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鵬杰
(灤州市交通運輸局,河北 灤州 063700)
根據對工程實際案例設計經驗的分析,對設計基本原則進行了總結和概括,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堅持土地節約、環境保護、因地制宜的設計原則;鼓勵發展前景廣闊、綜合條件較好的村鎮優先開展基礎設施建設,并對現有公路資源加以充分利用,結合當地經濟發展狀況,對公路網整體布局和線路骨架進行合理規劃;有計劃、有針對性地開展公路規劃、設計工作,并將設計范圍內居民出行狀況予以充分考慮,使公路建設的等級和品質提高;與農村當地建設相結合,對農村經濟規模化、集約化發展起到促進作用,同時使農村公路為當地居民生活提供更便捷的出行服務。
隨著經濟建設和交通運輸的快速發展,公路交通中車輛裝載量和車流量極速增加,對農村公路造成的破壞也日益加劇,所以在農村公路設計過程中,需要對當地公路交通運輸狀況和交通流量進行了解和掌握,對公路荷載標準進行明確,將荷載基數設定為當地最大的車輛荷載,對公路的荷載等級進行合理科學的設計和確定。
公路設計中需要對周邊環境和公路的協調性予以保證,使公路的綜合效益得以發揮,這對原有公路充分利用的情況下,科學規劃各方面資源,使耕地占用情況以及環境破壞現象得以有效減少。另外,對后期養護和施工的便捷性、合理性進行充分考慮,按照公路等級質量檢測標準,進行施工工藝和施工流程的設計。
農村公路的實用性和安全性,對于工程設計至關重要,應對公路安全設施的合理配置予以重視,與農村公路交通量不斷持續增長的趨勢相結合,在設計中,應對道路安全設計重點關注,如橋梁限重、限高以及交叉路口、急彎陡坡、臨水臨崖等事故多發地段的警示標志的設置等。
公路路線設計中,公路安全性至關重要,公路路線的曲直應根據施工現場實際情況進行合理選擇和設計,并對相應安全防護措施進行設置,使路線設計對行車安全性所造成的不利影響有效減少;在保證設計經濟性和安全性的前提下,盡可能地減少對當地環境的影響。可以采用植被綠化等措施對施工環境質量予以有效保證;在施工過程中盡可能減少耕地占用面積,在進行線路設計時,應對公路建設和資源占用之間進行有效平衡。
對路基的平面和縱面充分利用等進行綜合考慮,對路基設計高度進行明確,路基排水系統設計應不斷優化和完善;對于地處水網區域的路基,可通過設計將其高度增加;對于軟土路基,可采用換填、塑料排水板等措施,使其性狀得到改善并滿足地基承載力要求;在新建公路時,大填大挖的作業方式應嚴禁采用,避免造成水土流失的情況;另外還應科學合理的確定棄土場的選址,使建設環境得到有效保護。
農村公路項目設計中,橋涵改造設計是其中重要內容, 主要考慮的設計要點是: 原本的橋涵工程結構形式、承載力等技術指標能否滿足現在的荷載標準,如需要進行改造,改造后的公路性能表現能否達到相關設計要求和標準、是否對公路的縱面、平面造成不利影響,以及能否滿足泄洪通航要求;還需要對原建設項目的結構形式、使用壽命以及現行建設項目的基本情況進行明確,并對其最大利用價值進行研判。
農村公路路線線形設計主要包括平面線形設計和縱斷面設計,前者主要結合施工段地質狀況和地形特點,在順直路段通過較高的技術指標的運用,使行車條件得到有效保證;對于利用率較低的舊公路路段,在確保建設質量的前提下,應充分考慮舊路段合理利用能否實現,對于地質條件較差的舊路段,應做好地質、水文調查和地質勘探工作,使設計的科學性得到有效提高;后者在對原公路進行充分利用的前提下,嚴格控制各涵洞、交叉路口、橋梁等控制點的高程,使公路設計的科學性得到保證,通過立體交叉的公路設計,使道路通暢性得到有效保證。
在農村公路交通工程設施設計中,應注意的問題主要有:公路路基普遍較窄,并且路肩結構缺少;進行交叉口設計時,需要對公路地形、總體功能、交通流量、地質條件、交通管理措施等進行綜合考慮;線形設計應注意確保駕駛人員的視線良好,以及行車的安全性和舒適性;按照農村公路建設的相關技術標準,對行車速度、視矩、坡度等進行設計。
農村公路建設對于當地經濟建設發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改善都起著重要作用,作為社會經濟持續發展中重要的基礎設施建設,應加強工程設施設計工作,對工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提高認識,從公路建設的實際情況以及當地發展的根本需求入手,對農村公路體系進行優化和完善,使農村公路建設效益得到有效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