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文雙,劉 芳
(貴州橋梁建設集團有限公司責任公司,貴州 貴陽 550001)
拓寬道路路基是將新舊路基通過合理的施工技術進行拼接處理。實際施工期間,舊路已經投入使用較長的時間,且地基整體較為穩定,但新路基使用時間較短,使其沉降的時長短,若將二者進行簡單的拼接,會由于其沉降程度的差異性,導致拼接處出現質量問題,形成縱向裂縫,影響高速公路路面的平整度,給人們的出行安全帶來不確定因素。
結合實際的公路情況以及沿線的地質環境,在實際施工期間,應借助對地基拼接處進行施工,控制路基拓寬后的沉降程度,以縮小新舊路基之間整體沉降差距,最大限度地降低裂縫的出現。與此同時,通過對拼接處的處理,提高二者拼接的效果,以此來彌補新舊路基施工時使用材料、技術以及工程質量等方面的差異,使二者成為新的有機整體。
目前,高速公路路基拓寬有三種方式。
其一是單側加寬,該項工程是針對公路的一側進行加寬,此種施工方式會導致新舊路基的中心錯位。同時,該種拓寬方式的優勢在于作業方式較為簡單,且能夠保證基本質量效果,另外,由于僅在一側施工,因此便可進行大范圍施工。實際施工時,施工人員需在新路面上進行填土施工,導致新舊路基的強度有一定差距。
其二,與單側加寬對應的便是雙側加寬,針對沿線的兩側施工,現階段,主要是針對舊道路做加寬處理,與上述單側加寬相較,優勢是中心線具有連貫性,同時還能控制材料的使用量。但在進行兩側加寬值過小,會提高施工期間壓實工序的難度,特別是在軟土地基上的公路,會發生大幅度的沉降,因此,其施工質量會有所下降,投入使用后極易發生變形,影響整體的穩定程度。
其三是分幅路基,經過此種施工方式,新舊路基相對獨立,在實際施工期間,相關人員可分兩部分進行方案設計,可根據現場的實際情況,有助于提高施工的質量。然而,該種拓寬施工模式會占用大量的土地,且由于是分開施工,前期的路線設計較為繁雜,大幅度提高施工資金支出。
前期準備工作是保證工程項目質量的基礎內容,具體而言,相關人員需要對進行拓寬施工的公路細致勘察,對舊路基的施工材料和受損程度等方面實地記錄,同時對于其中發展的問題制定有效的改進意見。另外,應該對需要作業的公路現場以及周邊的客觀環境進行勘探,目的是排查現場的凹陷處,與此同時,施工方應安排專人對現場進行全面清掃,將路面以及路基兩側的雜物清理干凈,確保施工作業的質量。除此之外,對部分路基施工,應結合工程需要以及施工方案進行放坡開挖,并保持施工表面的平整度,避免出現冗余的作業工序。在進行高填方拓寬施工項目中,應強化對舊路基穩定程度的檢測程度,以制定后續的具體施工方式。
在確立施工項目后,需先做好上述的工前準備工作,以制定出較為科學的施工規劃,確保軟土地基施工以及施工后的質量。以高填方施工為例,需掌握舊路基的穩定值后,再確定臺階開挖的方案。具體來說,每節臺階的寬度需根據實際的需求來確定,并由下及上施工開挖,每挖一節便需立刻填筑。據相關數據標準可知,每節臺階的里面需流出10 cm寬的空間,其斜坡比應在5∶1,并且在填筑施工期間,需強化對拼接處的碾壓效果,并使用人工的方式,將臺階上的覆土清除干凈。新舊路基拼接處是該項施工項目中質量問題出現最多的位置,因此,施工方需將此處作為重點內容。
另外,軟土地基上的公路在施工期間極易發生滲水的情況,面對此種現象,施工人員應仔細記錄并將其上報,此時便可暫停施工,直至處理好后,再開工。舊高速公路已經經過長期的使用,需要加強保護,施工期間,需最大限度地縮短施工斷面暴露的時長,直至填筑工序完成后方可進行下一段的開挖工序。此外,遇到降水天氣,需在施工進行中的路段上覆蓋防水材料。在對路基進行碾壓時,施工人員需強化對碾壓效果的檢測,通常情況下,應以層為單位進行檢驗,檢測達標后便可進行上層的施工,以此類推,尤其是路基拼接處,需對其連接內側大致1 m所有的范圍內進行壓實度的檢驗,并適當增加檢驗的次數,同時,也需提高合格標準,至少要提升百分之一。
新舊高速公路的使用時長、施工材料等都有差異,使二者的沉降效果也不同,因此,對于路基拓寬工程項目而言,解決沉降差異性是極為關鍵的質量控制內容。針對該環節的質量控制,技術人員應通過收集到的各類數據,對新舊路基的沉降程度有較為準確的計算估計,以此為基礎制定專項處理方案。技術人員在計算沉降程度期間,需結合軟土地基在受重的情況下呈現的沉降值,計算公式為S=Sd+Sc+Ss?,F階段,在進行公路路基拓寬施工項目中,通常會使用上述公式對道路的沉降值進行計算。但事實上,該種計算方式也存在弊端,并且對于得出的結果也無法進行實地檢測,因此,此計算形式本身便包含多種不確定因素。在實際施工期間,為彌補計算公式的不足,施工人員會在清理覆土到填筑工序期間,在老路基邊坡的位置挖臺階,并確保該部分的內傾斜坡在百分之三。
進行公路施工期間,部分路段仍需要繼續使用,以保證正常的出行需要,施工對于高速公路的正常運行有嚴重阻礙作用,若某路段的車流量較大,便需縮短工期,對路面進行施工處理。就相關實際施工項目可知,道路的橫斷高程極易出現偏差,最高可超過25 cm,因此,在進行道路拓寬的施工項目中,應有效控制該部分的數值,繼而將整體沉降值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圍內。與此同時,需將混凝土罩面放置在合理的位置上,通過對施工現場進行全面勘察,測量舊路的標高,以此來制定具體的坡度。另外,在對道路坡度進行調整時,需保證道路兩側能夠在正常排水。需要注意的是,若道路的標高不超過3 cm,則可去除調整施工,其他情況下,便需要采取對應的處理方式。
總體而言,為保證高速公路路基加寬工程項目的質量,需要施工方結合當地的氣候、現場地質結構等,掌握較為全面的數據信息。在實際施工時會遇到諸多阻礙,如軟土地基,不僅影響到正常的工期,對于施工的質量也有不良影響。本文就施工現狀提出幾項建議,以期為施工質量控制起到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