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梁燕(浙江中一寰球安全科技有限公司,浙江 寧波 315000)
危險化學品建設項目必須確保選址安全評估,對主要領域,設計方法,驗收工作和正常生產中的風險進行深入分析。安全評估也稱為風險評估,可以識別潛在危害并找到安全性對策,是安全和系統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目的是掌握系統功能中的危險類型、潛在危險的程度以及危險的后果,定量和詳細分析定性說明更有效的風險[1]。它可以用作事故率評估的主要指標,對業務分析,實驗結果,模擬成果,安全性和穩定性的度量等深入研究。
安全評估的目的是發現和全面分析預測未來的工程建設安全,對生產經營活動的危險性、有害物質因素以及存在的危險因素、后果和危害程度等問題提出建議,提供合理可行的安全保障解決方案,并針對危險因素的源頭起到引導和監管的重要作用。為達到降低事故率、最小損失和最大的安全性保證目的,首先要從總體規劃、詳細設計、批量生產、規范操作、科學存儲、安全運輸和日常維護的全過程采集控制系統建設數據;其次要初步建立最佳解決方案以確保軟件控制系統的安全,為決策提供更多依據;再者要為安全評估技術、安全性提升方案及其管理的統一和效率創造條件,以促進企業實現自身的內在安全性[2]。
通過安全評價能夠幫助企業提高安全防范意識,加大安全生產的投入,了解存在的危險源和隱患,完善安全設施的配備,減少事故發生的概率,對企業的安全生產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安全評價的重要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五個方面:1.能有效地減少事故和人身危害的發生;2.對安全生產起到控制風險及有效監督管理的目的;3.保障企業的經濟利益,最大程度的降低風險損失和達到最佳的保障生命安全的效果;4.積極推進安全保證規范標準的制定和可靠、穩定數據的長期積累;5.在安全評價系統規范的指導下,大大提高技術人員的職業能力和安全意識。
安全性的整體評估是在軟件系統安全性轉換項目的實際情況中應用的技術體現。它是理論和實踐的結合。生命安全評估的最終目標是系統安全性的實現。系統中應用于生命安全項目工程的物理原理和通用方法用于判斷和確定項目的可行性。對潛在的風險、事故再次發生的分析和預測能力以及更嚴重的程度等,從而為企業的人員提供相應的措施,以確保事前安全并提供安全管理建議。
不合理的設計會給企業帶來建設缺陷,增加企業整改工作的難度和企業的生命安全投入。通過比較法律法規和標準規范的要求,我們可以借鑒其他類似行業中先進的操作經驗,并有效地進行安全評估和驗證過程。尤其在選址上,要充分考慮項目可行性研究的周邊環境和設計配備、安全設施等在滿足安全規范要求上的合理度。另外,在項目驗收之前,可以及時發現重大漏洞的潛在隱患,最大程度的減少了企業的損失,保障了作業后人員的生命安全。比如:在化工企業的安全檢查和驗收過程中,車間內的起重機駕駛室位于滑移線的一側。如果未采用相應的生命安全保護功能,則起重機操作員需要從頂部維護平臺上進入駕駛室[3]。當起重機操作員停在路邊時,由于看不見大門,因此不可能在上平臺上提供非常準確的大門視圖。這是因為設計不科學合理,很容易造成安全事故。
對危險化學品存在的危險因素必須要進行充分分析,要對生產工藝過程中包含的化學原料詳細了解,并按照安全管理條例、重點監管的危險化學品名錄、危險化工工藝制作目錄的規范對企業是否存在需要重點監管的危險化學品進行準確判定。將危險有害的因素就按照相關法規進行分類,從項目所在的自然條件情況、整體布局、生產工藝過程等方面充分進行辨識。另外,對有害因素內容進行設備設施是否正常運轉、人員是否能夠正確操作、安全管理方面的問題以及自然災害等相關方面進行分析,力求分析結果準確、完整、全面,具有針對性、實用性,安全評價報告中應明確建設項目應重點防范的危險有害因素,為了更準確地分析危險化學品的規劃和建設項目中潛在的危險因素和其他人為因素,有必要了解生產的過程。產品生產過程中涉及的幾乎所有化學原料,都必須按照安全管理規定進行生產、保存、運輸,并接受監督。通過分析和監督管理危險化學品的制造過程,可以準確地判斷企業本身是否具有可以集中生產和監管危險化學品的能力和水平。另外,在對人體造成潛在危害的因素中,要按照有關規定進行分類,可以充分識別產品生產過程中所需的前提條件、總體布局和制造過程。危險化學品要點分析包括:設施、設備是否處于正常運行狀態?員工是否能選擇正確的操作?安全保障的管理到位情況如何?安全評估的要點分析是否準確?自然災害因素考慮是否全面?安全評估的效果如何等。
生命安全評價方法有很多種。最常用的方法有生命安全常規檢查表法(SCL)、故障類型及影響綜合分析法(FMFA)、工況危險性分析法(LEC)、事故庫分析(HAZOP)、危險與可操作性研究結果分析、事故產生的后果模擬等。在評價過程中,通常采用多種評價方法的綜合分析進行定性和定量評價。例如:如果制氧廠使用低溫過程生產氧氣,氮氣和氬氣,需要通過安全和驗收工作評估,則可以使用SCL,FMEA,FTA和歷史事故案例來實施評估。還可以建立爆炸事故的基本原因模型,分析球罐超壓引起的爆炸后果[4]。對建設項目和周圍環境有明確要求的情況進行分析和匹配,評估安全裝置狀態的合規性及操作人員專業水平的達標度。
在安全和現場驗收評估過程中,評估人員應成立評估小組,對現場進行全面檢查,并盡快與相關人員溝通安全隱患,并要求施工人員在標準規定的范圍內進行改進,能有效幫助企業自身顯著降低發生突發事件的可能性。對于發現的其他相應問題,在評估人員發布標準化評估報告前,工作人員必須等待施工單位進行徹底整改。納入安全機構評估的主要示范材料有:大型企業的正常營業執照、企業的預批準通知書、其他地方政府的總體規劃用地許可證等批準文件;在安全和現場驗收評估過程中,必須充分收集各種理論論證數據,具體從以下四個方面體現:1.在消防隊的試驗報告和強制性要求中,要對各種設備進行準確的試驗和測試;2.在審查程序中,本企業、工程建設方、監理單位,必須滿足現場施工的資質要求;3.工程建設完成后,要進行嚴格的工程驗收;4.詳細介紹工程的整體試運行和工程的安全保障管理運行狀態。
與普通的項目相比,因大多數基本原料均具有易燃易爆易腐蝕的特征,危險化學品的規劃和建設項目具有更大的潛在風險,產品的生產過程也更加復雜。現場隱患需要改正的方向也很多,特別是在民營化工精細化工生產企業中,因經費不足、人員配置欠缺、生產設備落后等原因,常有工人通過徒手操作、不佩戴安全防范工具、作業后直接離開、沒有崗前系統培訓、安全意識教育工作匱乏等現象并不少見,這些企業的安全觀念和防范管理相對薄弱,大大增加了發生事故的可能性。因此,我們要對生產過程的每個環節加強關注和改進,從根本上確保生命安全[5]。
近年來,國內經濟規劃和建設的實際需求逐漸攀升,中國化工企業的總數也不斷增加,這也增加了化工行業發生火災和爆炸的幾率。相關事故的頻發使我們必須大力加強安全評估的作用,持續關注安全評估中的要點,對分析結果進行有效整理和改進,最大程度的消除危險化學品建設項目中存在的安全隱患,提升生命安全監管保護機制,保障企業的經濟利益及其產品質量免受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