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波(深圳能源綜合能源開發有限公司,廣東 深圳518031)
綜合能源服務主要立足于園區或者大型的企業,可以企業自己投資運營也可以由專業的能源供應企業投資運營。目前采取的模式主要有:固定收費模式、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用量計費模式、按物業面積計費模式、固定+浮動收費模式,總體來講根據用能形式和用能企業的類型,供能方和用能企業進行協商確定。
(節能優化服務型綜合能源類):該模式主要是針對用戶目前的用能情況和用能成本情況作為標桿,采取節能降耗方案,替用戶整體解決用能方案。采取節能方案之后的實際用能成本支出,與用戶協商采用比例分成的形式實現效益分享,屬于輕資產運營的業務,比較靈活,具體的模式可以與用戶進行協商。
用戶根據用能情況,比如電能、熱蒸汽、冷能按照固定的單位標準按照用量進行計費,按照不同用戶的類型。可以參考執行峰谷差價、階梯收費等形式,引導用戶用能消費,形成一個合理的用能價格體系。
該模式收費比較固定,用能總費用與物業使用面積正相關。用電收費可以按照電量進行計量收費,熱蒸汽、冷能使用的費用按照物業面積進行計價,該方式對于投資企業來說收益比較穩定。
該模式應用比較廣泛,為園區用戶設定最低的用能使用量,該用能量以內都采取固定的接入費或者接口費。超出的用能部分可以按照面積計價也可以按照超出的用量計價。該模式的好處在于,保證了投資方的基本收益,對于新建園區,固定費用和浮動費用的比例、費率等可以根據入駐企業率按年做出調整。
該模式按照一定的投資回報率測算投資回報和運營收益,運營成本基本由用戶來承擔,用能量與項目的收益不進行掛鉤,該模式使得能源供應商盡量多的規律投資風險,用戶根據自己的用能規模和未來發展的情況,制定投資和運營的規劃和安排。
綜合能源項目的優勢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1)能源就近消納,源網荷一體化減少網絡配送費用;(2)人員精簡,各種能源系統高度智能化,人力資源利用最大化,減少人力成本;(3)圍繞區域用戶的全面的用能數據分析,可提供多種衍生產品增值;(4)電能可直接銷售給用戶,項目獲取的電價高;
同時也存在一些弊端,主要是以下幾個方面:(1)采用的光伏風電等新能源技術,系統小型化,導致綜合能源系統單位投資高;(2)系統中采用的天然氣冷熱電三聯供系統與傳統燃氣電廠相比氣源由于采用城鎮燃氣,天然氣采購成本高。
綜合能源系統相比傳統能源存在投資高,能源成本高的問題,是迫在眉睫的問題,此處探討幾種綜合能源創新商業模式。
能源領域的跨行業信息共享將是未來發展的重要趨勢,隨著不同行業之間的業務融合,也使得我們在傳統的能源商業模式上要做出一些創新。結合互聯網思維,能源供應與運營企業可以在能源虛擬貨幣、能源管理云平臺服務、金融融資租賃業務等方式,促進能源的高效利用與就地的數據采集、共享利用等商業模式的創新發展。
電動汽車近幾年發展迅猛,然而受限于充電時間較長,仍無法與傳統汽車競爭,因此,部分電動汽車廠家提出了可更換電池電動汽車方案,但由于設備投資高昂,未得到廣泛應用,綜合能源系統可以將可更換電池電動汽車充電設施與電力系統儲能需求很好的結合在一起,在電力系統中即可承擔電力削峰填谷任務,又可為電動汽車提供可更換電池的快速充電服務,是未來電動交通普及的新模式。
另外,通過構建儲能云平臺體系建設,推動儲能調峰調頻利用、緊急備用、能源租賃等增值業務的發展,將家庭、樓宇、社區的儲能設備、分布式能源設備、不間斷電源、電動車充電站等基礎設施實施數據庫管理,通過互聯網的方式加強管控及運營,發揮最大化的增值效益。
基于綜合能源服務的減排效果,深入研究碳交易、綠色電力證書規則,逐步開發碳資產,綠色電力證書等衍生產品。
在綜合能源體系中,不在以產業投資等重資產為目標,通過綜合能源運營經驗,探尋以綜合能源EPC 代管服務、運維服務,節能優化服務等為主要服務模式的輕資產化服務型商業模式。
綜合能源是與地方政府合作的對地方能源系統的統籌規劃,在能源體系中,常常涉及到地區內的旅游開發、娛樂綜合體、交通樞紐、地產開發、醫療等業務,通過與這些業務的結合,尋找能源產業以外的收益途徑。
綜合能源是對未來能源形式的探索,由于涉及片區內的多種能源生產以及能源網絡,往往需要在城市規劃階段進行合理的設計,所以發展綜合能源首先需要介入地方政府的規劃,在政府規劃階段提出綜合能源理念,在規劃階段完成綜合能源總體框架的設計,無論從項目核準、還是項目設計階段都具有較大意義,從項目核準階段,項目可以很好的符合地方規劃,更易核準,項目設計階段避免以單一能源形式介入后,在后續綜合能源拓展時各系統能源網絡協調不暢的問題。
從介入的切入點而言,可圍繞電力公司現有的主營業務,拓展上下游產業鏈相關的綜合能源項目。對于有一定規模主營業務的能源企業,一般采取合作開發和并購的形式,快速的搶占市場。對于不同領域的合作伙伴,盡量實現優勢互補,在技術、資本、市場、客戶方面開展合作,能迅速的切入該領域。
另外當前增量配網項目推進較慢的情況下,微網是綜合能源最佳形式,也比較容易推進,要在各大主業涉及的區域內根據地方政策積極拓展微電網業務。目前很多企業逐漸在此領域進行布局,隨著后續鼓勵政策逐步的明晰,相關的補貼和扶持標準明確后,綜合能源項目將會迎來一個快速發展的時期。
隨著能源消費的升級,能源多元化利用的完善,需要更多的運用多維度發掘的思維去綜合開發能源的利用。智慧能源園區、智能微電網將成為未來綜合能源利用的重要平臺。除去常規的能源項目的規劃、開發、建設和能源供應、運維服務,我們可以重點在設備的運營維護、終端的市場開發、商業模式創新方面嘗試一些新的盈利模式。比如設備資產的運維與托管、合同能源管理服務、智能化生產控制、用戶大數據采集及商業利用開發等方面。
隨著商業模式的創新,原有的模式得到了一些擴展。如傳統的能源供應企業,可以通過節能降耗服務實現與用戶之間的效益分享,傳統的售電公司可以通過用戶的數據采集,發掘其商業價值,構建智慧型的購售電一體化的平臺,提供一體化的成本測算、購售電管理、客戶管理與服務、競購電策略、能效節能服務管理以及智能微電網全用戶的信息化管理平臺,給用戶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務,以適應市場的變化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