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保才旦,霍曉玲
(青海省藏醫(yī)院,青海 西寧810007)
近年來,隨著抗生素的廣泛應用,病原微生物的耐藥性也不斷增強。然而,一種新藥的產生需要經過高成本、長周期的研發(fā)及全面的臨床評估過程,但臨床應用后可能會出現(xiàn)耐藥菌。抗微生物藥物耐藥性細菌快速增長,但有效藥物研發(fā)緩慢,使消除細菌耐藥性的研究成為臨床關注的熱點。筆者觀察藏藥二十五味大湯散消除細菌耐藥性的臨床療效,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3年3月至2017年8月青海省藏醫(yī)院收治的長期應用或間斷性應用頭孢類等抗生素藥物,或服用抗病毒藥物的肺結核、乙型肝炎患者90例,抽血檢測藥物耐藥程度,其中抗生素藥物耐藥性患者52例,抗病毒藥物耐藥性患者38例;男33例,女57例;年齡29~65歲,平均(42.9±7.3)歲。
1.2 診斷標準①長期服用抗生素藥物治療感染性疾病,或服用抗病毒類藥物治療結核病、乙肝病毒等疾病,藥效明顯下降的患者。②血液檢測結果中存在2種或2種以上對藥物耐藥或敏感性低的患者。③多數患者出現(xiàn)食欲減退、惡心、嘔吐、嗜睡、乏力、頭痛頭暈、胃脘脹滿、腹痛、便秘等臨床癥狀。納入標準至少符合前2項要求。
口服藏藥二十五味大湯散,溫開水泡服。每日1次,每次1匙,中午飯后服用,19 d為1個療程,共治療2個療程。二十五味大湯散為醫(yī)院院內制劑配置(制劑號20190116,每匙1.2 g)。囑患者服藏藥期間,避免服用對藥物性能有影響的刺激性食物,忌煙酒、濃茶、咖啡等。
3.1 療效評定標準根據血液檢測結果參考值進行療效評定。完全消除:服藥后耐藥性完全消除;部分消除:服藥后耐藥性消除一般;無消除:服藥后耐藥性完全沒有消除。
3.2 結果90例患者治療后,完全消除78例,部分消除9 例,無消除3 例,藥物耐藥性消除總有效率為97.5%(87/90)。
藏藥二十五味大湯散由紅花、訶子、毛訶子等25味藏藥組成,組方以紅花和藏藥三子(訶子、毛訶子、余甘子)為主藥,其他藥材為佐藥。《中華人民共和國衛(wèi)生部藥品標準》對二十五味大湯散中的骨碎補和木香進行了定性鑒別[1]。梁永欣等[2]對方中沒食子酸的含量進行研究。研究表明,二十五味大湯散中的有效成分以紅花和訶子、毛訶子、余甘子為主,紅花主要含有黃酮酸、色素、酚酸等物質,具有抗血栓、抗氧化、抗凋亡作用;訶子、毛訶子、余甘子主要含有機酸,以沒食子酸為主。沒食子酸具有抗腫瘤作用,可對抗腫瘤藥物耐藥的肺癌[3],轉變肝臟生理和生化功能[4],是抗HBs Ag/HBe Ag的有效藥物成分[5]。西醫(yī)中的“細菌性耐藥或微生物耐藥”概念與藏醫(yī)論述概念有一定差別。藏藥中單味藥和組成較少的成藥,其成分性的藥效性能很強,但發(fā)揮效能常用量較大,對機體整體功能影響較大,長期用藥后對機體產生適應或依賴,機體對藥性和毒性刺激得不到相應的反應,整個過程中對機體產生的任何不良因素都認為是“耐藥性”。
本研究結果顯示,藏藥二十五味大湯散能消除抗生素藥物及抗病毒藥物產生的耐藥性,療效顯著,值得臨床參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