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東陽(中石油京唐液化天然氣有限公司,河北 唐山 063200)
LNC 接收站在設計、建設、運行操作等環節需要具備節能降耗的意識,通過選擇優質的節能設備、先進的節能技術實現工作節能目標,進而收獲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LNG是清潔能源,并隨著環境和經濟的影響得到了快速發展,接收站工藝流程包含以下內容:將儲罐LNG 通過低壓泵運輸到高壓泵,經氣化器氣化形成氣體天然氣,在計量后輸送到氣管網。LNG 接收站在工作中的主要耗能設備包含低壓傳輸泵、蒸發氣壓縮機、氣化器、海水泵、高壓外輸泵等設備。LNG接收站在工作中主要消耗的能源包含天然氣、電力等,其中電能占能耗總量的90%,同時能耗會受天氣溫度、海水溫度等影響。因此,節能降耗是LNG接收站節能管理的重點。
2.1.1 選擇設備型號
加強設備選型,應依據LNG 接收站生產單元具體工作流程,按照實際工作量調整設備臺數,圍繞“N+1”原則,保證工藝參數和設備選型的精確性。同時建議按照實際的供氣量設置控制參數、控制模式以及設備開啟數量,或者通過峰谷電費差別在夜間進行滿負荷工作,利用供氣管道對氣體加壓存儲,并在白天對管道保壓處理[1]。此外,BOG是蒸發氣,當LNG氣體存儲到儲罐時,會導致氣體體積發生變化,進而產生蒸發氣,因此可以通過再冷凝工藝、直接加壓外輸的工藝。
再冷凝工藝是指壓縮BOG,進入再冷凝器與LNG混合變為液體LNG,輸送到高壓泵,氣化外輸;直接加壓外輸工藝是壓縮的BOG通過增壓壓縮機壓縮至外輸壓力直接輸送至外輸管網。當LNG 在加壓后,會處于一種過冷的狀態,可以幫助BOG 再冷凝,并通過高壓傳輸泵輸送到氣化器中完成外輸工作。再冷凝法相較于直接輸出法具有較強的節電優勢。
2.1.2 科學選擇氣化器
氣化器包含SCV(浸沒燃燒式氣化器)、ORV(開架式氣化器)、IFV(中間介質類氣化器)、空氣氣化器[2]。因此LNG接收站在選擇自然熱源的氣化器時,應突出投資大、體積大、運行成本低等特點。在選擇人工熱源時,需要選擇投資小、體積小、運行成本高的氣化器。LNG接收站在選型過程中應分析水溫、海水質量等方面,圍繞成本、投資、維修選型、可靠安全等要素加強對環境保護、節能降耗、降低尾氣的控制,建議選擇ORV開架類海水氣化器。
2.1.3 科學選擇材料和設備
其一,科學選擇保冷材料提升LNG 深冷管線、儲罐的絕熱效果,盡量避免熱量輸出所生成的BOG。以設計和應用層面分析,選取質量高、絕緣性強的絕熱材料。其二,選擇電氣設備,重點選擇節能、先進、高效、容量科學的變壓器、機泵、電動機、光源等產品,結合生產實際過程和設計,科學選擇型號確保設備長期并持續高效運轉。其三,加強管線節能設計。由于管道一般資金投入大、距離長、維修困難,因此應考慮LNG接收站的實際特點,圍繞“管徑合理、管路短值”的原則設置管路,降低能源和資金損失。其四,加強建筑結構的節能。LNG接收站可以依據生產特點和建筑功能,優化采光、立體造型、平面布局。
2.2.1 節水運行
其一,運行階段節水措施。首先,建議選擇節水設備。依據國家節水器具使用的相關標準,使用水流調節器、節水噴頭、減壓閥等設施。其次,加強節水管理。構建完善節水、用水考核工作機制,在工作現場劃分責任區,明確節水責任人,分析節水臺帳與制度落實的具體情況。其中需要對生產單元完成定期的水平衡測試,消除漏水點。最后,開展中水回用工作。科學進行污水的達標處理,實現水資源的重復利用,降低淡水用量。其二,施工過程節水措施。由于接收站在生產期間會產生較大的用水量,因此應加強用水管理,科學設置節水提示,側重計量控制。
2.2.2 冷能利用
由于LNG屬于低溫的液態天然氣,溫度為-162℃。LNG在氣化時最多可利用冷能是240kWht。科學應用LNG冷能,減少電能浪費、降低資金成本,為企業運行提供良好經濟效益。其中,LNG 冷能適用于空氣分離、冷能發電等形式。同時LNG 接收站的氣化中的冷能可以實現空氣分離,減少空分能耗。因此有必要科學利用先進技術利用冷能,確保良好的經濟效益。冷能空分方案如下:LNG在高壓條件下直接在主換熱器中借助循環氮氣進行加熱,當能量利用后,高壓天然氣被輸送到LNG 的接收站的外輸系統中,主要利用低溫氮氣壓縮機循環氮氣,降低其入口溫度。在回收中LNG 冷量在低溫區的冷能被充分運用,而在高溫端冷量采用乙二醇水溶液吸收,實現空氣分離,從而使LNG變為NG。
提升設備的運行滿負荷可以確保當LNG的用氣量提升后,設備運行穩定,工藝指標滿足標準。建議在LNG運行前對設備進行滿負荷測試,時間設置為72小時,若設備運行指標正常、裝置平穩運行、LNG 產量穩定則滿負荷測試成功。在測試結束后,對兩類氣化器的負荷進行調整,氣化器包含ORV、SCV。其中,ORV 借助海水換熱氣化工藝,在滿足海水溫度要求的前提下確保設備滿負荷運行;SCV則使用NG燃料氣,通過燃燒加熱的方式,與LNG 通過換熱氣化向外傳輸熱效率,這兩種設備在滿負荷情況下均可以節省燃料氣的用量,實現節能降耗。
LNG 接收站中儲罐屬于存儲設備,是全容式混凝土頂儲罐,內罐為9%鎳鋼,外罐為混凝澆筑,容積一般是16 萬方,壓力是118kPaA。通常在常壓下進行存儲,由于接船時船上的LNG 密度與儲罐內LNG 密度不同,混合后LNG 組分改變及進料方式的不同,產生BOG會大大增加,為保證儲罐壓力的穩定,提高壓縮機的處理能力,所以在生產運行中需要優化BOG處理工藝,減少壓縮機的用電量。建議通過HYSYS模擬計算方式,提升儲罐壓力自112kPaA 至115kPaA。通過參數調整后,閃蒸氣量可以降低2000Nm3/d,保證儲罐壓力穩定的情況下,減少壓縮機負荷。
首先,經過科學的設備選型和材料優化,每年可以降低天然氣消耗量約1850000NM3,節省電能消耗量23750kW·h,節約生產成本大約452萬元。其次,通過對節水和冷能利用方案中經濟技術的分析得出,冷能空氣分離方案和節水方案能耗較低,相較于傳統空分項目,LNG 項目資金投資量大。但是大大減少了對常規能源的消耗,產生的運行費用較低,內部的收益率是16.41%,相較于常規空分項目較高,因此該項目經濟狀況良好。再次,優化BOG 的回收工藝后,若全年操作天數是330天,則年減少的排放天然氣總量是663400Nm3;若天然氣的銷售價格是2.54元/Nm3,則LNC接收站全年減少的天然氣損失為168.5萬元。最后,更換冷劑壓縮機中的密封氣介質后,若操作天數每年是330,液氮泵的功率是3kW;當調整密封氣之后,每年的用電量將降低23760kW·h;若電價按照0.52 元/kW·h 計算,則每年節約的電費約為1.236萬元。
綜上所述,LNC接收站的節能降耗工作有必要從源頭開始設計,貫穿生活、生產等環節,對運營和建設階段加強節能降耗管理,通過節水運行和冷能利用、BOG處理工藝優化、保證設備運行滿負荷,增加能源利用率,促進LNC 接收站中節能降耗工作的創新,通過節約電能、天然氣能耗節約LNC生產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