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王君 顧純濤 曹亞鉑

2019年2月“金特會”伊始,半島問題即走出河內會議暖冬,進入詭譎多變、不可預測狀態。圍繞半島無核化問題,多方分歧猶存,戰略博弈持續,周邊地緣力量交鋒,多重力量交織,半島危機震蕩因素多元,半島問題的不可預測性增強。
持續應對外部壓力。根據聯合國官網的公開資料,目前有11項針對朝鮮的制裁決議,關乎朝鮮民生經濟,影響人民生活。如聯合國的2270號決議,禁止聯合國所有會員國通過任何方式接受朝鮮出售煤、鐵礦石、黃金、鈦礦石、釩礦石、稀土礦產和航空燃料;安理會2321號決議,也規定朝鮮的煤炭年出口金額不得超過4億美元,總量不得超過750萬噸,同時禁止朝鮮出口銅、鎳、鋅和銀。安理會決議對聯合國所有會員國都有約束力,加上美國韓國等國政府對朝鮮實施的單邊制裁措施,制裁已經影響了朝鮮社會經濟生活的每一個角落。伴隨著敘利亞危機、烏克蘭緊張局勢跌宕變化,美俄大國較量成為了地緣政治博弈的主要熱點,半島問題表面上總體趨向緩和。6月30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在板門店與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恩握手會面,而且一起再次跨越韓朝軍事分界線,在“自由之家”與韓國總統文在寅共同會面。但實質上看,朝美幾次會晤均未能達成朝核問題和解,除朝鮮制裁的相應舉措外,朝核國際問題的基本現狀并未實質改變,國際制裁對朝鮮經濟發展掣肘效果持續,嚴重影響朝鮮正要推行的自主經濟發展。韓國在美國的指導下,繼續開展針對朝鮮的模擬聯合軍演,半島對抗局勢持續緊張,影響朝鮮對經濟建設的專注力。
強化驅動內部發展。長久的經濟封鎖,朝鮮經濟亟待改革發展,4月10日在平壤舉行的朝鮮勞動黨第七屆中央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強調在朝鮮社會主義建設中要進一步高舉自力更生旗幟,發展自主經濟,給企圖通過制裁使朝鮮屈服的敵對勢力以沉重打擊。金正恩也指出,朝鮮大力發展自立經濟的原因是“我國與美國之間的對峙不得不帶有長期性,同時,敵對勢力的制裁也將持續不斷”。朝鮮試圖通過充分發展國內經濟和調整內外政策兩只手來應對美國的長期圍堵、施壓和制裁。而在2018年4月召開的朝鮮勞動黨第七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上提出的:朝鮮將中止核試驗與洲際彈道導彈發射試驗,集中全力發展社會主義經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海。在2018年,朝鮮實行“新戰略路線”后,朝鮮經濟社會等方面取得長足發展,朝鮮各地掀起了經濟建設新高朝。從兩次朝鮮勞動黨中央委員會可以看出,朝鮮已深刻認識到自我發展經濟的必要性和緊迫性,只有通過發展經濟才能使朝鮮走出困局。
以外宣調整國際形象。實現半島無核化、構筑半島和平機制,已成為國際社會普遍共識。國際社會始終積極推動、樂見其成,也始終樂見對話勢頭持續。有關各方良性互動,共同推動半島迎來走向無核、和平、繁榮新時期的歷史性機遇。隨著朝鮮半島局勢出現轉機,朝核問題的相關各方,在沉寂已久后又重拾對話。俄方2018年多次邀請金正恩訪俄。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表示愿與金正恩會晤,長期陷于僵局的朝日關系出現增溫跡象。這也再次印證半島的和平穩定符合國際社會的期待。朝鮮通過河內會議、新加坡會面、板門店握手等“組合拳”,一方面博得世界關注,展示其解決朝核問題危機的決心態度,3月1日,朝鮮新晉國務委員、外務省副相崔善姬在河內接受采訪時表示:“朝方提出愿在美國專家的見證下永久廢棄寧邊核設施。”這是朝鮮史上從未有過的提議。另一方面,通過外交活動展示謀求和平發展的誠意,調整國際形象,4月24日,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恩赴俄羅斯開啟“普金會”,結束行程當天,即對外發布會晤相關報道,金正恩在針對當前朝美關系及半島形勢中指出,在越南舉行的第二次朝美會議,因美采取單方面非善意的態度,致使半島局勢陷入僵局,朝鮮半島的和平和安全完全取決于美國今后的態度。

2019年2月,朝美“金特會”未能取得多方想見結果
以“克制”展示合作態度。自2018年5月朝鮮邀請包括韓、美、英等多國媒體記者現場見證豐溪里核試驗場爆破行動以來,朝鮮通過首腦會晤、國際會議等多種場合展示其致力于解決朝核問題的態度,在發展本國作戰武器方面,把重心挪至新型戰術(短程)制導武器、遠程火箭炮等非核性質裝備,但同時朝鮮對美國是否有意改善朝美關系心存戒心,金正恩針對特朗普政府提出的對朝問題解決的措施辦法表示,不能完全放棄籌碼。朝鮮在2018年5月23日至25日之間舉行對北部豐溪里核試驗場的廢棄儀式,通過爆破方式使該核試驗場的所有坑道垮塌,完全封閉入口,拆除地面設施。媒體分析稱:此試驗場距離中國邊境最近處只有100多千米,其運行期間對中國東北地區構成潛在污染風險,廢棄它是對中國東北的重大利好。
以“核”談促進互信。2019年2月,美朝領導人在越南河內會晤,雙方在無核化步驟和取消對朝制裁等關鍵問題上仍存有分歧,需要增強互信對話,化解分歧。朝鮮半島問題的本質是安全問題,實現半島和平的關鍵在于妥善、平衡解決好各方的合理安全關切。作為朝核問題直接當事方,朝美雙方要緩解乃至徹底扭轉半個多世紀來的敵視與對抗,僅靠一兩次談判顯然不切實際,需要雙方增進互信,不斷投入“積極因子”,少反復,多落實,其中美國方面的立場和舉措尤為重要。同時由于朝美缺乏互信,國際合作才能有效填補雙方“信任赤字”。金正恩在2019年4月朝鮮勞動黨中央委員會會議中指出:“如果美國端正態度、找出能與我們共享的方法之后,建議進行第三次朝美首腦會談。那么,我們可以再試一次。可是,我站在這里細想,覺得不必為從制裁中解困而執著于朝美會談。不管怎么樣,直到2019年底,我們會耐心地等著美國拿出勇氣來。說實在的,像上一次那樣的好機會,很難有第二次。”這充分展現了朝鮮圍繞棄核問題擺正姿態,合理定位,直指主題,最大限度表現“核”談促棄核的誠意。

2019年4月,“普金會”結束關于半島的會談
立穩東北亞。朝鮮半島乃至東北亞地區的和平與安全,并不僅僅是美韓日三個“集體安全”成員的根本利益,同樣也是朝鮮、中國以及俄羅斯等國的根本利益。針對美日韓的“集體安全”成員國的聯合威脅,朝鮮領導人一直致力于同中國、俄羅斯領導人不間斷的會晤,維持中、俄一直以來對朝鮮放松經濟制裁的立場。2019年4月,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恩與俄羅斯總統普京進行會晤,就繼承和發展兩國傳統友誼、進一步發展各領域深入合作等問題達成共識。俄羅斯在朝鮮問題上的行為是出于威望和大國地位的考慮。簡單來說,當有關國際政治的重大事件被決定時,俄羅斯希望是參與決定的一方,尤其是像朝鮮核問題這樣發生在俄羅斯周邊的事件上。在被問及俄羅斯近期加大對朝影響力的動因時,俄羅斯遠東聯邦大學地區及國際研究學院副教授阿爾喬姆表示,除了傳統大國的自豪感,俄羅斯熱切希望國際社會將其視為一個具有建設性并附有責任的參與者,俄羅斯的參與也將有助于解決最危險的國際危機。2019年6月,習近平主席對朝進行國事訪問,也是短短15個月內兩國領導的人第5次會晤,在中美貿易戰和美國遏制中國的背景下,中朝關系在很大程度上已經受到中美關系的影響,朝鮮問題事實上已經與中美貿易問題掛鉤。
鞏固“朋友圈”。面對美國持續高壓威懾,朝鮮效仿中國建國時的策略,積極發展與發展中國家的關系,創造良好的國際安全環境,推動解除對朝經濟制裁,拓展朝鮮國際空間,謀求國際伙伴的認同。同時為生存發展和戰略博弈需要,破除制裁圍堵,緩和國際關系,保持“道德準則高度”,朝鮮著重加強與東南亞、中東、非洲和拉美地區國家的關系。2019年3月1日—2日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恩對越南進行正式友好訪問,朝鮮高級代表團訪問了位于河內的越南農業科學院、越南軍隊電信集團民事設備研發生產基地,朝鮮勞動黨高級代表團對距離河內約60千米的海陽省進行了工作訪問,參觀海陽省南冊縣安發塑料與綠色環境股份公司生產廠,并到訪越南北部最大港口城市海防市,參觀了溫捷汽車制造廠等,朝鮮從越南借鑒經濟改革和發展經驗。朝鮮正通過不斷鞏固“朋友圈”,嘗試部分融入國際社會和提升朝鮮的國際能見度。
盯著“關鍵人”。對朝鮮而言,沒有與美國關系的實質性改善,制裁就不可能被解除,朝鮮也走不進通往西方的開放之路。長遠看,美國不會容忍一個擁核與開放長期共存的朝鮮,朝鮮的去核誠意也最終會被檢驗。對朝鮮問題最上心的韓國,在朝美間居中調解的角色不可或缺,朝韓關系的改善也相對容易,但卻不起決定作用。朝鮮順應國際和平發展主流趨勢,堅定和平發展和半島無核化發展路徑,美國的“亞太再平衡”戰略,深度影響著半島的政治格局和發展態勢。10月24日,朝鮮外務省顧問金桂冠針對朝美關系發表談話,稱朝最高領導人金正恩與美總統特朗普“親密關系非常牢固”,雙方仍對彼此保持信任。金桂冠表示,朝美問題癥結在于,美政府對朝政策制定者仍保留著冷戰式思維和意識形態偏見,這些政治理念與特朗普的真實意愿難以契合。針對金桂冠的表態,韓外交部長康京和表示,韓方對于朝美首腦互信給予積極評價,并將一如既往與美國保持密切合作,期待各方能夠維持這種對話動力,在半島和平談判上取得實質性進展。
保持主控態勢。朝鮮在應對以美國為首西方國家施壓中,按照自己既定的方針和策略,不為美方突變而局促變化,抓經濟發展的同時,也注重先軍發展,保持自身在對抗博弈中主動態勢。如美國裁軍大使羅伯特·伍德日前在負責裁軍和國際安全問題的聯合國大會第一委員會上,敦促朝鮮重返談判桌,兌現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恩在2018年新加坡會談上的無核化承諾。而朝鮮前常駐聯合國副代表張日勛在出席該會議時則表示,為解決朝鮮半島核問題,美國應該轉變態度和思維。并警告稱,雖然朝鮮在解決問題方面重視對話與談判,但如果美國動用武力,朝方也只能尋找“新的出路”。

改革開放建設發展中的朝鮮新義州市
保有核威懾能力。針對美國對朝政策的反復性和朝美“核”談結果的不確定性,朝保持兜底策略,繼續“擁核自保”“擁核自重”,以應對可能出現的危險情況。2019年10月26日,聯合國部分成員國陸續向負責裁軍和國際安全問題的聯合國大會第一委員會提交了敦促朝鮮無核化和通過對話解決問題的決議案。韓國、日本、英國和加拿大等63個國家提交了《全面禁止核試驗條約建議決議案》,譴責朝鮮違反聯合國安理會決議實施六次核試驗,同時支持通過六方會談等和平方式實現完全、可驗證、不可逆的無核化。可以預見,盡管朝對國際社會宣傳棄核意愿,但基于美朝關系的不確定性,出于自身利益憂心,朝將繼續保有核武威懾能力。核武器是雙刃劍,朝鮮擁有了核武器,對政權會有促進和保障作用,但是也會使朝鮮成為眾矢之的。國際社會會瞄準朝鮮作為目標,一旦擁有核武器就會成為各國打擊目標。回顧金正恩上臺以來的朝鮮核政策,更像開弓沒有回頭箭,造成朝鮮不斷進行核試驗的原因,既與金正恩權力鞏固有關,也與美政府對朝鮮的長期冷淡有關。從金正恩的權力邏輯來看,作為第三代政權,其權力鞏固面臨很大挑戰,國際環境也趨向惡劣,發展核武器是其權力鞏固重要利器。
堅持軍事發展制衡。美韓為維系兩軍的協調作戰、協調指揮能力,同時對朝施加軍事壓力,分別于2019年3月和8月進行了代號為“19-1同盟”和“19-2同盟”的聯合軍演。為了提高朝鮮的軍事能力,同時應對美國的施壓,幾乎同時,朝鮮人民軍都進行了武器試射。截至2019年8月17日,朝鮮共進行了6次導彈、火箭炮等武器試射。7月25日發射的是新型戰術制導武器,7月31日和8月2日發射的是新型大口徑可控型火箭炮,8月6日發射兩枚近程彈道導彈飛行器,意欲讓美國在接下來有可能的談判中做出更多的讓步。尤其是在7月25日的發射活動中,金正恩注意觀察整個射擊過程,了解到新型戰術制導武器系統的優越性和完美性,尤其對這一戰術制導武器系統的火力迅速應對能力、很難攔截的戰術導彈的低高度滑翔跳躍型飛行軌道的特點及其戰斗威力感到滿意,開發和擁有這種尖端武器系統的事實,對發展朝鮮武裝力量和保障國家軍事安全具有重大意義。
責任編輯:張傳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