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信喜

2019年1月展期間,Maison&Objet巴黎時尚家居設計展發起“新銳設計師中國獎”,向來自世界各地的業界人士推出六位中國新銳設計師——周宸宸、陳福榮、蔡烈超、楊泓捷、李希米與本土創造(Bentu),肯定了這六位年輕設計師的才華、情感深度和創造力以及賦予設計作品創新的活力。他們有的傾向以中國為核心,有的則吸收在海外求學或工作中受到的多元文化影響;然而他們都有著要為中國創造出全新設計語匯的抱負。選擇聚焦于中國年輕設計師是中國設計產業快速崛起的最好證明。
當年的評審委員之一,來自如恩設計研究工作室的郭錫恩(LyndonNeri)認為,隨著中國經濟快速增長,以及對自身文化表達的需求,許多有前景的設計師為了文化遺產與身份認同問題,開創出屬于自己的聲音;另一評審委員Luca Nichetto則表示,中國設計師意識到他們身處于發展成熟的制造環境中,也正充分利用這項優勢。有種說法:在中國,幾乎每天都有新的設計師或設計工作室出現。時隔近兩年,郭錫恩和Luca Nichetto的見解依然有效,而新銳設計師的行列中有越來越多才華洋溢的年輕設計師正加入其中,且表現出更為卓越的思考力,他們正參與建立出新的標準,并同時在創意與商業需求間取得平衡。
制作本期《ELLE DECORATION家居廊》的同時,我們正緊鑼密鼓地在制作《中國室內設計年鑒》,經過三個月的征集,收集到數百家設計公司近千份設計作品,最終遴選出100件作品收入年鑒。今年作品的質量遠超去年,評委們為之連連稱贊,而且來稿地區有了進一步拓展,值得驚喜的還有出現了許多新鮮面孔,他們用作品開啟了我們對中國室內設計新的認知。
出于媒體人的職業敏銳和分享欲望,特將本刊主題定為“中國新銳設計師群像”,選出12家年輕的設計公司,把這批新生力量介紹給大家:得益于網絡的快速傳播,憑借給自己打造的單身公寓項目迅速出圈而“被迫”開了設計公司的FFStudio創始人費崎峰,在他眼中,設計應在普遍性當中尋求與眾不同,差異性和多樣性,這些是設計進步的源動力;Eastto West東形西見設計事務所用“向內求”來形容自己的2020,對他們而言,這個詞組從工作室設立之初便是驅動團隊行進的設計堅持,一種根植的精神核心;以保羅·策蘭(Paul Celan)的一首無題詩句中的四個字“未來以北”命名的建筑設計事務所(FON Studio)帶著對設計美學的敬畏之心,堅信開放實驗和理性分析碰撞出的有趣能量,對新鮮事物保持好奇,力求作品帶有溫度和質感;綜合空間、光影和材料的探索始終貫穿著每一次設計的Atelier XY……
本期《ELLE DECORATION家屆廊》即是以“中國新銳設計師群像”為始點,通過建筑、手工藝、熱點、設計師、旅行等欄目羅織出吉光片羽的樹葉,以窺見“中國設計”這棵大樹的全貌及生命力——活躍發展的設計現況反映出中國正試圖成為設計、創意與創新產業中的一員,越來越高的專業素養以及重新對良好工藝、創新、質量的要求,都影響著設計師對自身的審視,也同樣改變著中國自己與全世界看待中國設計的視角。
讓我們共同期待,未來!