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秋韻


近年來,中國和東盟各國的設計企業加快成長、設計產業加速聚集、創新設計成果不斷涌現。當前,東盟已經成為中國的第一大貿易伙伴,每年人員往來的次數已邁入“五千萬時代”,多領域合作成果豐碩。
聚焦工業設計領域,中國與東盟企業未來會碰撞出哪些火花?近期,本刊記者就相關問題采訪了前來參加第三屆中國—東盟工業設計與創新論壇的深圳市浪尖設計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羅成。
工業重鎮 發揮“排頭兵”優勢
柳州位于廣西中北部,地形為“三江四合,抱城如壺”,鐵路和水路相結合,北上可到達大陸的腹地,往東南可出海,為柳州工業發展提供了重要的地緣區位支撐。“柳州擁有絕好的工業產業基礎,所以有非常好的切入點。工業設計產業發展得好,能夠極大地改善人們的生活,推動區域經濟的發展。所以我覺得柳州如果把工業設計做好,它會增加一個非常快的推手,以目前較為扎實的工業基礎快速地步入到工業設計行業的國際一線。”羅成說道,他認為柳州作為一個傳統的老牌工業城市,具有深厚的產業基礎及經驗,工業設計產業在柳州的創新發展有無限的潛力值得挖掘。
值得一提的是,柳州目前已經擁有了一批極具市場競爭力的工業品牌:包括東風柳汽、上汽通用五菱等大型汽車集團公司為代表的汽車制造業;廣西柳工機械股份有限公司為代表的機械制造業;廣西柳州鋼鐵集團有限公司為代表的冶金業;以廣西花紅藥業股份有限公司、金嗓子喉寶為代表的制藥業;以兩面針、預包裝螺螄粉為代表的輕工業。其中,為了讓螺螄粉進一步“出圈”,柳州市還邀請李子柒品牌進行合作,期望李子柒團隊發揮品牌效應,將柳州螺螄粉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把企業做大做強,實現柳州螺螄粉工業產業鏈和企業品牌的雙贏。
羅成表示,在柳州舉辦的第三屆中國—東盟工業設計與創新論壇,定位高——立足于中國、東盟10國工業領域的發展;水平高——通過線上線下融合,達到國際化論壇水準,從概念以及實踐層面來闡述未來工業設計發展趨向。柳州作為本次論壇舉辦地,應當結合自身工業特色優勢,發揮廣西工業“排頭兵”的作用,加速推進“廣西制造”向“廣西創造”轉變。
聚焦中國與東盟工業設計創新與合作
本屆論壇以“智繪工業藍景,振興現代制造”為主題,緊緊圍繞現代制造業的發展,以設計與創新為指引,探索中國和東盟的工業未來,推動中國和東盟工業設計與創新交流的機制化建設,構建學術交流對話和商業項目合作的平臺。
“東盟涵蓋10國,地緣區位相近,盡管都并存在一個大區域,但它們的產業基礎不一樣,文化根脈不一樣,工業設計能夠滲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中國與東盟在這個領域合作的機會是非常多的。我們應該把二者的共性與個性聚集起來,發揮東盟10國更強大的優勢,助推產業技術的發展。”羅成表示。在他看來,在第一屆中國—東盟工業設計與創新論壇上,中國與東盟代表簽署《“一帶一路”工業設計與創新發展聯合備忘錄》,達成建立“中國—東盟城市可持續設計協作平臺”的合作共識,對于未來中國與東盟工業設計創新合作具有戰略性意義,兩個項目的簽署將為中國—東盟工業設計交流合作、柳州工業設計產業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而通過機制化舉辦中國—東盟工業設計與創新論壇,持續支持中國與東盟雙方在工業設計上的創新合作,有助于加快培育國際化工業設計產業發展的重要抓手,對柳州營造創新氛圍、挖掘設計人才、促進成果轉化、展示發展成效具有積極作用。同時,也有助于吸引中國國內和東盟國家更多優秀的設計機構和人才來廣西創新創業,促成優質項目簽約落地。
設計引領創新 共繪產業新藍圖
工業設計不僅要注重成效,還要著眼于可持續發展和人文關懷。基于穩固當前中國與東盟雙方工業設計合作成果的需求,本屆論壇成立了中國—東盟工業設計協同創新中心,在政府跟市場層面搭建了中間橋梁。依托該創新中心,將推動工業設計理念、工業設計技術、工業基礎資源等既能“走出去”——將優秀的“中國式工業設計理念”傳播至國際;同時也能“引進來”——吸收國外工業設計先進經驗,為產業新藍圖增色添彩。羅成在評價中國—東盟工業設計協同創新中心時表示:“地方政府可以制定很多有關工業設計的政策,但項目的真正落地需要優質的平臺去操作,而中國—東盟工業設計協同創新中心就是一個強大的編組站、孵化器與服務平臺。”
“設計引領創新”是未來工業設計的最新理念,因此,必然要推動設計與產業深度融合,設計與創新深度融合,設計與文化深度融合。通過不斷促進中國和東盟工業設計師之間的互動,在世界面前樹立中國和東盟在產品開發領域的良好形象,才能帶領中國—東盟成為世界工業設計和創新發展領域的新中心、新面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