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蕾 黎敏

從中緬經濟走廊,到瀾湄合作,從擴大出口中國的產品種類,到簽署《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近年來,中國與緬甸在經貿及次區域等領域的合作日漸根深葉茂,讓兩國關系更為緊密。
在2020年11月27日舉行的第17屆中國—東盟博覽會(以下簡稱第17屆東博會)上,緬甸駐華大使苗丹佩作為緬甸方現場參會的重要代表就東博會、中緬經貿合作、RCEP建設等相關問題回答了本刊記者的提問。
東博會是中國與東盟10國共辦的國際盛會,今年首次采用了“實體展+云上東博會”的辦會方式。苗丹佩大使表示疫情期間科技發展迅猛,為云上東博會的舉行奠定了基礎。他對中國政府及中國人民有效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給予高度評價,建議在后疫情時期,中國與東盟國家仍可以線上和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展開各項會議活動,這將有助于中國—東盟雙方合作不斷深化。
在第17屆東博會開幕大會上,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通過視頻發表了主旨演講,并提出了“提升戰略互信,深入對接發展規劃”等四點倡議。對此,苗丹佩大使表示,中國—東盟合作不僅涉及貿易領域,還包括投資、人文交流等方面。中緬兩國是近鄰,提升政治互信將是中緬兩國合作不斷走深走實的關鍵。
正是基于高度的互信,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蔓延期間,中緬兩國守望相助。據苗丹佩大使介紹,在中國疫情暴發之初,緬甸官方機構、民間團體同舟共濟、奉獻愛心,為奮戰在一線的中國醫護人員和患者祈福。進入2020年8月,緬甸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猛增之時,中國也多次向緬甸援助了醫療物資,及時向緬甸出口其急需的抗疫藥物,為其抗疫提供了很大的支持,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疫情對緬甸的衛生系統和經濟帶來的壓力。
苗丹佩大使認為,疫情之下,全球經濟放緩或是下滑,這對于所有地區來說是個困境。面對新冠肺炎疫情,任何國家、機構或組織都無法獨善其身,這是全人類的挑戰。而無論是中國—東盟自貿區,還是2020年11月15日剛剛簽署的RCEP,都將讓中國—東盟區域聯合起來,共同應對疫情對經濟領域的沖擊。中國—東盟關系不斷加強的背景下,中緬兩國關系未來也將走向繁榮。
據苗丹佩大使介紹,中緬兩國關系于2011年升級為全面戰略合作伙伴關系;2020年1月,習近平主席對緬甸進行國事訪問期間,雙方又決定攜手構建中緬命運共同體,共同開辟了中緬關系新時代。
在此背景下,中緬兩國將繼續推動中緬經濟走廊建設,在深水港、高速公路、跨境經濟貿易區、農林業、制造業、礦業等領域開展更多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