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朝霞,李 想
(方正縣氣象局,黑龍江 哈爾濱 150800)
方正縣位于黑龍江省南部, 是全國寒地水稻旱育稀植技術的發祥地。 總耕地面積120 萬畝, 水稻100 萬畝。 屬于山區、半山區,地形復雜,尤其是小氣候差異很大。
本文針對黑龍江省方正縣氣候特點, 水稻種植技術及產量分布情況, 經過對原始資料和本縣氣候概況的分析整理,建立了水稻種植分布區域圖。
水稻是喜溫作物,生物學下限溫度為10-12 ℃,采用大棚育秧,增加生長期積溫。 一般氣溫穩定通過5 ℃即可播種育秧。 方正縣通過5 ℃初日為4 月17日。 通常在秋季氣溫穩定通過10 ℃,水稻停止生長,方正縣秋季氣溫穩定通過10 ℃的終日為9 月25日,與秋霜凍日期9 月26 日基本一致。 通過分析得出6 月和8 月的溫度對水稻的產量影響最為明顯。 6月是水稻分蘗時期、八月是水稻灌漿時期,氣溫的高低對作物的長勢和成熟有重要影響。 晴天高溫能加速光合作用,制造大量的干物質,從而增加產量。
水稻產量是隨著熱量的增加和水分條件的改善而增加,因此根據熱量、水分對產量的綜合影響,可以基本確定一個地區的氣候生產力。 提高水稻單產,首先要提高熱能利用率, 增育早熟高產的作物品種是提高熱能利用率的重要途徑。 另外,大搞農田基本建設,發展灌溉事業,改善水分條件,使水分滿足作物需要,從而最大限度地發揮熱量資源的效能,也是挖掘潛在氣候生產力, 充分利用氣候資源的重要途徑。
方正縣水稻生長發育過程中起主導作用的是熱量, 在熱量相等的地域, 土地潛在生產力是差不多的, 根據熱量高低, 將方正縣水稻種植分為三個區域。
螞蟻河下游平原,平均海拔100-120 m,氣候溫和,日照充足,熱量較高,水利資源豐富,是方正縣的重點產區, 特別適合種植水稻。 本區≥10 ℃有效積溫>2700 ℃,適宜種植中晚熟品種。
東、西部山區,平均海拔>200 m 以上,由于地形影響,本區氣候冷涼,無霜期短枯霜早。 ≥10 ℃積溫比平原區少400 ℃,只宜種植早熟品種。 本區回暖比平原區晚5-10 d。 本區主要問題是熱量不足,一定要適區種植。 主要自然災害是低溫、早霜和干旱。
沿江地區,海拔平均在100-140 m,受松花江影響,氣候溫涼,≥10 ℃積溫比平原區少50-100 ℃,無霜期也要少10 d 左右,平均風力較大,種植的水稻品種以抗倒伏品種為主, 但要注意采取措施, 促進早熟。 本區自然災害除低溫、大風以外,冰雹災害比較嚴重,是冰雹災害易發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