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秋韻

綠城南寧,賓客云集,第17屆中國—東盟博覽會、中國—東盟商務與投資峰會(以下簡稱“兩會”)如約而至,新老朋友齊聚一堂。
2020年是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全面建成10周年、中國—東盟數字經濟合作年,本次盛會以“共建‘一帶一路,共興數字經濟”為主題,充分展示中國—東盟攜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成果,全方位深化中國—東盟友好關系和經貿等各領域交流合作,實現了安全有序的目標,辦出了特色、辦出了水平、辦出了實效。
特色“云”服務打造“永不落幕”東博會
據中國—東盟博覽會秘書處秘書長王雷介紹,本次盛會是中國和東盟國家在團結抗擊疫情背景下共同舉辦的、線上線下相結合的重大國際展會,在深化經貿、互聯互通、金融、數字經濟、社會人文等多領域合作,推動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中國(廣西)自由貿易試驗區、面向東盟的金融開放門戶等重大機制和項目建設等方面取得了豐碩成果。
務實推動“一帶一路”經貿合作。線上線下參展參會活躍,各項進程精準對接。截至11月30日中午,云上東博會全網曝光量超過10億,站內訪問量超過2005萬。各場對接會為國內外客商促成了3000對精確配對,共簽約國際、國內投資合作項目86個,合作項目規模創歷史新高。會后,云上東博會將繼續常年運行。
峰會機制進一步鞏固。會期舉辦了老撾國家領導人與中國企業CEO圓桌對話會、中國—東盟商界領袖論壇暨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10周年特別會議、第二屆中國—東盟人工智能峰會等系列交流活動,促進了中國與東盟在新能源、新基建、數字經濟、智能制造、生命健康等新興領域的合作。
“南寧渠道”進一步豐富。發布了一批重要倡議,如《第三屆中國—東盟衛生合作倡議》《中國印尼衛生合作執行計劃》等;啟動了一批重大機制和項目,如中國—東盟地球大數據區域創新中心、中國—東盟互聯網應用聯合創新中心。
疫情防控提升參展體驗。開發了防疫、安保、票證“三合一”的大數據融合管理系統,為客商提供安全可控、便捷高效的參展參會體驗。人員證件增加了審查核酸信息環節。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為客商提供了各項便利,實現“零感染”。
展會影響力空前擴大。本屆“兩會”受到中外媒體高度關注,116家媒體1217名記者到會報道。截至30日,《人民日報》已刊發117篇相關報道,新華社播發中英文文字、圖片、視頻等報道500多篇,央視已播出新聞達40多條。東盟等各國媒體都對本次盛會進行了密集報道。此外,東博會官方微博總閱讀量6200萬,東博會Facebook、Twitter等官方賬號訪問人數超過100萬、互動人數超過33萬。
本次盛會的成果表明,舉辦云上東博會,是服務國家周邊外交、以“云上”高層對話平臺促進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建設的務實之舉;是應對疫情沖擊、促進中國—東盟自貿區建設和數字經濟合作、打造雙邊經貿合作新增長點的創新之舉,通過線上線下結合,形成了“1+1>2”的新格局。
各方積極點贊
“兩會”開幕后,共有83.2萬名中外客商參展參會,在貨物貿易、投資、服務貿易、國際產能合作、跨境園區建設等方面開展合作,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成效,有力促進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全面建成、升級發展。東博會強大的平臺功能也得到了各國領導人、國內外參會展商、游展觀眾的稱贊。
“第17屆東博會一如既往地提供了重要的平臺,探索加強東盟與中國戰略伙伴關系,特別是通過貿易、投資和人文交流,并且已然發展為中國與東盟進行貿易投資促進活動的重要平臺,成為中國與東盟成員國良好合作的典范。”緬甸總統溫敏說。
本屆東博會特邀合作伙伴國巴基斯坦總統阿里夫·阿爾維表示,向東博會主辦方表示祝賀,雖然疫情仍在全球蔓延,但盛會的豐碩成果不可忽視,安排了實體展+云上東博會等豐富內容,這些努力增強了東盟國家與中國和巴基斯坦的貿易往來。
而在參展商眼中,東博會為他們提供優質的“云服務”,帶來了國際化的市場渠道與商機,構建了安全、切實的合作新平臺——
來自泰國的展商Ingkara向記者表示,2020年是她第二次參加東博會,雖然還算是“新人”,但借助東博會,她店內的醬料已經銷往北京、上海等國內大城市,在參展期間,已有多名客商與她接洽,希望成為其產品代理商,進一步開拓中國市場。
中國展商也通過東博會平臺積極“走出去”。“東盟國家盛產水果,很適合用我們的設備生產果酒和果干,3天來,已經有多名東盟客商向我們表達了合作意向。”來自北京的一家食品加工設備生產商說,為了便于開拓東盟市場,這家公司已經在南寧市的中國—東盟經濟技術開發區建廠 ,計劃“主動出擊”。
泰國和馬來西亞的榴蓮、柬埔寨的香米、緬甸的翡翠、越南的紅木家具等都紛紛亮相東博會,東博會受到越來越多東盟國家知名企業的青睞;工程機械、運輸車輛、電子設備、建筑器材等一大批國內的高精尖產品也登上東博會的舞臺,推動形成中國和東盟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跨區域市場模式,極大惠及中國與東盟各國的消費者與觀展游客,拉近了中國與東盟各國民眾的距離,深化了中國與東盟各國的經濟、人文交流。
東博會助推打造更為緊密的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
“兩會”已連續成功舉辦17屆,成為廣西亮麗的名片,成為中國—東盟重要的開放合作平臺,在中國和東盟國家共建“一帶一路”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王雷表示,通過東博會,可以在更大范圍把東盟10國的資源和市場優勢與其他RCEP成員國的資本和技術優勢緊密結合,服務中國各省區市在更大范圍整合產業鏈、供應鏈,充分利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東博會在未來將繼續發揮自身渠道優勢,密切聯系東盟各國商協會和其他對口機構,挖掘更多利益契合點及合作領域,創新活動形式及活動內容,搭建政企云對接平臺,拓展新能源、新基建、數字經濟、智能制造、生命健康等新興領域合作,激發雙方新的經濟增長點,推動中國與東盟各國在更廣領域、更深層次開展經貿合作,更好地服務國家經濟建設。
當前,世界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面對新形勢,“兩會”主動融入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用足用好平臺功能,將為構建更為緊密的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作出新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