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_張玉珍 全 帥
“立春/歲首的節氣/春天的開始/隔著一場災難/愈加珍貴/讓心里起了一陣旋風/希望的風/是眾志成城/堅強不屈的風……”當張永峰翻看到“淅電生活”微信群中員工吳曉燕創作的詩歌《立春》時,堅守在抗疫一線的他,心在寒夜里燃起了一團火。
2月2日20時40分,淅川縣九重鎮唐王橋村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監測點4盞照明的燈亮起,讓淅川縣供電公司黨員服務隊隊員張永峰和隊友們如釋重負。
淅川縣位于豫鄂交界處,南部7個鄉鎮與湖北省丹江口市、十堰市接壤,交界線達百余公里,鄉連鄉,村挨村,群眾日常往來頻繁,年末歲尾走親訪友、祭拜先祖,返鄉人流密集。
疫情就是命令。接到唐王橋村省道縣界卡點急需24小時監控及照明用電任務后,黨員張永峰和隊友們立即趕到現場勘測,清理通道,架設300多米臨時線路接通電源。
看得見的是光芒,看不見的是力量。每一束劃破夜空照亮群眾需要的地方的光,都有著勇敢逆行的淅電人的身影。
2月2日,微信自媒體“掌上淅川”上一篇題為《電力兄弟緊急助力 疫情面前彰顯擔當》的圖文在各個群被轉載,內容是:“1月31日,縣人民醫院傳染病分院緊急安裝了一臺移動式發電機,保障了我院電力正常運轉和醫療救治工作的順利開展。感謝電力兄弟對抗擊疫情的鼎力相助。”兩天時間點擊量達到10萬+,留言點贊無數。
戰“疫”的陣地在哪里,黨員就在哪里。面對疫情防控嚴峻的形勢,縣委縣政府防疫指揮部決定全力保障發熱定點醫療的第一人民醫院安全用電。
2月4日下午接到通知,黨員李勇江立即到現場勘察,發現已有雙電源的醫院除從110千伏冬青變電站直供一條10千伏專線外,另一條用于醫院早期建設施工的備用線路需改造升級,決定重新從10千伏Ⅰ陽聯線調整負荷,架設新線路滿足該院防控疫情、醫治患者用電需求。
2月5日7時,滿載著電纜線、金器具、施工器械的工具車到達施工地點。17名身著“渠首電力搶修”紅馬甲的黨員服務隊隊員分工協作,電纜線敷設,金具安裝,絕緣線架設,快速更換120毫米絕緣線800余米,敷設高壓電纜130余米……原本需要2天才能完成的施工僅耗時6個小時。
“病區的安全保障需要社會各界的支持,非常感謝你們!辛苦了!”呼吸病區主任王保龍調試好心電監護和中心供氧裝置后感激地說,“這真是疫情就是命令,沖鋒就是回答。黨員堅守在最前沿,用心守護著千萬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