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忠良,熊國林
(江西軼通建設工程有限公司,江西 撫州 344000)
劃定技術選擇范圍。在公路橋梁施工中,施工單位需對施工方案進行拆分,將其劃分為不同施工工序,根據各個工序的特點及要點,劃定技術選擇范圍,明確適用于該工序的施工技術,并在適用技術中選擇施工效果、經濟性與安全性兼備的技術,保障工程質量、成本與安全。同時,對于部分特殊工序,如對施工效率要求高或施工安全要求高等,施工單位需優先選擇速度快或安全性高的施工技術。
做好技術記錄工作。在公路橋梁施工中,施工單位需以施工工序為基礎,詳細記錄工序使用的施工技術,記錄內容包括技術流程、材料參數、技術要點等,為其他工程施工提供經驗參考。以某公路橋梁工程為例,在應用橋梁加寬拼接技術時,施工單位詳細記錄植筋參數,記錄內容如下:對于空心板,其鉆孔植筋為15 mm,鋼筋直徑為12 mm,植筋深度為20 cm、外露長度為20 cm、焊接長度不低于10d(d是指鋼筋直徑)、植筋間距為10 cm、拔出力為31.7 KN;對于現澆箱梁,其鉆孔植筋為25 mm,鋼筋直徑為20 mm,植筋深度為30 cm、外露長度為70 cm、焊接長度不低于10d(d是指鋼筋直徑)、植筋間距為10 cm、拔出力為87.96 KN。
規范施工流程。施工單位在合理選擇施工技術的基礎上,需結合施工現場的狀況、工程材料設備配置情況,明確施工技術的具體應用流程,為技術交底與技術使用奠定基礎。例如,在某公路橋梁施工中,針對軟土地基的處理,施工單位選擇深層石灰攪拌樁技術,結合施工現場表層較薄的特點,施工單位制定如下施工流程:在軟土地基表層鋪筑一層礫石,通過鉆孔機、壓縮機及攪拌鉆頭,將石灰與軟土地基的土體混合,以此提高軟土地基的強度與穩定性,使其符合公路橋梁施工要求。
明確技術核心。在公路橋梁工程中,施工技術的關鍵核心,直接影響技術使用效果。在明確施工技術使用流程時,施工單位需明確技術核心,將其作為技術交底與培訓的重點,保障技術優勢發揮。例如,在某公路橋梁施工中,施工單位對選用的真空灌漿技術進行深入分析,明確技術核心為壓力值和漿液的配比,要求施工人員嚴格按照施工方案要求的配比施工;對鋼筋冷拉工藝進行深入分析,明確技術核心為冷拉率的控制、張拉施工與灌漿施工的連續性,在開展技術角度與現場管理時,重點關注冷拉率的數值與灌漿施工的效率,保障公路橋梁施工質量。
做好技術培訓。在明確施工流程與技術核心的基礎上,施工單位需做好技術培訓工作,確保施工人員掌握施工流程與要點,落實在現場施工中。以某公路橋梁工程為例,施工單位引入BIM技術,利用Navisworks軟件模擬施工過程,將各個工序的施工技術操作流程以視頻形式輸出,在技術交底與施工培訓中,重復播放施工技術核心部分,深化施工人員對施工技術的認識。
合理設置監督小組。在開展施工現場管理前,施工單位需結合工程施工特點與要求,合理選拔監督小組成員,確保監督小組可及時發現施工現場存在的技術問題,實現施工技術優化監管。以某公路橋梁工程為例,施工單位組織各部門技術骨干與監理人員、安全管理人員共同組成監督小組,對施工現場的技術、安全開展全面監督管理。在現場技術監督中,監督小組事前進行施工方案、圖紙與技術要點的分析,明確易出現技術偏差的環節,進行重點監督,將質量問題控制在施工前,保障公路橋梁按期保質完工。
做好技術監管工作。在公路橋梁施工中,監督小組需結合事前明確的施工流程與技術核心,監督施工人員的操作,確保其操作符合規范要求。例如,在箱梁澆筑施工環節,監督小組對澆筑與振搗要點進行重點監督。在澆筑中,要求使用C50商品混凝土,采用分層澆筑方式,按照澆筑底板→澆筑腹板→綁扎鋼筋→澆筑頂板與翼板的流程施工;在振搗中,要求施工人員選用插入式振搗器,振搗時需避開鋼筋,避免鋼筋出現位移影響結構穩定性。
做好施工驗收工作。基于公路橋梁不同施工工序的劃分,監督小組在某個施工工序完成后,需進行施工驗收工作,確保工序施工合格后,方可開展后續工序施工。例如,在某公路橋梁施工中,施工單位在植筋施工完成后,開展拉拔檢測,根據JGJ 145-2004的規范要求,按照鋼筋總數的1%抽取鋼筋,開展質量驗收工作,檢測施工參數與質量是否符合要求。
裂縫問題的養護。在公路橋梁使用中,裂縫是最常見的質量通病,運營單位可根據裂縫的寬度,選擇相應的養護措施。對于寬度在10 mm內的裂縫,可應用熱瀝青或乳化瀝青進行灌注修復,該養護措施要求裂縫內不存在空氣,避免瀝青結構存在氣泡,影響強度;對于寬度大于10 mm的裂縫,可應用粒徑低于15 mm的瀝青材料,保障填充效果,使公路橋梁路面強度保持一致。
坑槽問題的養護。在公路橋梁使用中,坑槽對車輛行駛安全的影響較大,運營單位需盡早發現、及時修復。在坑槽養護時,施工人員需準確測量坑槽的區域,了解修補范圍,并在坑槽周圍標注修補線,按照修補線的范圍進行開槽施工,要求坑槽的槽壁始終垂直,在開槽至標高后,清理坑槽底部;在根據坑槽的深度,進行單層或雙層鋪筑,要求鋪筑填充的材料高度大于原路面,對坑槽和原路面接縫位置進行灌油與燙平處理,完成坑槽修補。如果坑槽較深,破損范圍已拓展至公路基層,施工人員需對基層進行修補,填筑碾壓后,再按照上述流程修補坑槽。
車轍問題的養護。隨著公路橋梁使用時間的增長,車輛荷載對公路橋梁的影響越來越大,易使公路橋梁表面出現車轍,在車轍深度達到一定程度后,可能會使途經車輛會出現安全事故。就此,運營單位需提高對車轍問題的重視,定期沿著公路橋梁沿線檢查,及時發現公路橋梁存在的車轍病害,根據病害程度采取相應養護措施。在車轍病害較輕時,養護人員可通過碾壓處理,確保公路橋梁路面平整度保持一致;在車轍病害較重時,養護人員需對車轍位置進行開槽修復處理,重新拌合瀝青混合料,填充至槽體內,碾壓至與原路面保持水平的位置。
橋梁涵洞病害的養護。在公路橋梁使用期間,橋梁涵洞易出現病害,降低公路橋梁的排水功能,影響公路橋梁安全使用。針對該問題,運營單位需根據橋梁涵洞的病害程度,選擇臨時加固、搶修、小修或改建等方式,解決質量問題,恢復橋梁涵洞的各項功能,保障公路橋梁正常運行。
綜上所述,在公路橋梁施工技術管理中,施工單位需明確技術使用標準與流程,做好施工現場管理工作,保障施工技術的合理應用;在公路橋梁養護中,施工單位需結合公路橋梁常見的病害,采取相應養護措施,避免公路橋梁出現質量通病,影響其正常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