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知恩 李孟芩 張婷婷 張玉林
西南科技大學城市學院(621010)
BIM是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的簡稱,即建筑信息模型。而Revit系列軟件則可以幫助設計師設計、建造和維護質量更高的建筑。將Revit應用于裝配式結構設計的目的,即事先搜集圖紙進行整合,將Revit生成的參數組放入應用系統庫內。完成對應用系統庫的設計后,通過“橄欖山快模”軟件來進行對設計的深化,提升整個Revit軟件的效果,為用戶建筑創模提供了便利,也極大地提高了建模的效率。系統對結構以拼裝程序進行拼裝后,將其導入至結構設計系統,并加以整合研究。基于BIM技術的裝配式結構設計軟件的功能更加的完善,結構設計工程師使用更加簡單便捷,容易上手,為行業領域的結構設計提供了高效的分析系統和設計工具[1]。
BIM技術應用于預制構件的設計階段,有利于預制構件設計模型的參數整合和信息共享。與傳統的CAD二維設計相比,BIM技術可以設計者根據資源庫平臺的參數進行預制構件的材料類型、尺寸大小和設計比例等信息參數的整合,搭建預制構件的參數族庫。各預制構件的專業人員對同類型的參數族進行篩選和優化,添加新參數進入參數族庫中。信息參數不斷優化和整合,預制構件的參數標準也會越來越詳細和規范。
利用BIM技術建立模型大致分為三個步驟,①標注的制定;②模型的搭建;③模型的應用。BIM模型中所有的構件模型都由參數做基礎進行設置,模型中各子模塊相互關聯,設計人員將其中一個參數進行更改完善,則會帶動其他相關構件參數隨之更新,這樣也就避免了設計過程中的錯漏或者信息參數的更新不一致。BIM建模完成后,同樣也可以根據需要導出CAD二維圖紙或者預制構件的參數等,更方便進行構件制作和裝配。BIM技術的三維可視化優點,可以幫助設計方與施工方、建設方、構件生產方等建筑施工設計單位進行更好地交流,更加直觀地發現設計盲點和缺點,及時調整設計方案,避免建設中不必要的修改帶來的成本增加和施工障礙。
裝配式建筑構件需要提前制作好,通過吊裝和拼接完成建筑整體。從預制構件的設計開始到預制、拼裝、裝飾,各階段都需要建筑各參建方進行整體協調共同合作。整個設計涉及到兩個方面:①設計方內部的優化設計;②各參建方的協同合作,涉及檢測和最終調整。設計方內部按照設計規范和建筑功能、設計理念和要素等進行整體設計,各參建方協同需要根據整個建筑設計就施工規范、材料規范和物理要求對整個建筑的各數據參數進行協調。從最初的圖紙設計到構件生產、裝配施工,再到整體裝飾、后期維護等,都需要多方的專業人員在信息集中的交流平臺上進行協調合作,更好地完成整個裝配式建筑的建設。
BIM技術就是基于裝配式建筑的建設需求,實現信息共同和協同管理,提供三維可視化平臺,使不同參建方在同一個平臺上進行設計模型的整理合并。BIM技術的裝配式結構設計能夠更好地實現各專業之間的信息參數的正確傳達,在BIM平臺上的各方數據整合能夠更及時發現設計中的缺點和參數不合理問題,在設計階段就能夠確保整個結構的設計參數準確性,提高整個結構的設計質量,從而為后期的施工提供全面的技術支持[2]。
將BIM技術應用于裝配式結構的設計中,以Revit為平臺,實現設計的三維可視化,使建筑各參建方能夠更好地在同一平臺上進行參數整合,幫助整個結構設計更加合理,避免不必要的信息傳達而產生的設計缺陷,提高整體的設計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