為防止河流中進入面源污染實行人工濕地技術,通過生物降解、植物吸收和基質吸附等作用減少進入水體中的氮磷等污染物。
通過調查與分析農村飲水水源地現狀選擇安全可靠的水源,建設集中供水工程和高標準水源工程,完善農村消毒與凈化設施保證飲水安全。科學管理水源地周邊的排污口以防止對水源處產生污染,達標建設農村集中飲水工程,嚴格控制一切污染水源的垃圾堆放、施用有害劃分等行為。此外,為確保飲水水質達標還要加強對末梢水質的管理和監測。
達標建設農村堤內排澇系統和河道堤防整治工程,若條件允許可提高河道防洪排澇標準;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實行水系連通、河道清淤及村塘整治等工程,加強河道、溝渠、門塘管理防止河道淤積和固體垃圾堆放;依據海綿城市建設理念合理設計雨污分流方案,提高河道蓄滯功能;對于局部地區暴雨情況,為提升治澇能力和實現雨水排水順暢科學設計排水溝渠規模。
將水環境保護與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相結合,按照統籌兼顧、科學規劃的原則確保水環境需求與基礎設施建設的協調匹配。以落實河長制工作為契機提升農村水環境管理能力,落實村、鄉、縣、市、省五級河長管理體系和門塘溝渠管理責任人。明確農村水環境保護的考核、監督、資金使用、運行管理、工程建設等內容,形成適用于盤錦地區的水環境保護制度和政策法規。充分考慮水環境問題和各部門相關資金,合理利用資金解決存在的關鍵問題。為更好的維護和管理農村水環境治理工程,切實提升工程管理水平和管理人員專業技能,對相關人員定期開展學習培訓。
文章以盤錦市農村地區為例,從污水處理系統、污水凈化、生活垃圾處理、禽畜糞便污染、飲用水水源安全、工程投資、水利調蓄功能等角度,系統分析了盤錦市農村水環境存在的問題,通過分析農村水環境整治的必要性提出了有針對性的對策建議,可為居民飲水安全、推動美麗鄉村建設及農村經濟發展提供重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