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梁 丹
這是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陰影籠罩下的除夕夜。
大街上沒有一個人,路邊的門店沒有一家開門。
綿綿的細雨給這安靜、冷清的夜又增添了一份濕冷。
燈光是這個夜晚里唯一能撫慰人心的東西。昏黃的路燈燈光、門店LED招牌透出的光、住宅窗戶里映出來的光,無聲地傳遞著城市文明和人類活動的痕跡。
和家人吃完年夜飯,我開車去供電所值班。為保障除夕夜的電力供應,我們全體搶修人員到崗待命。
“你可得把口罩戴好啊!”這是出門前,愛人對我唯一的囑咐。相信這也是2020年春節,疫情所到之處的家庭成員之間相互說得最多的話。
20時許,我到所里,大家都到了。搶修隊朱隊長和兩名隊友正在燒開水、準備泡面。他們處理完一起搶修事故,剛剛回來,還沒有吃飯。
“這雨下得真不是時候!衣服都淋濕了。”一見面,朱隊長就向我抱怨。
這是我來城區供電所任副所長后和同事們一起過的第一個除夕。有這些供電一線工作經驗豐富的同事,我無需布置安排什么工作。故障搶修工單一下達,他們就有條不紊地出發,前去處理。
水剛燒開,面剛泡上,新的故障搶修工單來了,明珠花園小區一個單元多戶無電。
“我們倆是在家吃過飯來的,我們去。”另外兩名搶修隊員出發了。
留朱隊長他們三人吃泡面,我來到電力數據采集值班室。
兩名電采值班員都來了。提起口罩這個話題,一名值班員說:“我這口罩帶有呼吸閥,是我丈母娘送的。現在這種已經賣空了,買不到了。”“我現在也是,出門戴口罩,到家先洗手再抱孩子。”我應和著他的話。
其間,電力調度和線路運維的同事分別打電話詢問明珠花園的故障大小。我有點擔心起來。
“朱叔,我們一起去現場看看吧!”我要求去現場。
微雨依舊下著,汽車雨刮器刮去前擋風玻璃上的雨水,街道上的光線更暗了,沒有人也沒有車。
一路暢通無阻,我們很快就到了明珠花園小區。
這是城中心一個設施不夠完善的居民區,院內沒有路燈,黑乎乎一片。根據住戶窗戶的亮光,我們很容易就找到了停電的那個單元。這是個高五層的老式居民樓,沒有電梯。
故障原因很快就找到了。單元樓的入戶真空開關容量小,用電負荷大,開關跳閘了。搶修隊員熟練地把燒焦的線剝離、剪斷,重新接好。
試送電,一次成功。
“真是謝謝你們!年三十兒還來幫我們修電路。”一個男人給我們讓煙。朱隊他們客氣地謝絕了。
雨又小了一些,零零星星,夜色卻更深了。
我們返回所里,繼續待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